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的热物理性质,以及蒸发和凝结等相变规律等。现代工程热力学还包括诸如燃烧等化学反应过 程,溶解吸收或解吸等物理化学过程,这就又涉及化学热力学方面的基本知识。 因此,工程热力学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三部分 (1)介绍工程热力学理论基础的两个基本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热力学第二定律 (2)常用工质的热力性质 (3)根据热力学基本定律,结合工质的热力性质,分析计算实现热能和机械能相互转换的各种 热力过程和热力循环;阐明提高转换效率的途径 03工程热力学的研究方法 工程热力学是一门从工程观点来论述热力学普遍原理及其应用的基础性学科。因而,采用宏 观热力学(经典热力学)的方法进行研究。宏观热力学将物体视为连续体,用宏观物理量描述 物质的行为,从少数抽象概念和大量观察、实践总结出来的热力学定律出发,用严密的逻辑推 理方法对物体的宏观性质和宏观现象进行分析研究,得出对实践有指导意义的结论,即从经典 热力学的普遍理论以及在此基础上引出的各种合理利用能源的工程方案和一些相应的特殊规 律。热力学定律是大量客观实践的总结,具有高度的可靠性和普遍性。但是,经典热力学也具 有局限性,它没有深入到物质的微观结构中去,如不能提供比热容的理论、不能解释物质宏观 性质的涨落等 但是,在应用热力学理论进行工程分析计算时,还必须知道有关物质的某些具体的热力性 质,如物质的状态方程、比热容等等。这些基本物性,用经典热力学理论是无法求得的,需要 由试验来提供,或利用统计热力学的研究成果。统计热力学是从物质的微观结构出发,依据微 观粒子的力学规律,应用概率论和统计平均的方法,研究大量微观粒子的运动所表现出来的宏 观性质。由于它可深入热现象的本质,使热力学理论获得微观机理上的说明,并可揭示宏观性 质的微观决定因素,在理论上起到指导作用。但是,统计热力学不可避免地要对物质结构模型 做一些简化或假设,所得结果和实际情况往往有所差异。 工程热力学中也普遍采用抽象、概括、理想化和简化的方法。这种略去细节、抽取共性、 抓主要矛盾处理问题的方法,在进行理论分析时特别有用。这种科学的抽象,不但不脱离实际, 而且总是更深刻地反映事物的本质。 第一章基本概念 工程热力学是硏究热能和机械能转换规律的科学,涉及很多的概念和术语。本章主要介绍 热力系统、状态参数、热力过程、循环以及功和热等基本概念,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1.1热力系统4 的热物理性质,以及蒸发和凝结等相变规律等。现代工程热力学还包括诸如燃烧等化学反应过 程,溶解吸收或解吸等物理化学过程,这就又涉及化学热力学方面的基本知识。 因此,工程热力学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三部分: (1)介绍工程热力学理论基础的两个基本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热力学第二定律; (2)常用工质的热力性质; (3)根据热力学基本定律,结合工质的热力性质,分析计算实现热能和机械能相互转换的各种 热力过程和热力循环;阐明提高转换效率的途径; 0.3 工程热力学的研究方法 工程热力学是一门从工程观点来论述热力学普遍原理及其应用的基础性学科。因而,采用宏 观热力学(经典热力学)的方法进行研究。宏观热力学将物体视为连续体,用宏观物理量描述 物质的行为,从少数抽象概念和大量观察、实践总结出来的热力学定律出发,用严密的逻辑推 理方法对物体的宏观性质和宏观现象进行分析研究,得出对实践有指导意义的结论,即从经典 热力学的普遍理论以及在此基础上引出的各种合理利用能源的工程方案和一些相应的特殊规 律。热力学定律是大量客观实践的总结,具有高度的可靠性和普遍性。但是,经典热力学也具 有局限性,它没有深入到物质的微观结构中去,如不能提供比热容的理论、不能解释物质宏观 性质的涨落等。 但是,在应用热力学理论进行工程分析计算时,还必须知道有关物质的某些具体的热力性 质,如物质的状态方程、比热容等等。这些基本物性,用经典热力学理论是无法求得的,需要 由试验来提供,或利用统计热力学的研究成果。统计热力学是从物质的微观结构出发,依据微 观粒子的力学规律,应用概率论和统计平均的方法,研究大量微观粒子的运动所表现出来的宏 观性质。由于它可深入热现象的本质,使热力学理论获得微观机理上的说明,并可揭示宏观性 质的微观决定因素,在理论上起到指导作用。但是,统计热力学不可避免地要对物质结构模型 做一些简化或假设,所得结果和实际情况往往有所差异。 工程热力学中也普遍采用抽象、概括、理想化和简化的方法。这种略去细节、抽取共性、 抓主要矛盾处理问题的方法,在进行理论分析时特别有用。这种科学的抽象,不但不脱离实际, 而且总是更深刻地反映事物的本质。 第一章 基本概念 工程热力学是研究热能和机械能转换规律的科学,涉及很多的概念和术语。本章主要介绍 热力系统、状态参数、热力过程、循环以及功和热等基本概念,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1.1 热力系统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