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产过程中,地下矿井可引起放酸、塌陷等。露天煤矿需要认真修整,否则将使土地无法复耕。 燃煤过程会向大气中散发二氧化硫、氧化氮、痕量元素(如砷、镉、汞、铅、氟、铍等)和 二氧化碳;向水中排热和排毒以及煤渣处理问题等等。[) 旦污染物质排入大气,其污染程度和范围受大气中风和湍流、大气稳定度、降水强度 等的影响,还影响全球气候。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全球气温变暖和臭氧层破坏。 首先,由于化石能源消费数量的不断增长,向大气中排放燃料的燃烧产物而使地球的热平 衡发生变化,尤其是化石燃料燃烧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的不断增加而引起的“温室效应”, 己使地球表面的温度在不断升高,海平面在上升,冰川在消融,极地在缩小,主要农区在转 移。煤炭直接燃烧所排放的CO2,是最主要的人为的温室气体,这种人为的CO2排放量的3引 4是由化石燃料生产和使用造成的。人们将长期关注全球CO2的排放量及其对温室效应的影 响,目前较一致的看法是,温室气体增加一倍,将使地表平均气温上升1.5°C24.5°C,热带 气温增加较少,而高纬地区增温较多。这种气候变化足以明显地改变世界上大部分地区的 降雨格局和气温模式,对农业和林业产生重要影响。 1.2目前利用生物技术发展新能源的现状 进入21世纪以来,生物能源开发己成世界潮流,初步形成欧盟、美洲以及以中国、印度为 代表的发展中国家等三大区域类型]。欧盟主要以生物柴油和生物乙醇的开发利用为主,所 用的原料为己深度精制的双低菜籽油、大豆油等精制原料,开发方向正由以能源作物为原料 的第一代技术转向以植物炼制为特色的第二代技术。 目前,美国主要是利用大豆油生产生物柴油,利用玉米生产生物乙醇。利用现代生物技 术改造的“工程微藻”生产生物柴油和开发纤维素乙醇是目前正在研发的2个新方向:巴西 主要以甘蔗为原料生产乙醇。 在能源植物的开发方面,中国以甜高粱、木薯、黄连木、麻风树、传统含糖作物及作物 秸秆为主要研发对象,而印度以甘蔗渣、麻风树、甜高粱为主要对象。此外,亚洲的日本,非 洲的马里、塞内加尔等国也己着手开发生物能源。总之,尽管一些国家如拉美的委内瑞拉、 古巴等出于石油资源优势或政治因素,对生物能源开发持反对态度,但从总体而言,全球性 生物能源研发及利用的热潮已经形成。面对持续震荡的世界能源市场,发展生物燃料早已成 为世界各能源消费大国缓解“能源危机”的重要措施。 中国作为能源消费和进口大国,也十分重视生物能源的开发,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在农 村推广沼气,并收到良好效果。21世纪初国家又决定发展燃料乙醇,先后在东北、华中和华产过程中,地下矿井可引起放酸、塌陷等。露天煤矿需要认真修整, 否则将使土地无法复耕。 燃煤过程会向大气中散发二氧化硫、氧化氮、痕量元素(如砷、镉、汞、铅、氟、铍等) 和 二氧化碳;向水中排热和排毒以及煤渣处理问题等等。[3] 一旦污染物质排入大气, 其污染程度和范围受大气中风和湍流、大气稳定度、降水强度 等的影响,还影响全球气候。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全球气温变暖和臭氧层破坏。 首先,由于化石能源消费数量的不断增长,向大气中排放燃料的燃烧产物而使地球的热平 衡发生变化, 尤其是化石燃料燃烧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的不断增加而引起的“温室效应”, 已使地球表面的温度在不断升高, 海平面在上升, 冰川在消融, 极地在缩小, 主要农区在转 移。煤炭直接燃烧所排放的CO2 , 是最主要的人为的温室气体, 这种人为的CO2排放量的3/ 4是由化石燃料生产和使用造成的。人们将长期关注全球CO2 的排放量及其对温室效应的影 响, 目前较一致的看法是,温室气体增加一倍,将使地表平均气温上升1. 5°C24. 5°C , 热带 气温增加较少, 而高纬地区增温较多。[4]这种气候变化足以明显地改变世界上大部分地区的 降雨格局和气温模式, 对农业和林业产生重要影响。 1.2 目前利用生物技术发展新能源的现状 进入21世纪以来,生物能源开发已成世界潮流, 初步形成欧盟、美洲以及以中国、印度为 代表的发展中国家等三大区域类型[ 8 ] 。欧盟主要以生物柴油和生物乙醇的开发利用为主, 所 用的原料为已深度精制的双低菜籽油、大豆油等精制原料, 开发方向正由以能源作物为原料 的第一代技术转向以植物炼制为特色的第二代技术。 目前, 美国主要是利用大豆油生产生物柴油, 利用玉米生产生物乙醇。利用现代生物技 术改造的“工程微藻”生产生物柴油和开发纤维素乙醇是目前正在研发的2个新方向; 巴西 主要以甘蔗为原料生产乙醇。 在能源植物的开发方面, 中国以甜高粱、木薯、黄连木、麻风树、传统含糖作物及作物 秸秆为主要研发对象; 而印度以甘蔗渣、麻风树、甜高粱为主要对象。此外, 亚洲的日本, 非 洲的马里、塞内加尔等国也已着手开发生物能源。总之, 尽管一些国家如拉美的委内瑞拉、 古巴等出于石油资源优势或政治因素, 对生物能源开发持反对态度, 但从总体而言, 全球性 生物能源研发及利用的热潮已经形成。面对持续震荡的世界能源市场, 发展生物燃料早已成 为世界各能源消费大国缓解“能源危机”的重要措施。 中国作为能源消费和进口大国, 也十分重视生物能源的开发, 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在农 村推广沼气, 并收到良好效果。21 世纪初国家又决定发展燃料乙醇,先后在东北、华中和华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