正在加载图片...
其中,R为某材料层的热阻(m2·℃/W):6为材料的厚度(m):λ为材料的导热系数(Wm2·℃) 多层不同材料的热阻则为各层材料的热阻之和,即 ∑R=R1+R2+R3+……Rm 在自然条件下,畜舍外围护结构内外两侧温度的作用均为周期性(24小时)的谐波热作用,热量由 高温侧向低温侧传递,这种现象称为“不稳定传热”,其传热量计算十分复杂。研究表明,将畜舍外围护 结构内外两侧温度视为不变,且存在温差时,则计算变得十分简单,计算结果完全可以满足建筑热工设 计要求。在稳定传热条件下,沿畜舍外围护结构内、外表面有流动的空气,这两层空气与其以外的空气 很少混合,我们将这两层空气称为层流边界层。我们将层流边界层内表面、外表面空气层对热传递产生 的阻力分别称为内、外表面热换阻(Rn和R)。内、外表面热换阻与内、外表面热换系数an、a互为倒 数关系,即 R=l/ 2畜舍外围护结构总热阻与总传热系数的关系 (1)总热阻(R)外围护结构在传热过程中阻止热流通过的能力称为总热阻,单位是m2·h·℃/KJ或 m2·℃/W。外围护结构层由单层或多层材料构成,材料层具有一定的热阻(R或ΣR),在贴近围护结构表 面的空气层(边界层)也有一定的热阻,即外围护结构的内表面热换阻(Rn)和外表面热换阻(Rw) 外围护结构总热阻应该是内表面热换阻(Rn)、外围护结构层热阻(R或ΣR)和外表面热换阻(Rw)之 R=Rw+ΣR+Rn=1/an+∑(o/λ)+1/aw (2)总传热系数(K)总传热系数是评价畜舍构件(墙、屋顶、门、窗、顶棚、地面等,统称为外围护结 构)隔热能力的一个指标。总传热系数表示为,畜舍构件内外两侧表面环境温度相差1℃时,每小时通 过1m2面积的物体表面传导的热量,单位为KJ/m2·℃·h或W/m2·℃C。总传热系数越大,畜舍构件的 导热力越强,其保温隔热能力越小。 畜舍外围护结构总热阻与总传热系数的关系可以表示为 RRw+∑R+Rn1/an+∑8/x+1/aw 其中,Rn表示内面热换阻,Rw表示外面热换阻,ΣR表示外围护结构各材料层热阻之和 an和aw表示外围护结构内、外表面换热系数,分别与Rn和Rw互为倒数。 外围护结构表面换热阻Rn和Rw及换热系数an和αw值,通常借用民用建筑推荐值,见表10-1。4 λ 其中,R 为某材料层的热阻(m2·℃/W);δ为材料的厚度(m);λ为材料的导热系数(W/m2·℃)。 多层不同材料的热阻则为各层材料的热阻之和,即 ΣR=R1+R2+R3+……Rm 在自然条件下,畜舍外围护结构内外两侧温度的作用均为周期性(24 小时)的谐波热作用,热量由 高温侧向低温侧传递,这种现象称为“不稳定传热”,其传热量计算十分复杂。研究表明,将畜舍外围护 结构内外两侧温度视为不变,且存在温差时,则计算变得十分简单,计算结果完全可以满足建筑热工设 计要求。在稳定传热条件下,沿畜舍外围护结构内、外表面有流动的空气,这两层空气与其以外的空气 很少混合,我们将这两层空气称为层流边界层。我们将层流边界层内表面、外表面空气层对热传递产生 的阻力分别称为内、外表面热换阻(Rn 和 Rw)。内、外表面热换阻与内、外表面热换系数 an、aw 互为倒 数关系,即 Rn=1/an, Rw=1/aw 2.畜舍外围护结构总热阻与总传热系数的关系 (1)总热阻(R0)外围护结构在传热过程中阻止热流通过的能力称为总热阻,单位是 m 2·h·℃/KJ 或 m 2·℃/W。外围护结构层由单层或多层材料构成,材料层具有一定的热阻(R 或ΣR),在贴近围护结构表 面的空气层(边界层)也有一定的热阻,即外围护结构的内表面热换阻(Rn)和外表面热换阻(Rww)。 外围护结构总热阻应该是内表面热换阻(Rn)、外围护结构层热阻(R 或ΣR)和外表面热换阻(Rww)之 和,即: R0=Rww+ΣR+Rnw=1/an +Σ(σ/λ)+1/aw (2) 总传热系数(K) 总传热系数是评价畜舍构件(墙、屋顶、门、窗、顶棚、地面等,统称为外围护结 构)隔热能力的一个指标。总传热系数表示为,畜舍构件内外两侧表面环境温度相差 1 ℃时,每小时通 过 1 m2 面积的物体表面传导的热量,单位为 KJ/m2·℃·h 或 W/m2·℃。总传热系数越大,畜舍构件的 导热力越强,其保温隔热能力越小。 畜舍外围护结构总热阻与总传热系数的关系可以表示为: 1 1 1 K= = = R0 Rw +ΣR+ Rn 1 /αn +Σδ/λ+1/αw 其中,Rn 表示内面热换阻,Rw 表示外面热换阻,ΣR 表示外围护结构各材料层热阻之和, αn 和αw 表示外围护结构内、外表面换热系数,分别与 Rn 和 Rww 互为倒数。 外围护结构表面换热阻 Rn 和 Rw 及换热系数αn 和αw 值,通常借用民用建筑推荐值,见表 10—1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