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教学过程 批注 pH=pK9±1 pOH=K9±1 一一板书,要求 这一变化范围称为缓冲溶液的缓冲范围。 记忆 5.4.4缓冲溶液的选择和配制 配制H确定的缓冲溶液时,为了使其缓冲能力比较强,应该尽可能地使缓冲对的浓 一一要求掌握 度比接近1:1,此时pH≈pM,pOH≈p?。所以要选择p(或pg)等于或接近所 缓冲对的选择 要求的pH(或pOH)的弱酸(或弱碱)及其盐作缓冲对。 5.4.5缓冲溶液的生物学意义 第五节酸碱质子理论 质子理论认为:凡是能给出质子(H的物质都是酸:凡是能结合质子(H)的物质都 一一板书 是碱。 酸与碱的这种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关系称为酸碱的共轭关系,彼此称为共轭酸、共轭 碱。例如,HAc是Ac的共轭酸,而Ac又是HAc的共轭碱。 ·一强调掌握 注意:共轭酸碱只差一个质子。 三.小结:(3分钟) (1)缓冲溶液的组成和作用机理: (2)缓冲溶液pH的有关计算: (3)缓冲溶液的缓冲容量和范围,掌握其配置原则和方法: (4)酸碱质子理论。 四.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主板 副板 第四节缓冲溶液 5.4.1缓冲溶液和缓冲作用 HAc H+Ac 5.4.2缓冲溶液的pH HAc Ht Ac- 平衡浓度/mol-dm3 Ca-x cs+x x/c0-k9x Cu Cs Ceg(H")=x PH=p K9-lg Ca 同理,对于弱碱及其盐组成的缓冲溶液的pH计算公式为: POH-p K-lg,DH=14-(p A-1g) C 5.4.3缓冲容量及缓冲范围 pH=pK9±1 pOH=K8±1 5.4.4缓冲溶液的选择和配制 第五节酸碱质子理论教 学 过 程 批 注 pH = p K θ a ±1 pOH = K θ b ±1 这一变化范围称为缓冲溶液的缓冲范围。 5.4.4 缓冲溶液的选择和配制 配制 pH 确定的缓冲溶液时,为了使其缓冲能力比较强,应该尽可能地使缓冲对的浓 度比接近 1﹕1,此时 pH≈pK θ a ,pOH≈pK θ b 。所以要选择 p K θ a (或 pK θ b )等于或接近所 要求的 pH(或 pOH)的弱酸(或弱碱)及其盐作缓冲对。 5.4.5 缓冲溶液的生物学意义 第五节 酸碱质子理论 质子理论认为:凡是能给出质子(H+ )的物质都是酸;凡是能结合质子(H+ )的物质都 是碱。 酸与碱的这种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关系称为酸碱的共轭关系,彼此称为共轭酸、共轭 碱。例如,HAc 是 Ac-的共轭酸,而 Ac-又是 HAc 的共轭碱。 注意:共轭酸碱只差一个质子。 三.小结:(3 分钟) (1)缓冲溶液的组成和作用机理; (2)缓冲溶液 pH 的有关计算; (3)缓冲溶液的缓冲容量和范围,掌握其配置原则和方法; (4)酸碱质子理论。 四.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主板 副板 第四节 缓冲溶液 5.4.1 缓冲溶液和缓冲作用 HAc = H+ + Ac- 5.4.2 缓冲溶液的 pH HAc H+ + Ac- 平衡浓度/mol∙dm-3 ca-x x cs+ x θ x / c = K θ a  s a c c ceq(H+ )= x pH = p K θ a -lg s a c c 同理,对于弱碱及其盐组成的缓冲溶液的 pH 计算公式为: pOH = p K θ b -lg s b c c ,pH=14-(p K θ b -lg s b c c ) 5.4.3 缓冲容量及缓冲范围 pH = p K θ a ±1 pOH = K θ b ±1 5.4.4 缓冲溶液的选择和配制 第五节 酸碱质子理论 ――板书,要求 记忆 ― ― 要求 掌 握 缓冲对的选择 ――板书 ――强调掌握
<<向上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