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能够在该层长期停留,有时可达数十年之久。进入平流层的氮氧化物、氯化氢以及氟利昂有机制冷剂 等能与臭氧层中的臭氧发生化学反应,致使臭氧浓度降低,严重时可导致臭氧层出现“空洞”。由于空 洞的出现,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及紫外线增强,一方面使患皮肤癌等病的人比率增加,另一方面对 地球上的生态系统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3中间层 中间层位于平流层层顶之上,距地面高度大约为8085km。中间层没有臭氧,不能吸收紫外线, 气温随高度增加而迅速下降,中间层顶部温度可降至-100°C左右。由于上冷下热,该层经常发生强烈 的大气垂直对流运动。 4.暖层(电离层) 暖层(电离层)位于中间层的上部,暖层的上界距地球表面约有800多公里,其下部基本上是由 分子氮组成,而上部是由原子氧组成。原子氧可吸收太阳辐射光中的紫外线,因而,暖层中气体的温 度随高度增加而迅速上升:由于太阳光和宇宙射线的作用,使得暖层中气体分子被大量电离,所以 暖层又称为电离层。 5外层 外层是大气圈的最外层,在暖层的上部,这层相当厚,是从大气圈逐步过渡到星际空间的大气层 距地面高度大约有800-1400km,外层空气极为稀薄 (二)大气的组成 大气是多种气体的混合物。首先,大气是由氮(N)、氧(O)、氩(Ar)及微量的的氖(Ne)、氦 (He)、氪(Kr)、氙(Xe)等稀有气体组成,其中N、O、Ar三种气体占大气总体积的9996%,这 些气体的组分含量基本不变,可称之为恒定组分,主要集中在地面到高空85km这段大气层中。其次 大气中还含有CO2和水蒸气,这些气体的含量由于受地区、季节、气象以及人们生活和生产活动等因 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这些气体组分称之为可变组分;在通常情况下,水蒸气的含量为0~4%,CO 的含量近年来已达0036%(详见表3-12 能够在该层长期停留,有时可达数十年之久。进入平流层的氮氧化物、氯化氢以及氟利昂有机制冷剂 等能与臭氧层中的臭氧发生化学反应,致使臭氧浓度降低,严重时可导致臭氧层出现“空洞”。由于空 洞的出现,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及紫外线增强,一方面使患皮肤癌等病的人比率增加,另一方面对 地球上的生态系统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3.中间层 中间层位于平流层层顶之上,距地面高度大约为 80~85km。中间层没有臭氧,不能吸收紫外线, 气温随高度增加而迅速下降,中间层顶部温度可降至-100C 左右。由于上冷下热,该层经常发生强烈 的大气垂直对流运动。 4. 暖层(电离层 ) 暖层(电离层 )位于中间层的上部,暖层的上界距地球表面约有 800 多公里,其下部基本上是由 分子氮组成,而上部是由原子氧组成。原子氧可吸收太阳辐射光中的紫外线,因而,暖层中气体的温 度随高度增加而迅速上升;由于太阳光和宇宙射线的作用,使得暖层中气体分子被大量电离,所以, 暖层又称为电离层。 5.外层 外层是大气圈的最外层,在暖层的上部,这层相当厚,是从大气圈逐步过渡到星际空间的大气层。 距地面高度大约有 800~1400km,外层空气极为稀薄。 (二)大气的组成 大气是多种气体的混合物。首先,大气是由氮(N)、氧(O)、氩(Ar)及微量的的氖(Ne)、氦 (He)、氪(K r)、氙(Xe)等稀有气体组成,其中 N、O、Ar 三种气体占大气总体积的 99.96%,这 些气体的组分含量基本不变,可称之为恒定组分,主要集中在地面到高空 85km 这段大气层中。其次, 大气中还含有 CO2 和水蒸气,这些气体的含量由于受地区、季节、气象以及人们生活和生产活动等因 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这些气体组分称之为可变组分;在通常情况下,水蒸气的含量为 0~4%,CO2 的含量近年来已达 0.036%(详见表 3-1)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