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由此可以算出碰撞前后的动量改变量为: 11 △(M)=M△L( +)=0.11685)K8m △L1△12 冲击测量部分: 传感器灵敏度So=4.00PCN,板卡编号为0 电荷放大器灵敏度Q=0.1N/Unit,电压放大倍数K=1.0: 触发电平:1.0V,偏置电平:-2.0V 触发方式:内触发、正斜率、零位调整为中点: 采样长度:1000,提前量:200,采样速率△T=20μS,上限频率:5000Hz,翻转波形 √(选中)。 采集得到的冲击瞬态波形如图所示。数值积分计算结果为: ∫F0t=A7D73×10∑x,=01890gm (5) K0256 比较动量变化和冲量的计算结果,两者的百分差为: 0.11891-0.00685 =1.7% 0.11891 (5)式中“5”来自AD采样的动态范围±2.5v:“256”来自AD的分辨率8bit,256=28: X是冲击波形的采样值减去零电平的(电压)差值。 【实验内容】 1.调节气垫导轨水平,并调整光电门处于待测状态。测出滑块质量。 2.开启计算机,在桌面上点击“碰撞过程的瞬时测量”,输入姓名,学号。确定后,按 F2设置参数,(参数已设置好,按“下一步”默认即可)。参数设置完毕,点击“完成”,计 算机进入自动采集程序。 3.给滑块一个速度,让滑块与力传感器碰撞。此时计算机屏上给出一幅冲击力波形。 满意后,输入滑块的动量参数,并加以保存。 4.保存后在“文件”栏内点击“导出文件”项导出一个文本文件,用于进行冲击测量 部分和动量测量部分的数据处理。这时会弹出一个对话框,选择保存路径和文件名。 5.数据保存后,可用软盘复制便于回去进行数据处理。 6.实验中有四个不同材料的碰撞头,可供选择。实验要求对不同的碰撞头都进行测量, 并加以比较分析。由此可以算出碰撞前后的动量改变量为: s Kgm t t Mv M L ) 0.1168(5) 1 1 ( ) ( 1 2 =  +   =  冲击测量部分: 传感器灵敏度 S0=4.00PC/N,板卡编号为 0 电荷放大器灵敏度 Q=0.1N/Unit,电压放大倍数 K=1.0; 触发电平:1.0V,偏置电平:-2.0V 触发方式:内触发、正斜率、零位调整为中点; 采样长度:1000,提前量:200,采样速率ΔT=20μs,上限频率:5000HZ,翻转波形 √(选中)。 采集得到的冲击瞬态波形如图所示。数值积分计算结果为: s Kgm X KQ F t dt T i 10 0.1189(1) 256 1 5 ( ) 6 =    =  − (5) 比较动量变化和冲量的计算结果,两者的百分差为: 1.7% 0.11891 0.11891 0.00685 = − (5)式中“5”来自 A/D 采样的动态范围±2.5v;“256”来自 A/D 的分辨率 8bit,256=28; Xi 是冲击波形的采样值减去零电平的(电压)差值。 【实验内容】 1. 调节气垫导轨水平,并调整光电门处于待测状态。测出滑块质量。 2. 开启计算机,在桌面上点击“碰撞过程的瞬时测量”,输入姓名,学号。确定后,按 F2 设置参数,(参数已设置好,按“下一步”默认即可)。参数设置完毕,点击“完成”,计 算机进入自动采集程序。 3. 给滑块一个速度,让滑块与力传感器碰撞。此时计算机屏上给出一幅冲击力波形。 满意后,输入滑块的动量参数,并加以保存。 4. 保存后在“文件”栏内点击“导出文件”项导出一个文本文件,用于进行冲击测量 部分和动量测量部分的数据处理。这时会弹出一个对话框,选择保存路径和文件名。 5.数据保存后,可用软盘复制便于回去进行数据处理。 6.实验中有四个不同材料的碰撞头,可供选择。实验要求对不同的碰撞头都进行测量, 并加以比较分析
<<向上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