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D0I:10.13374/i.issn1001-053x.1981.01.00M 北京钢铁学院学报 1981年第1期 超:硬高·速钢的平衡碳问题· 金相教研室 陈景榕 摘 要 本文研究了一种新型无钴超硬高速钢在马氏体成份和二次硬化之间的关系。采 用“马氏体碳鲍和度”(AM=C/C,CY一马氏体含碳量,C一马氏体中合金元 素在回火时形成二次硬化碳化物所需碳量)作为描述马氏体中合金元素和碳(M C)配比关系的参数。得出,①AM和二次硬度有相当严格的依从关系。在通常的成 分范围内,与某个合金元素或其总体比较,它对硬度的影响更大些。②当马氏体成 分符合W2C、Mo2、V,C3及Cr,C原子比时,获得最高的二次硬度一HRC69左 右。 讨论了G、Steven平衡碳计算式。为解决某些合金化的定量问题,建议采用 “钢的碳鲍和度”(A=Cs/C)表征高速钢中M-C配比。C:为钢的实际碳量, 而Cp按Steven计算式。高速钢的成份可通过实验测定A值来决定。A值还可用于 冶炼成份的控制以及淬火温度的选择等。 高速钢中碳与碳化物形成元素数量上的相对配比早为人们所注意。30年代在研究增加钒 以提高钢的耐磨性时,就已发现了钢中钒和碳的增量之间的定比关系(1:0.2)。以后的研 究提出了多种碳量计算法,这些算式皆可归纳为下述基本形式: C=KMM (1) C一钢的含碳是(%) M—一某碳化物形成元素含量(%) KM一该元素的配碳系数 各研究者提出的计算式之差别,大体由于对钢的基本性能要求不同或对钢中合金相形成 及转变的认识之不同。在50年代末出现的超硬型高速度Rex49(M41)的基础上,G.Steven 【1)发表了碳量的“平衡”(Balance)计算法,国内通常称为“平衡碳”计算法,如下: C=0.033W+0.063Mo+0.06Cr+0.2V (2) 为区别其他算式,我们以后把(2)式所得记为C。60年代中期以后发展的一系列超硬型 钢,都注意到,或者客观上大体符合这一关系。 使用(2)式配碳,一般比“普通”高速钢增多0.2%左右。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 超硬高速钢是“高碳”高速钢。已经可以看出,获得HRC66以上硬度的主要原因,并不是 本文1980年6月收到。 40北 京 钢 铁 学 院 学 报 1 9 1 年8第 1 期 超 硬 高 速 钢 的 平 衡 碳 问 题 ` 金 相教研 室 陈 最榕 摘 要 本 文 研 究 了 一 种 新型 无 钻超 硬 高 速钢 在 马 氏体 成 份和二 次硬 化之 间的关 系 。 采 用 “ 马 氏体碳 鲍和度 ” A ( M二 C 管C 讼 / , C 管一马 氏体含碳量 , C 公一马 氏体中合 金元 素 在回 火 时形 成 二 次硬 化 碳化 物所 需 碳量) 作为描述 马 氏体中合金 元素 和碳 ( M 一 C ) 配 比关系的参 数 。 得 出 , ① A M和 二 次硬 度有相 当严 格 的伎 从关 系 。 在通 常的成 分 范 围内 , 与某个 合 金元素 或其 总体比较 , 它对硬 度 的影响 更大些 。 ② 当马 氏体成 分 符合 W Z C 、 M o : 、 V ` C 。 及 C r 7 C 3 原 子 比时 , 获得 最高 的二 次硬 度一 H R C 6 9 左 右 。 讨论 了G 、 S t e v e n 平衡 碳计算 式 。 为 解 决 某些合 金 化 的定量 问题 , 建 议 采用 “ 钢 的碳饱和 度 ” ( A = C ` / C P ) 表征 高速 钢 中M 一 C 配 比 。 C s 为钢的实 际碳量 , 而 C p 按 S t e v e n 计 算 式 。 高速 钢 的成 份可 通过 实 验测 定 A 值 来决 定 。 A 值 还 可 用于 冶 炼成份 的控 制 以 及淬火 温 度 的选 择 等 。 高速钢 中碳 与碳 化物 形成 元素数 量 上的相 对 配比早为人们所 注意 。 3 0年代在 研究增 加钒 以 提高钢 的耐磨 性时 , 就 已发 现 了钢 中钒 和碳 的增 量之 间的定 比 关系 ( 1 : 0 . 2) 。 以后 的研 究提 出 了多种 碳 量计 算法 , 这些 算式 皆可 归纳 为下 述基 本形式 : C = 艺 K M M ( l ) C — 钢的 含碳 量 ( % ) M — 某 碳 化物形 成元 素 含虽 ( % ) K M — 该 元素 的配碳 系数 各研究 者提 出 的计算式之差 别 , 大体 由于对 钢 的基本 性能要 求不 同 或对钢 中合金 相形成 及 转变 的认识之不 同 。 在 50 年代末 出现的超 硬型 高速度 R e x 4洲 M 4 1) 的基 础上 , G . S t e v e n I ` ] 发 表 了碳量 的 “ 平衡 ” ( B al a n c e ) 计算 法 , 国 内通 常称 为 “ 平衡碳” 计算 法 , 如 下 : C = 0 . 0 3 3 W + 0 . 0 6 3 M o + 0 , 0 6C r + 0 . 2 V ( 2 ) 为区别 其他算式 , 我们 以 后 把 ( 2 ) 式所 得 一 记为 C P 。 60 年 代 中期 以后 发展 的一 系列超 硬 型 钢 , 都注意 到 , 或者客观 上大体 符合这 一关系 。 使用 ( 2 ) 式 配碳 , 一 般 比 “ 普通 ” 高速 钢增 多 0 . 2 % 左 右 。 所 以 , 从某种 意义 上 讲 , 超 硬 高速 钢是 “ 高碳 ” 高速 钢 。 已经 可 以 看 出 , 获得 H R C 6 以 上硬度的主 要原 因 , 并不是 本文 1 9 8 0年6月收到 。 DOI: 10. 13374 /j . issn1001 -053x. 1981. 01. 004
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