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212 地球科学进展 第21卷 施的实施必须围绕以下2个目标:①确保社会对自后,生态学界围绕恢复力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涌现了 然灾害的可恢复性;②确保当前的发展不会增加社大量不同的观点,以及多个与生态恢复力相关的概 会对灾害的脆弱性2。这促使不少政府部门和灾念,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持续性、抵抗力、非脆弱 害管理机构把减灾重心转移到脆弱性和恢复力方性、随机恢复时间等。但生态学家在长达30年的恢 面,国内外学者更是兴起了研究脆弱性和恢复力的复力定义争论中仍没有达成统一意见,“恢复力这 新一轮热潮~。但是,大量的研究和实践并没有个概念应该如何定义以及“如何应用这个概念等 走出脆弱性和恢复力这个复杂领域的原有困境如基本问题仍然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而且,部分生 脆弱性和恢复力缺乏统一明确的定义,对两者的理态学家对恢复力定义的假设前提(即平衡态)表示质 解和应用彼此交叉混淆,理论体系缺乏可行性等。疑。他们认为,生态系统不同时间尺度上是动态发展 目前国内外对承灾体脆弱性的研究较多,但对于灾的,它在响应外界扰动时自身的平衡态也会发生变 害恢复力的恢复力研究才刚刚起步,虽然承灾体的化,所以生态系统不可能回复到扰动前的平衡态 恢复力建设近年来也逐渐被认识到是减灾行动中的12从生态学到社会、环境变化领域 一个重要环节。20世纪70年代开始,恢复力这 虽然恢复力研究在生态学领域没有获得实质性 概念首先从力学被引入生态领域,以描绘系统承受的进展,但恢复力这一概念开始逐步应用到社会科 压力及回复到原有状态的能力。目前,它已经成为学及环境变化领域中,用来描述社区、机构和经济的 生态、灾害和气候变化等多个学科共同关注的对象。行为反应。 联合国国际减灾战略(UN/NDR)认为,在面对气 Ammerman是最先讨论社会对气候变化的恢 候灾害等潜在压力时,恢复力是自然界和人类系统复力的专家之一,他把恢复力和脆弱性联系起来,定 个有价值的特性,有助于可持续发展及减小脆弱义恢复力是系统或系统一部分承受灾害事件的打击 性,值得深入研究。 并从中恢复的能力。 Dovers等1基于人类和生态系 1恢复力概念的发展 统的主要不同人类有预测和学习的能力,区分了社 会的后摄恢复力和前摄恢复力,之后 Hander等l6 11从力学到生态学领域 还把社会恢复力和灾害规划、灾害适应联系起来,发 恢复力硏究起始于国外,英文 Resilience源自展了制度恢复力分类学,为研究当前对于全球环境 拉丁文esi,意思是跳回的动作。牛津英语辞典变化的响应机制提供了框架。 Perrings等指出生 的解释是:①回跳和反弹的动作,②伸缩性。从纯机态学中的恢复力概念正被广泛应用到经济一环境系 械力学概念理解,恢复力是指材料在没有断裂或完统的变化分析中,并讨论了动态系统的恢复力和稳 全变形的情况下因受力而发生形变并存储恢复势定性之间的关系,提倡经济一环境系统的恢复力建 能的能力。20世纪70年代后,作为引申概念描模应采用马尔可夫方法,将不同状态间的转变概率 述承受压力的系统恢复和回到初始状态的能力。作为系统恢复力的自然测度。Adge.12调查了社 holling首先把恢复力引入到生态学领域的研究会恢复力和生态恢复力之间的联系,在 Emmer 中,作为生态系统吸收改变量而保持能力不变的测man11研究的基础上,定义社会恢复力为人类社会 度。此定义是相对他提出的“稳定性'穊念(系统经承受外部对基础设施的打击或扰动(如环境变化 受暂时扰动后回到平衡态的能力)而言的,据此社会、经济或政治的剧变)的能力及从中恢复的能 Hander等认为稳定性强的系统不会有大的扰动力。社会恢复力可以用制度变革和经济结构的表现 而是会快速恢复正常,高恢复力系统很不稳定,因为载体、财产权、资源可进入性以及人口变化来衡量。 经历的波动大。Pimm于1984年提出了另一种不Klen等将海岸带恢复力分为自然恢复力、生态 同的观点,即恢复力是系统在遭受扰动后恢复到原恢复力和社会经济恢复力3个部分,认为海岸带系 有平衡态的速度。这两个观点的共同点是都关注系统没有初始或平衡状态,海岸带恢复力是海岸带在 统的结构和功能的维护,但区别在于 Holling强调系变化着的水文和地貌环境中保持实际和潜在功能的 统能承受的扰动量,即稳定性,不关心系统是否处在自组织能力。这种能力源于自然生态和社会经济 平衡态,而Pmm以平衡态为基础,关注系统受扰动过程的(在)动态,受要维持的功能的约束 后恢复、抵抗、持续和变化的综合能力 恢复力研究过去30年的发展引发了“恢复力 Holling和Pim对生态恢复力进行开创性研究联盟酌建立。恢复力联盟是一个主要由生态学家 c1994-2006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rightsreservedhttp:/hrmnr.cnki.ner施的实施必须围绕以下 2个目标 : ①确保社会对自 然灾害的可恢复性 ; ②确保当前的发展不会增加社 会对灾害的脆弱性 [ 2 ]。这促使不少政府部门和灾 害管理机构把减灾重心转移到脆弱性和恢复力方 面 ,国内外学者更是兴起了研究脆弱性和恢复力的 新一轮热潮 [ 3~6 ]。但是 ,大量的研究和实践并没有 走出脆弱性和恢复力这个复杂领域的原有困境 ,如 脆弱性和恢复力缺乏统一明确的定义 ,对两者的理 解和应用彼此交叉混淆 ,理论体系缺乏可行性等。 目前国内外对承灾体脆弱性的研究较多 ,但对于灾 害恢复力的恢复力研究才刚刚起步 ,虽然承灾体的 恢复力建设近年来也逐渐被认识到是减灾行动中的 一个重要环节。20世纪 70年代开始 ,恢复力这一 概念首先从力学被引入生态领域 ,以描绘系统承受 压力及回复到原有状态的能力。目前 ,它已经成为 生态、灾害和气候变化等多个学科共同关注的对象。 联合国国际减灾战略 (UN / ISDR) [ 3 ]认为 ,在面对气 候灾害等潜在压力时 ,恢复力是自然界和人类系统 一个有价值的特性 ,有助于可持续发展及减小脆弱 性 ,值得深入研究。 1 恢复力概念的发展 1. 1 从力学到生态学领域 恢复力研究起始于国外 ,英文 Resilience源自 拉丁文 resilio,意思是跳回的动作。牛津英语辞典 的解释是 : ①回跳和反弹的动作 , ②伸缩性。从纯机 械力学概念理解 ,恢复力是指材料在没有断裂或完 全变形的情况下 ,因受力而发生形变并存储恢复势 能的能力 [ 4 ]。20世纪 70年代后 ,作为引申概念描 述承受压力的系统恢复和回到初始状态的能力。 Holling [ 5 ]首先把恢复力引入到生态学领域的研究 中 ,作为生态系统吸收改变量而保持能力不变的测 度。此定义是相对他提出的“稳定性 ”概念 (系统经 受暂时扰动后回到平衡态的能力 )而言的 ,据此 Handmer等 [ 6 ]认为稳定性强的系统不会有大的扰动 而是会快速恢复正常 ,高恢复力系统很不稳定 ,因为 经历的波动大。Pimm [ 7 ]于 1984年提出了另一种不 同的观点 ,即恢复力是系统在遭受扰动后恢复到原 有平衡态的速度。这两个观点的共同点是都关注系 统的结构和功能的维护 ,但区别在于 Holling强调系 统能承受的扰动量 ,即稳定性 ,不关心系统是否处在 平衡态 ,而 Pimm以平衡态为基础 ,关注系统受扰动 后恢复、抵抗、持续和变化的综合能力。 Holling和 Pimm对生态恢复力进行开创性研究 后 ,生态学界围绕恢复力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涌现了 大量不同的观点 ,以及多个与生态恢复力相关的概 念 ,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持续性、抵抗力、非脆弱 性、随机恢复时间等。但生态学家在长达 30年的恢 复力定义争论中仍没有达成统一意见 ,“恢复力这 个概念应该如何定义 ”以及“如何应用这个概念 ”等 基本问题仍然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而且 ,部分生 态学家对恢复力定义的假设前提 (即平衡态 )表示质 疑。他们认为 ,生态系统不同时间尺度上是动态发展 的 ,它在响应外界扰动时自身的平衡态也会发生变 化 ,所以生态系统不可能回复到扰动前的平衡态。 1. 2 从生态学到社会、环境变化领域 虽然恢复力研究在生态学领域没有获得实质性 的进展 ,但恢复力这一概念开始逐步应用到社会科 学及环境变化领域中 ,用来描述社区、机构和经济的 行为反应。 Timmerman [ 8 ]是最先讨论社会对气候变化的恢 复力的专家之一 ,他把恢复力和脆弱性联系起来 ,定 义恢复力是系统或系统一部分承受灾害事件的打击 并从中恢复的能力。Dovers等 [ 9 ]基于人类和生态系 统的主要不同 :人类有预测和学习的能力 ,区分了社 会的后摄恢复力和前摄恢复力 ,之后 Handmer等 [ 6 ] 还把社会恢复力和灾害规划、灾害适应联系起来 ,发 展了制度恢复力分类学 ,为研究当前对于全球环境 变化的响应机制提供了框架。Perrings等 [ 10 ]指出生 态学中的恢复力概念正被广泛应用到经济 —环境系 统的变化分析中 ,并讨论了动态系统的恢复力和稳 定性之间的关系 ,提倡经济 —环境系统的恢复力建 模应采用马尔可夫方法 ,将不同状态间的转变概率 作为系统恢复力的自然测度。Adger [ 11, 12 ]调查了社 会恢复力和生态恢复力之间的联系 , 在 Timmer2 man [ 8 ]研究的基础上 ,定义社会恢复力为人类社会 承受外部对基础设施的打击或扰动 (如环境变化 , 社会、经济或政治的剧变 )的能力及从中恢复的能 力。社会恢复力可以用制度变革和经济结构的表现 载体、财产权、资源可进入性以及人口变化来衡量。 Klein等 [ 13 ]将海岸带恢复力分为自然恢复力、生态 恢复力和社会经济恢复力 3个部分 ,认为海岸带系 统没有初始或平衡状态 ,海岸带恢复力是海岸带在 变化着的水文和地貌环境中保持实际和潜在功能的 自组织能力。这种能力源于自然、生态和社会经济 过程的 (潜在 )动态 ,受要维持的功能的约束。 恢复力研究过去 30年的发展引发了“恢复力 联盟 ”的建立。恢复力联盟是一个主要由生态学家 212 地球科学进展 第 21卷 © 1994-2006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