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学生读第一单元后的知识短文《有感而发》。 二次备课 讨论明确: 教 有“感”对写作的重要性 感”的来源及获取方法 四、训练题目 七年级语文上册30-31页,写作《有感而发》第一题、 第二题,两题任选一题,不少于500字。 五、审题指导: 第一题 跨进中学大门,每位同学肯定会许多新感受,这些感受 学来自各个方面:有的来自新环境,有的来自新老师、新同学 有的来自新开设的课程,有的来自不同的管理方法与教学方 法……这些感觉虽很新鲜,但也零碎。对这些感受,怎样取 舍,抓住最主要、最深刻的来写呢?怎么有机、有序地把它 们组织起来呢?动笔之前,应认真选材,好好构思。想好写 什么,怎么写。不能把文章写得支离破碎,或者是浮光掠影 地搜罗一些材料,加以堆砌。要确立明确的中心,要有一条 便于组织写作材料、便于行文的线索。 第二题 步 这篇作文的要求明确,要写在爸爸或妈妈过生日那天自 己的所思、所为 思什么,做什么,是不言而喻的。写作本文,最大的难 处是如何写出新意。这需要在写作前好好动动脑筋。当然也 不能为了求新故意编造离奇的故事,要能做到既出人意料之 外,又在情理之中。 构思指津: 1、合作探究:明确写作“有感而发”这类文章的基本结构。 (1)叙事:交代“感”的触发点,精炼、简洁,紧紧围绕自 骤己的感受来叙事 (2)写感:灵活采用多种手法,充分地、巧妙地表达自己的 感悟,提示文章的中心 (3)明理:可在结尾直接突出,也可采用适当的修辞手法, 富有新意地婉转、含蓄地表达。 2、注意点 (1)认真回想开学以来所经历的所有事情,抓住最令你兴奋、 激动或懊恼、后悔的事,深入思考,分析你有这种感受的原 因 (2)所发感想必须要有“根”,不可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感想要自然、水到渠成,不可牵强附会。教 学 步 骤 学生读第一单元后的知识短文《有感而发》。 讨论明确: 1、有“感”对写作的重要性; 2、“感”的来源及获取方法。 四、训练题目: 七年级语文上册 30-31 页,写作《有感而发》第一题、 第二题,两题任选一题,不少于 500 字。 五、审题指导: 第一题: 跨进中学大门,每位同学肯定会许多新感受,这些感受 来自各个方面:有的来自新环境,有的来自新老师、新同学, 有的来自新开设的课程,有的来自不同的管理方法与教学方 法……这些感觉虽很新鲜,但也零碎。对这些感受,怎样取 舍,抓住最主要、最深刻的来写呢?怎么有机、有序地把它 们组织起来呢?动笔之前,应认真选材,好好构思。想好写 什么,怎么写。不能把文章写得支离破碎,或者是浮光掠影 地搜罗一些材料,加以堆砌。要确立明确的中心,要有一条 便于组织写作材料、便于行文的线索。 第二题: 这篇作文的要求明确,要写在爸爸或妈妈过生日那天自 己的所思、所为。 思什么,做什么,是不言而喻的。写作本文,最大的难 处是如何写出新意。这需要在写作前好好动动脑筋。当然也 不能为了求新故意编造离奇的故事,要能做到既出人意料之 外,又在情理之中。 六、构思指津: 1、合作探究:明确写作“有感而发”这类文章的基本结构。 (1)叙事:交代“感”的触发点,精炼、简洁,紧紧围绕自 己的感受来叙事。 (2)写感:灵活采用多种手法,充分地、巧妙地表达自己的 感悟,提示文章的中心。 (3)明理:可在结尾直接突出,也可采用适当的修辞手法, 富有新意地婉转、含蓄地表达。 2、注意点: (1)认真回想开学以来所经历的所有事情,抓住最令你兴奋、 激动或懊恼、后悔的事,深入思考,分析你有这种感受的原 因。 (2)所发感想必须要有 “根”,不可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感想要自然、水到渠成,不可牵强附会。 二次备课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