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④地二分二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可知,其夏至日时正午太阳高度为0°,说明 其位于南极圈。所以昼夜平分的是②,昼夜变化最大的是④,四季变化最明显的是 ①,纬度由高到低排序是④①③②。第(2)题,从图乙中可以看出,B线一年四季昼 夜平分,位于赤道,对应②地:而A线在冬至时出现极昼,在夏至日时出现极夜,所以 位于南极圈,对应④地。第(3)题,11月中旬,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继续向南回 归线移动,③地位于北回归线,所以此时昼短夜长,两个月内昼先继续变短,到冬至 日时变得最短,随后又开始变长,夜是先继续变长,到冬至日变得最长,随后又开始 变短。 24.(16分)下图中EF为昏线。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EN 66°34 35°W (1)在图中用斜线画出夜半球。此时北半球的节气是 ,地球公转速度 较 (2)此时北京时间为 时,国际标准时间为 时。 (3)此时我国昼长的分布规律是 地球表面出现 极昼的范围是 (4)此时,西安(34°16N)的正午太阳高度为 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 布规律是 太阳直射点所在 的地理坐标是 (纬度)、 (经度)。 答案:(1)画图略(EF的右侧为夜半球)。 冬至快 (2)179 (3)由南向北昼长越来越短南极圈及其以南的地区 (4)32°18'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23°26'S45°E 解析:第(1)题,EF为昏线,说明图中E℉的右侧为夜半球,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 极夜,因此北半球的节气为冬至:此时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位置靠近近日,点,故公转 速度较快。第(2)题,读图可知,135°W(西九区)为0时,北京时间比西九区早17 时,国际标准时间比西九区早9时。第(3)题,冬至日我国越往北白昼越短,南极圈 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昼。第(4)题,西安的正午太阳高度为90°- (34°16+23°26=32°18:冬至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方递 减。此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太阳直射经线的地方时为12时,图中135°W为0 时,故12时经线为45°E。根据④地二分二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可知,其夏至日时正午太阳高度为 0°,说明 其位于南极圈。所以昼夜平分的是②,昼夜变化最大的是④,四季变化最明显的是 ①,纬度由高到低排序是④①③②。第(2)题,从图乙中可以看出,B 线一年四季昼 夜平分,位于赤道,对应②地;而 A 线在冬至时出现极昼,在夏至日时出现极夜,所以 位于南极圈,对应④地。第(3)题,11 月中旬,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继续向南回 归线移动,③地位于北回归线,所以此时昼短夜长,两个月内昼先继续变短,到冬至 日时变得最短,随后又开始变长,夜是先继续变长,到冬至日变得最长,随后又开始 变短。 24.(16 分)下图中 EF 为昏线。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在图中用斜线画出夜半球。此时北半球的节气是 ,地球公转速度 较 。 (2)此时北京时间为 时,国际标准时间为 时。 (3)此时我国昼长的分布规律是 ,地球表面出现 极昼的范围是 。 (4)此时,西安(34°16'N)的正午太阳高度为 ,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 布规律是 ,太阳直射点所在 的地理坐标是 (纬度)、 (经度)。 答案:(1)画图略(EF 的右侧为夜半球)。 冬至 快 (2)17 9 (3)由南向北昼长越来越短 南极圈及其以南的地区 (4)32°18' 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23°26'S 45°E 解析:第(1)题,EF 为昏线,说明图中 EF 的右侧为夜半球,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 极夜,因此北半球的节气为冬至;此时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位置靠近近日点,故公转 速度较快。第(2)题,读图可知,135°W(西九区)为 0 时,北京时间比西九区早 17 时,国际标准时间比西九区早 9 时。第(3)题,冬至日我国越往北白昼越短,南极圈 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昼。第(4)题,西安的正午太阳高度为 90°- (34°16'+23°26')=32°18';冬至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方递 减。此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太阳直射经线的地方时为 12 时,图中 135°W 为 0 时,故 12 时经线为 45°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