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5、某企业采用简化分批法计算甲产品各批产品成本。3月份各批产品成本明细账中有关资 m卡。 1023批号:1月份投产22件。本月全部完工,累计原材料费用79750元,累计耗用工时8750 小时 2011批号:2月份投产30件。本月完工20件,累计原材料费用108750元,累计耗用工时 12152小时: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月末在产品完工程度为80%,采用 约当产量比例法分配所耗工时。 3015批号:本月投产15件。全部未完工,累计原材料费用18125元,累计耗用工时2028 小时。基本生产成本二级账归集的累计间接计入费用为:工资及福利费3668 ,制造费用55032元 要求:根据以上资料计算累计间接计入费用分配率和甲产品各批完工产品成本(列出计算过 程) 6、某工业企业制造费用采用按年度计划分配率进行分配, 有关资料如下 产品名称 全年计划 单位产品 年度计划产量 本月实际 本月实际产量 产量(件) 工时定额 定额工时 严量 的定额工时 甲 960 64 8 768 4.0 80 合计 年度制造费用的计划总额为55296元。 要求:计算(1)制造费用年度计划分配率: (2)本月甲、乙产品各应分配的制造费用 (3)本月应分配转出的制造费用。 7、某企业某产品经过两道工序制成,各工序原材料消耗定额为:第一工序260千克,第二 工序140千克:各工序在产品为:第一工序200件,第二工序100件。 要求:(1)计算各工序在产品投料率和在产品的约当量(原材料在各工序生产开始时一次投 料): (2)计算各工序在产品投料率和在产品的约当量(原材料在各工序生产开始后陆续投 料): 8、某企业生产的甲产品材料费用计划完成情况如下: 产品产量 单位产品消耗量 材料单价材料费用总额 计划 500 40 10 200000 买际 490 42 9 185220 -10 -1 -14780 要求:采用差额计算法计算、分析各因素变动对材料费用总差异的影响程度 9、某企业某月份生产丙产品,本产品产量为450件,月末在产品盘存数量为100件,原材 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在产品完工程度为50%,期末在产品成本和本期发生的费用如 下表所示: 项目 期初在产品成本 本期发生费用 直接材科 1550 10000 直接人工 1000 3500 2 5、某企业采用简化分批法计算甲产品各批产品成本。3 月份各批产品成本明细账中有关资 料如下: 1023 批号:1 月份投产 22 件。本月全部完工,累计原材料费用 79750 元,累计耗用工时 8750 小时。 2011 批号:2 月份投产 30 件。本月完工 20 件,累计原材料费用 108750 元,累计耗用工时 12152 小时;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月末在产品完工程度为 80%,采用 约当产量比例法分配所耗工时。 3015 批号:本月投产 15 件。全部未完工,累计原材料费用 18125 元,累计耗用工时 2028 小时。基本生产成本二级账归集的累计间接计入费用为:工资及福利费 36688 元,制造费用 55032 元; 要求:根据以上资料计算累计间接计入费用分配率和甲产品各批完工产品成本(列出计算过 程) 6、某工业企业制造费用采用按年度计划分配率进行分配,有关资料如下: 产品名称 全年计划 产量(件) 单位产品 工时定额 年度计划产量 定额工时 本月实际 产量 本月实际产量 的定额工时 甲 960 6.4 88 乙 768 4.0 80 合计 年度制造费用的计划总额为 55296 元。 要求:计算(1)制造费用年度计划分配率; (2)本月甲、乙产品各应分配的制造费用; (3)本月应分配转出的制造费用。 7、某企业某产品经过两道工序制成,各工序原材料消耗定额为:第一工序 260 千克,第二 工序 140 千克;各工序在产品为:第一工序 200 件,第二工序 100 件。 要求:(1)计算各工序在产品投料率和在产品的约当量(原材料在各工序生产开始时一次投 料); (2)计算各工序在产品投料率和在产品的约当量(原材料在各工序生产开始后陆续投 料); 8、某企业生产的甲产品材料费用计划完成情况如下: 项目 产品产量 单位产品消耗量 材料单价 材料费用总额 计划 500 40 10 200000 实际 490 42 9 185220 差异 —10 +2 —1 —14780 要求:采用差额计算法计算、分析各因素变动对材料费用总差异的影响程度。 9、某企业某月份生产丙产品,本产品产量为 450 件,月末在产品盘存数量为 100 件,原材 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在产品完工程度为 50%,期末在产品成本和本期发生的费用如 下表所示: 项目 期初在产品成本 本期发生费用 直接材料 1550 10000 直接人工 1000 3500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