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距145.47m定出JD0点。然后在JD0、JD1…依次置镜,根据相应的直线长度s及向角an, 用极坐标法顺序定出D1、D2…等直线交点 水平角观测应使用DJ2或DJ级经纬仪,采用正倒镜分中法测设,在限差范围内时取平均 值。边长可用光电测距仪、钢卷尺测量,其方法与精度要求与对初测导线的测量精度要求相 同。所不同的是,初测时是量测角度和边长,定测时是测设转向角度和中线。在量测中线的同 时,按规定应钉设百米桩、公里桩、加桩、曲线主点桩和测设曲线等。 (3)调整闭合差 拨角法定线的弱点是误差积累。为了保证放线的精度,每隔3~5km,特殊情况下不大于 10km,应与初测导线(或航测控制点、GPS点)联测一次,联测闭合差不应超过以下规定: 长度相对闭合差: 水平角闭合差:±30√m n为测站总数。计算长度相对闭合差时,长度采用初、定测导线闭合环的长度。当闭合差超限 时,应査找原因予以改正:当闭合差符合精度要求时,则应按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图12-5是图12-4某一处的情况,为了叙述方 便,将纸上定线转点D2、JD3、JD4分别用B 图125拨角放线闭合差 C及D表示;初测导线转点C3、C4则用M、N 表示。bc是拨角放线后线路中线在现场的实际位 闭合差调整分以下几个具体步骤: ①计算闭合差 如图12-5,C点是线路中线转点的理论位置,c点是实测位置,则cC是长度闭合差f; 线路中线理论位置BC的坐标方位角aBC与放线后实际位置bc标方位角ah之差,即是角度闭 合差∫ 为计算闭合差,在c点与初测导线点N联测,测量角值B1、B2,丈量距离cN。初测导线点 M、N及其边长MN的坐标方位角a为已知:纸上定线转点B(D2)、C(JD3)、D(D4) 及其各边方位角由表12-8得。有关已知值,均填入表12-9中9 距 145.47m 定出 0 JD 点。然后在 0 JD 、 1 JD …依次置镜,根据相应的直线长度 s 及向角  JD , 用极坐标法顺序定出 1 JD 、 2 JD …等直线交点。 水平角观测应使用 DJ2 或 DJ6 级经纬仪,采用正倒镜分中法测设,在限差范围内时取平均 值。边长可用光电测距仪、钢卷尺测量,其方法与精度要求与对初测导线的测量精度要求相 同。所不同的是,初测时是量测角度和边长,定测时是测设转向角度和中线。在量测中线的同 时,按规定应钉设百米桩、公里桩、加桩、曲线主点桩和测设曲线等。 (3)调整闭合差 拨角法定线的弱点是误差积累。为了保证放线的精度,每隔 3~5km,特殊情况下不大于 10km,应与初测导线(或航测控制点、GPS 点)联测一次,联测闭合差不应超过以下规定: 长度相对闭合差: 2000 1 水平角闭合差:  30 n n 为测站总数。计算长度相对闭合差时,长度采用初、定测导线闭合环的长度。当闭合差超限 时,应查找原因予以改正;当闭合差符合精度要求时,则应按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图 12-5 是图 12-4 某一处的情况,为了叙述方 便,将纸上定线转点 2 JD 、 3 JD 、 4 JD 分别用 B、 C 及 D 表示;初测导线转点 C3 、C4 则用 M、N 表示。bc 是拨角放线后线路中线在现场的实际位 置。 闭合差调整分以下几个具体步骤: ①计算闭合差 如图 12-5,C 点是线路中线转点的理论位置,c 点是实测位置,则 cC 是长度闭合差 e f ; 线路中线理论位置BC的坐标方位角  BC 与放线后实际位置bc标方位角 bc 之差,即是角度闭 合差  f 。 为计算闭合差,在 c 点与初测导线点 N 联测,测量角值 1、 2 ,丈量距离 cN。初测导线点 M、N 及其边长 MN 的坐标方位角  MN 为已知;纸上定线转点 B( 2 JD )、C( 3 JD )、D( 4 JD ) 及其各边方位角由表 12-8 得。有关已知值,均填入表 12-9 中。 图 12-5 拨角放线闭合差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