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二.谢尔福德耐性定律 三.生物对环境中主要生态因子的耐性范围 1.温度 2.太阳辐射 水分——降水量、干燥度、土壤水分 4.土壤矿质元素及酸碱度 5.CO2和O 第四节生物对自然环境的生态适应 生态型 1.气候生态型 2.土壤生态型 3.生物生态型 二.生活型 生态位、生境和生态等值 第五节生物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森林的生态效应 二.淡水水域生物的生态效应 三.草原生物的生态效应 第五章种群生态学原理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教学目的:了解生物种群的基本特征,种群增长,理解生物种群间的相互作用,掌握有 害生物综合管理的概念及内容 教学内容 第一节生物种群的基本特征 种群的大小和密度 二.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 三.存活曲线 四.种群的年龄结构和性比结构 五.种群的内禀增长率 六.环境容纳量 第二节种群的增长型 种群的指数增长 1.世代分离的种群 2.世代重叠的种群 二.种群的阻滞增长(S型增长 第三节种群的变动及其调节 种群的波动 r一对策生物和K一对策生物 1.r一对策生物 2.K一对策生物 种群的调节 1.密度制约作用 (1)种内调节 (2)种间牵制 2.非密度制约作用二.谢尔福德耐性定律 三.生物对环境中主要生态因子的耐性范围 1.温度 2.太阳辐射 3.水分━━降水量、干燥度、土壤水分 4.土壤矿质元素及酸碱度 5.CO2和O2 第四节 生物对自然环境的生态适应 一.生态型 1.气候生态型 2.土壤生态型 3.生物生态型 二.生活型 三.生态位、生境和生态等值 第五节 生物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一.森林的生态效应 二.淡水水域生物的生态效应 三.草原生物的生态效应 第五章 种群生态学原理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教学目的:了解生物种群的基本特征,种群增长,理解生物种群间的相互作用,掌握有 害生物综合管理的概念及内容。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生物种群的基本特征 一.种群的大小和密度 二.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 三.存活曲线 四.种群的年龄结构和性比结构 五.种群的内禀增长率 六.环境容纳量 第二节 种群的增长型 一.种群的指数增长 1.世代分离的种群 2.世代重叠的种群 二.种群的阻滞增长(S型增长) 第三节 种群的变动及其调节 一.种群的波动 二.r-对策生物和K-对策生物 1.r-对策生物 2.K-对策生物 三.种群的调节 1.密度制约作用 (1)种内调节 (2)种间牵制 2.非密度制约作用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