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三层交换机 VLAN 端 IP地址 子网掩码 VLAN 10 Gl/1/3(27) 172.16.102 255255.255252 VLAN 20 Gl/l/4(28) 172.16.20.2 55.255.255.252 VLAN I El/O/l-E1/024 172.16.50.10 255.255.255.0 VLAN 10 Gl/l/3(27) 172.1640.2 255.255.255.252 VLAN 20 Gl/14(28) 172.16.30.2 55255.255.252 VLAN I El/O/1—E1/0/24 172.1660.10 255.255.255.0 VLAN 1是交换机的默认ⅥLAN,不可删除,缺省情况下交换机的所有端口均属于 VLAN 1 表4-3各PC的IP地址、子网掩码和端口连线 端口连线 IP地址 子网掩码 PCI R2: E1/0/1 1721650125553 172.16.50.10 R2:E1/0/5 172.16.502 255.255.255.0 172.16.50.10 PC3 R4:E/O/1 1721601252552553917216010 5.实验相关命令(以R2为例) IR2 Vlan 10 R2-vlan10) port GigabitEthernet 1/1/3 R2] interface Vlan-interface 10 R2-Vlan-interfacel0] ip address 172.16.10.2 255. 255. 255. 252 R2] rip IR2-rip-l version 2 ∥使用RIP版本2(缺省情况下使用RIP版本1) R2-rip-l]undo summary ∥不进行路由聚合(缺省情况下进行路由聚合) R2-rip-1]network172 16 10.0 ∥配置与路由器直连的网络地址(不需要子网掩码) R2 display ip routing-table 路由器配置要点:(1)在接口视图下配置接口IP地址;(2)在系统视图下启用路由协议 (3)在协议视图下配置与路由器各个接口直接相连的网络地址;(4)显示路由表。 三层交换机用作路由器时配置要点:(1)在系统视图下创建VLAN:(2)在VLAN视图下将相 应端口加入VLAN;(3)在系统视图下进入VLAN接口视图,并在ⅥLAN接口视图下配置ⅤLAN接口 IP地址;(4)在协议视图下配置与三层交换机各VLAN直接相连的网络地址:(5)显示路由表。 44.6路由协议OSPF配置 1.OSPF协议的基本特点 OSPF( Open Shortest Path First,开放最短路径优先)最主要的特征就是使用分布式的链路状态 协议( link state protocol),而不是像RP那样使用距离向量协议( distance vector protocol)。与RIP 协议相比,OSPF有三点重要不同 (1)路由器通过使用洪泛法( flooding)向本自治系统(AS, autonomous systen)中的所用路 由器发送路由信息。RIP协议只是向自己相邻的几个路由器发送路由信息。(自治系统是指由在单 的技术管理下的一组路由器所组成的一个互连网络) (2)发送的信息是与本路由器相邻的所有路由器的链路状态。所谓“链路状态”就是说明本路 由器都与哪些路由器相邻,以及该链路的“度量( metrIc)”。OSPF将“度量”用来表示费用、距 离、时延、带宽等。对于RIP协议,发送的信息是:“到所有网络的距离和下一跳路由”。 (3)只有当链路状态发生变化时,一个路由器才使用洪泛法向其它所有的路由器发送链路状态 信息,而不像RIP协议那样,不管网络拓扑有无发生变化,路由器之间都要定期交换路由表的信息。 2.OSPF的5种分组类型 OSPF共用5种分组类型,如表4-4所示。 3.使用路由协议OSPF的实验环境构建三层交换机 VLAN 端口 IP地址 子网掩码 R2 VLAN 10 G1/1/3(27) 172.16.10.2 255.255.255.252 VLAN 20 G1/1/4(28) 172.16.20.2 255.255.255.252 VLAN 1 E1/0/1-E1/0/24 172.16.50.10 255.255.255.0 R4 VLAN 10 G1/1/3(27) 172.16.40.2 255.255.255.252 VLAN 20 G1/1/4(28) 172.16.30.2 255.255.255.252 VLAN 1 E1/0/1-E1/0/24 172.16.60.10 255.255.255.0 注:VLAN 1是交换机的默认VLAN,不可删除,缺省情况下交换机的所有端口均属于VLAN 1。 表4-3 各PC的IP地址、子网掩码和端口连线 PC 端口连线 IP地址 子网掩码 网关地址 PC1 R2:E1/0/1 172.16.50.1 255.255.255.0 172.16.50.10 PC2 R2:E1/0/5 172.16.50.2 255.255.255.0 172.16.50.10 PC3 R4:E1/0/1 172.16.60.1 255.255.255.0 172.16.60.10 5.实验相关命令(以R2为例) [R2] vlan 10 [R2-vlan10] port GigabitEthernet 1/1/3 [R2] interface Vlan-interface 10 [R2-Vlan-interface10] ip address 172.16.10.2 255.255.255.252 [R2] rip [R2-rip-1] version 2 //使用RIP版本2(缺省情况下使用RIP版本1) [R2-rip-1] undo summary //不进行路由聚合(缺省情况下进行路由聚合) [R2-rip-1] network172.16.10.0 //配置与路由器直连的网络地址(不需要子网掩码) [R2] display ip routing-table 路由器配置要点:(1)在接口视图下配置接口IP地址;(2)在系统视图下启用路由协议; (3)在协议视图下配置与路由器各个接口直接相连的网络地址;(4)显示路由表。 三层交换机用作路由器时配置要点:(1)在系统视图下创建VLAN;(2)在VLAN视图下将相 应端口加入VLAN;(3)在系统视图下进入VLAN接口视图,并在VLAN接口视图下配置VLAN接口 IP地址;(4)在协议视图下配置与三层交换机各VLAN直接相连的网络地址;(5)显示路由表。 4.4.6 路由协议OSPF配置 1.OSPF协议的基本特点 OSPF(Open Shortest Path First,开放最短路径优先)最主要的特征就是使用分布式的链路状态 协议(link state protocol),而不是像RIP那样使用距离向量协议(distance vector protocol)。与RIP 协议相比,OSPF有三点重要不同: (1)路由器通过使用洪泛法(flooding)向本自治系统(AS,autonomous system)中的所用路 由器发送路由信息。RIP协议只是向自己相邻的几个路由器发送路由信息。(自治系统是指由在单一 的技术管理下的一组路由器所组成的一个互连网络) (2)发送的信息是与本路由器相邻的所有路由器的链路状态。所谓“链路状态”就是说明本路 由器都与哪些路由器相邻,以及该链路的“度量(metric)”。OSPF将“度量”用来表示费用、距 离、时延、带宽等。对于RIP协议,发送的信息是:“到所有网络的距离和下一跳路由”。 (3)只有当链路状态发生变化时,一个路由器才使用洪泛法向其它所有的路由器发送链路状态 信息,而不像RIP协议那样,不管网络拓扑有无发生变化,路由器之间都要定期交换路由表的信息。 2.OSPF的5种分组类型 OSPF共用5种分组类型,如表4-4所示。 3.使用路由协议OSPF的实验环境构建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