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体时已有了600多家,上至航天航空,下至潜水艇,没有大宇不经营的企业。1997年底韩 国发生金融危机后,其他韩国大企业集团都开始收缩,而大宇仍然我行我素,结果债务越背 越重。第二是迷信自己。由于事业不断地成功发展,事实也多次证明了自己的判断和决策, 金宇中的自信心越来越强,后来发展到迷信自己的地步。1998年初,韩国政府提出大企业 集团进行自律结构调整方针后,其他集团都把结构调整的重点放在改善财务结构方面,努力 减轻债务负担。而金宇中却不以为然,继续大量发行债券,继续进行“借贷式经营”,贻误 了结构调整的时机 金宇中之所以能在两年内非法集资、贷款200亿美元,是因为他充分利用了大宇“辉煌 的业绩”,伪造吸引人的财务账目和声明,有时还用贷款去还到期的借款和利息,以骗取更 多的投资:其次是贷款银行和投资者以前投资大宇累累获利,利欲熏心,丧失了警惕,“心 甘情愿”地把钱投向大宇 据悉,金宇中在伪造账户时采用以下几种手法: “造大不造小”。1997年和1998年,大宇电子和大宇电机两个公司共伪造盈利假账近 40亿美元,吸引投资者 银弹外交”。1998年,大宇电机公司一次给一位会计师40万美元,让他“帮助整理 财务报告书。” 大进小出”。用“集资、贷款”收购经营不良的企业,1998年底大宇低价收购1家 中小企业,或转贷给别人,1999年初,他从贷到的巨款中拿出9亿美元贷给别人 “假财产假公司”。大宇通过制造假财产,冲减资产负债表上的债务。为假设公司就遭 受8亿美元的损失。 在两年里,金宇中把非法弄到的200亿美元转移到海外,其中很多进了他在“英国金融 中心”的秘密账户 韩国社会上一直流传韩国大企业通常有3本账的说法,一本给公司管理委员,一本给国 家税务机关,一本给企业老板。前两本都是假的,只有老板那一本是真的 第2章 案例2—1小作坊巧取豪夺“傍名牌” 新华社记者郑黎崔砺金 历尽艰辛耗费几年甚至数十载创下的名牌,转瞬之间就被“李鬼”盗用,且后者还披着 合法的外衣,这样的苦恼事正被越来越多的知名企业碰到。 “李鬼”们欺世盜名的手段如出一辙:将内地知名企业的商标,在香港恶意注册登记到 自己的企业名称中,再以香港公司的名义,以授权生产、委托加工、成立子公司等做幌子 在内地生产、促销同类产品。这种巧取豪夺“傍名牌”的行为,成为当前经济领域又一个迅 速蔓延的“怪胎”。 (宁波人胡某,一人在香港将“海尔”、“杉杉”、“雅戈尔”等全国驰名商标和“罗蒙” “苏泊尔”、“樱花”“爱妻”“爱仕达”等省级著名商标作为企业名称内容登记注册。更为 离奇的是,胡某还以这些香港公司的名义,向国家工商总局申请“香苏”、“泊尔港”、“香雅” 戈尔港”等商标。) “卡丹”到处有,“狐狸”漫山走 老爷”被偷车,“鳄鱼”全国游 金利来,愁!愁!!愁!!! 这首打油诗是在日前由《中国工商报》会同国家工商总局官员、最高人民法院相关执法 者以及法国皮尔·卡丹、香港老爷车、香港鳄鱼恤和金利来服饰皮具公司、韩国金狐狸等知 名企业代表召开的“维护企业公平竞争,遏制假名牌现象”研讨会上,由香港鳄鱼恤公司北体时已有了 600 多家,上至航天航空,下至潜水艇,没有大宇不经营的企业。1997 年底韩 国发生金融危机后,其他韩国大企业集团都开始收缩,而大宇仍然我行我素,结果债务越背 越重。第二是迷信自己。由于事业不断地成功发展,事实也多次证明了自己的判断和决策, 金宇中的自信心越来越强,后来发展到迷信自己的地步。1998 年初,韩国政府提出大企业 集团进行自律结构调整方针后,其他集团都把结构调整的重点放在改善财务结构方面,努力 减轻债务负担。而金宇中却不以为然,继续大量发行债券,继续进行“借贷式经营”,贻误 了结构调整的时机。 金宇中之所以能在两年内非法集资、贷款 200 亿美元,是因为他充分利用了大宇“辉煌 的业绩”,伪造吸引人的财务账目和声明,有时还用贷款去还到期的借款和利息,以骗取更 多的投资;其次是贷款银行和投资者以前投资大宇累累获利,利欲熏心,丧失了警惕,“心 甘情愿”地把钱投向大宇。 据悉,金宇中在伪造账户时采用以下几种手法: “造大不造小”。1997 年和 1998 年,大宇电子和大宇电机两个公司共伪造盈利假账近 40 亿美元,吸引投资者。 “银弹外交”。1998 年,大宇电机公司一次给一位会计师 40 万美元,让他“帮助整理 财务报告书。” “大进小出”。用“集资、贷款”收购经营不良的企业,1998 年底大宇低价收购 11 家 中小企业,或转贷给别人,1999 年初,他从贷到的巨款中拿出 9 亿美元贷给别人。 “假财产假公司”。大宇通过制造假财产,冲减资产负债表上的债务。为假设公司就遭 受 8 亿美元的损失。 在两年里,金宇中把非法弄到的 200 亿美元转移到海外,其中很多进了他在“英国金融 中心”的秘密账户。 韩国社会上一直流传韩国大企业通常有 3 本账的说法,一本给公司管理委员,一本给国 家税务机关,一本给企业老板。前两本都是假的,只有老板那一本是真的。 第 2 章 案例 2—1 小作坊巧取豪夺“傍名牌” 新华社记者 郑 黎 崔砺金 历尽艰辛耗费几年甚至数十载创下的名牌,转瞬之间就被“李鬼”盗用,且后者还披着 合法的外衣,这样的苦恼事正被越来越多的知名企业碰到。 “李鬼”们欺世盗名的手段如出一辙:将内地知名企业的商标,在香港恶意注册登记到 自己的企业名称中,再以香港公司的名义,以授权生产、委托加工、成立子公司等做幌子, 在内地生产、促销同类产品。这种巧取豪夺“傍名牌”的行为,成为当前经济领域又一个迅 速蔓延的“怪胎”。 (宁波人胡某,一人在香港将“海尔”、“杉杉”、“雅戈尔”等全国驰名商标和“罗蒙”、 “苏泊尔”、“樱花”、“爱妻”、“爱仕达”等省级著名商标作为企业名称内容登记注册。更为 离奇的是,胡某还以这些香港公司的名义,向国家工商总局申请“香苏”、“泊尔港”、“香雅”、 “戈尔港”等商标。) “卡丹”到处有,“狐狸”漫山走; “老爷”被偷车,“鳄鱼”全国游; 金利来,愁!愁!!愁!!! 这首打油诗是在日前由《中国工商报》会同国家工商总局官员、最高人民法院相关执法 者以及法国皮尔•卡丹、香港老爷车、香港鳄鱼恤和金利来服饰皮具公司、韩国金狐狸等知 名企业代表召开的“维护企业公平竞争,遏制假名牌现象”研讨会上,由香港鳄鱼恤公司北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