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例8:某企业年末应收账款的为100000,提取坏账准备的比例为3‰,第二年发生了坏账 6000元,其中甲单位1000元,乙单位5000元,年末应收账款为1200000元,第三年,已冲销 的上年乙单位应收账款5000元又收回,期末应收账款130000元。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第一年提取坏账准备 借:管理费用 3000 贷:坏账准备 3000 第二年冲销坏账 借:坏账准备 6000 贷:应收账款一一甲单位 1000 乙单位 5000 第二年年末按应收账款的余额计算提取坏账准备 坏账准备余额为3600元(1200000×3‰) 应提的坏账准备为6600元(3600+3000) 注:"坏账准备"科目余额3600元,但在期末提取坏账前,"坏账准备"科目有借方余额3000 元,还应补提坏账准备3000元,应提到的坏账准备合计为6600元。 借:管理费用 6600 贷:坏账准备 6600 第三年,上年已冲销的乙单位应收账款5000元又收回入账 借:应收账款一乙单位 贷:坏账准备 5000 同时, 借:银行存款 5000 贷:应收账款一-乙单位 000 第三年年末按应收账款余额计算提取坏账准备 坏账准备余额应为3900元(1300000×3‰) 应提的坏账准备为4700元(3900-8600) 注:"坏账准备"科目余额应为3900元,但在期末提取坏账准备前,"坏账准备"科目已有贷 方余额8600元,即期初贷方余额3600元加上收回的已冲销坏账5000元,超过了应提坏账准备 数,所以,应冲回多提坏账准备4700元 借:坏账准备 4700 贷:管理费用 4700 (2)账龄分析法:其原理与余额百分比法一致,是余额百分比法的具体化。 例9:某企业1998年12月31日应收账款账龄及估计坏账损失如表2-1 表2-1 应收账款账龄应收账款金额估计损失(%)估计损失金额 未至期300000.5150 过期1个月200001200 过期2个月150002300 过期3个月1000033000 过期3个月以上50005250 合计800001200 如表2-1所示,企业1998年12月31日"坏账准备"科目的账面金额为1200元,企业需要根 据前期"坏账准备"科目的账面余额,计算本期应入账的金额,编制调整分录,予以入账。由于调 整分录的入账金额受调整前账面余额的影响,将会出现两种情况:例 8:某企业年末应收账款的为 1000000,提取坏账准备的比例为 3‰,第二年发生了坏账 6000 元,其中甲单位 1000 元,乙单位 5000 元,年末应收账款为 1200000 元,第三年,已冲销 的上年乙单位应收账款 5000 元又收回,期末应收账款 1300000 元。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第一年提取坏账准备 借:管理费用 3000 贷:坏账准备 3000 第二年冲销坏账 借:坏账准备 6000 贷:应收账款――甲单位 1000 ――乙单位 5000 第二年年末按应收账款的余额计算提取坏账准备 坏账准备余额为 3600 元(1200000×3‰) 应提的坏账准备为 6600 元(3600+3000) 注:"坏账准备"科目余额 3600 元,但在期末提取坏账前,"坏账准备"科目有借方余额 3000 元,还应补提坏账准备 3000 元,应提到的坏账准备合计为 6600 元。 借:管理费用 6600 贷:坏账准备 6600 第三年,上年已冲销的乙单位应收账款 5000 元又收回入账 借:应收账款-乙单位 5000 贷:坏账准备 5000 同时, 借:银行存款 5000 贷:应收账款――乙单位 5000 第三年年末按应收账款余额计算提取坏账准备 坏账准备余额应为 3900 元(1300000×3‰) 应提的坏账准备为-4700 元(3900-8600) 注:"坏账准备"科目余额应为 3900 元,但在期末提取坏账准备前,"坏账准备"科目已有贷 方余额 8600 元,即期初贷方余额 3600 元加上收回的已冲销坏账 5000 元,超过了应提坏账准备 数,所以,应冲回多提坏账准备 4700 元。 借:坏账准备 4700 贷:管理费用 4700 (2)账龄分析法:其原理与余额百分比法一致,是余额百分比法的具体化。 例 9:某企业 1998 年 12 月 31 日应收账款账龄及估计坏账损失如表 2-1 表 2-1 应收账款账龄 应收账款金额 估计损失(%) 估计损失金额 未至期 30000 0.5 150 过期 1 个月 20000 1 200 过期 2 个月 15000 2 300 过期 3 个月 10000 3 3000 过期 3 个月以上 5000 5 250 合计 80000 1200 如表 2-1 所示,企业 1998 年 12 月 31 日"坏账准备"科目的账面金额为 1200 元,企业需要根 据前期"坏账准备"科目的账面余额,计算本期应入账的金额,编制调整分录,予以入账。由于调 整分录的入账金额受调整前账面余额的影响,将会出现两种情况: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