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邵剑华:颗粒粒径对流态化还原铁矿粉黏结失流的影响 ·1281· b (e 图10矿粉颗粒间不同凝聚类型的示意图.(a)S颗粒聚集:(b)M颗粒絮凝:()M颗粒团聚 Fig.10 Sketch map of different types of cohesion between particles in iron ore fines:(a)gathering:(b)flocculation:(e)reuniting 此类颗粒间的聚集强度不高,黏结失流的发生对 链0-)(颗粒链)和气路管道,并且所有颗粒在床内达 颗粒粒径、颗粒间距和温度的依赖性较大. 到平衡.如是M颗粒将维持这种平衡,但对于L颗粒, (2)M颗粒.此类颗粒在一定温度下还原至一定 因颗粒重力增大,颗粒动能也随之增大同时,与颗粒 程度后会发生黏结失流.根据前期实验研究表明:铁 轴线方向有一定夹角的剪应力,超过由铁晶体联接桥 矿粉流态化还原析出金属铁之前,颗粒皆为无黏性的 所产生的极限应力和相互耦合的颗粒间摩擦力时,颗 散体,在气体曳力作用下范德华力、静电力等黏附力都 粒会沿着这些平面发生蠕移、跃移或悬移.当接触表 无法将颗粒团聚:还原至金属铁析出并沉积于颗粒表 面产生相对运动时,凹凸不平的表面会被推开,使接触 面时,在颗粒间易形成黏结桥,产生较强的固体桥联 表面间距增大,相应的这些表面作用力会急剧减小,同 力四将颗粒链接一起.相对于颗粒间的范德华力、静 时机械啮合作用也因接触距离的增大而减小.床内的 电力等其他内聚力,固体桥联力是一种很强的固体间 部分颗粒链因发生“雪崩”或“坍塌”现象而断裂.此 的结合力图: 时,还会破坏气流管道改变气流分布,减少沿着管道吹 Fh=TrC体 (4) 走的气量,使气流对颗粒的曳力增大,进一步破坏平 式中:r,为颗粒联接处金属铁最窄部分的半径,m:C 衡,使床内颗粒很快恢复流化.恢复流态化还原的颗 为颗粒联接处铁晶体的强度,Pa. 粒表面析出更多的金属铁(如图9所示),使其表面黏 前期研究表明,还原气种类不同,导致颗粒黏结 性继续增大·当滑动力小于内摩擦力和黏聚力之和 的铁晶体形态也不同.C0还原后表面长出大量铁晶 时,颗粒重新达到静态平衡,如此往复.同时也表现出 须将颗粒粘连或勾连在一起,颗粒凝聚表现出 反复失流期时床层压降的剧烈波动(如图2所示). 图10(b)所示的絮凝:H2还原后颗粒表面铁晶体多位 Turkdogan和Vinters四曾研究发现,在颗粒新析 瘤状(金属化率更高时致密地分布于颗粒表面),此时 出的金属铁催化作用下,H2一C0气氛内易发生析碳 颗粒的凝聚表现出图10(c)所示的团聚.当在流化气 反应: 体的曳力作用或颗粒本身重力作用下也无法将其离散 开时,团聚颗粒迅速蔓延,直至整个流化床出现黏结 2C0(® (Fe) Ca+C020: (Fe) 失流. H2o+C0o一 C6+H,0®· 此类颗粒间的凝聚强度较高,黏结失流的发生对 随着流化还原时间的延长,新析出的石墨C附着 流化床内气氛性质、还原气种类和温度的依赖性较大. 于颗粒表面也起一定的隔离作用.同时部分新沉积的 (3)L颗粒.此类颗粒能在较高的金属化率时仍 Fe与部分C发生反应 不发生黏结失流,但在还原过程的不同阶段颗粒间的 3Fe +C=Fe,C, 黏结行为有所不同.为此可将还原过程分为三大阶段 导致外层的Fe被消耗生成了黏性较弱的Fe,C (如图11所示): (图7(b)所示),进一步降低颗粒表面黏性.因此,这 第一阶段,从图2所示的床层压降变化也可看出, 阶段床内表现的较为复杂,有多个化学反应进行,使颗 当还原时间与M颗粒失流相近时,床层压降有一定程 粒黏性不仅有增大的动力也有减小的因素,从而颗粒 度的降低,说明此时有部分颗粒已经发生了黏结.实 状态既有短时间的静态平衡也有平衡破坏后的流化. 验中通过视窗发现床层出现短暂失流,故此阶段可定 第三阶段:经历失流和流化多次反复后,在第二阶 义为失流初期,其黏结机理与M颗粒一致 段末期颗粒的表面黏性会有一峰值,此后颗粒表面黏 第二阶段,L颗粒开始出现短暂失流后又会立即 性再逐渐减小.实验中通过视窗可发现颗粒又能像第 自我恢复流化,并且会多次反复,床层压降也出现较大 一阶段一样正常流化,床层压降逐渐稳定,故此阶段可 幅度的频繁波动,故此阶段可定义为“反复失流期” 认为是流化恢复期. 由于失流瞬间床内颗粒形成许多不同方向的力 由于C0的析碳反应需要金属铁作为催化剂,使邵剑华: 颗粒粒径对流态化还原铁矿粉黏结失流的影响 图 10 矿粉颗粒间不同凝聚类型的示意图. ( a) S 颗粒聚集; ( b) M 颗粒絮凝; ( c) M 颗粒团聚 Fig. 10 Sketch map of different types of cohesion between particles in iron ore fines: ( a) gathering; ( b) flocculation; ( c) reuniting 此类颗粒间的聚集强度不高,黏结失流的发生对 颗粒粒径、颗粒间距和温度的依赖性较大. ( 2) M 颗粒. 此类颗粒在一定温度下还原至一定 程度后会发生黏结失流. 根据前期实验研究表明: 铁 矿粉流态化还原析出金属铁之前,颗粒皆为无黏性的 散体,在气体曳力作用下范德华力、静电力等黏附力都 无法将颗粒团聚; 还原至金属铁析出并沉积于颗粒表 面时,在颗粒间易形成黏结桥,产生较强的固体桥联 力[19]将颗粒链接一起. 相对于颗粒间的范德华力、静 电力等其他内聚力,固体桥联力是一种很强的固体间 的结合力[18]: Fsb = πr 2 nCrb . ( 4) 式中: rn为颗粒联接处金属铁最窄部分的半径,m; Crb 为颗粒联接处铁晶体的强度,Pa. 前期研究[7]表明,还原气种类不同,导致颗粒黏结 的铁晶体形态也不同. CO 还原后表面长出大量铁晶 须将颗粒粘连或勾连在 一 起,颗 粒 凝 聚 表 现 出 图 10( b) 所示的絮凝; H2还原后颗粒表面铁晶体多位 瘤状( 金属化率更高时致密地分布于颗粒表面) ,此时 颗粒的凝聚表现出图 10( c) 所示的团聚. 当在流化气 体的曳力作用或颗粒本身重力作用下也无法将其离散 开时,团聚颗粒迅速蔓延,直至整个流化床出现黏结 失流. 此类颗粒间的凝聚强度较高,黏结失流的发生对 流化床内气氛性质、还原气种类和温度的依赖性较大. ( 3) L 颗粒. 此类颗粒能在较高的金属化率时仍 不发生黏结失流,但在还原过程的不同阶段颗粒间的 黏结行为有所不同. 为此可将还原过程分为三大阶段 ( 如图 11 所示) : 第一阶段,从图 2 所示的床层压降变化也可看出, 当还原时间与 M 颗粒失流相近时,床层压降有一定程 度的降低,说明此时有部分颗粒已经发生了黏结. 实 验中通过视窗发现床层出现短暂失流,故此阶段可定 义为失流初期,其黏结机理与 M 颗粒一致. 第二阶段,L 颗粒开始出现短暂失流后又会立即 自我恢复流化,并且会多次反复,床层压降也出现较大 幅度的频繁波动,故此阶段可定义为“反复失流期”. 由于 失 流 瞬 间 床 内 颗 粒 形 成 许 多 不同方向的力 链[20--21]( 颗粒链) 和气路管道,并且所有颗粒在床内达 到平衡. 如是 M 颗粒将维持这种平衡,但对于 L 颗粒, 因颗粒重力增大,颗粒动能也随之增大. 同时,与颗粒 轴线方向有一定夹角的剪应力,超过由铁晶体联接桥 所产生的极限应力和相互耦合的颗粒间摩擦力时,颗 粒会沿着这些平面发生蠕移、跃移或悬移. 当接触表 面产生相对运动时,凹凸不平的表面会被推开,使接触 表面间距增大,相应的这些表面作用力会急剧减小,同 时机械啮合作用也因接触距离的增大而减小. 床内的 部分颗粒链因发生“雪崩”或“坍塌”现象而断裂. 此 时,还会破坏气流管道改变气流分布,减少沿着管道吹 走的气量,使气流对颗粒的曳力增大,进一步破坏平 衡,使床内颗粒很快恢复流化. 恢复流态化还原的颗 粒表面析出更多的金属铁( 如图 9 所示) ,使其表面黏 性继续增大. 当滑动力小于内摩擦力和黏聚力之和 时,颗粒重新达到静态平衡,如此往复. 同时也表现出 反复失流期时床层压降的剧烈波动( 如图 2 所示) . Turkdogan 和 Vinters [22] 曾研究发现,在颗粒新析 出的金属铁催化作用下,H2--CO 气氛内易发生析碳 反应: 2CO( g) ( Fe → ) C( s) + CO2( g) ; H2( g) + CO( g) ( Fe → ) C( s) + H2O( g) . 随着流化还原时间的延长,新析出的石墨 C 附着 于颗粒表面也起一定的隔离作用. 同时部分新沉积的 Fe 与部分 C 发生反应 3Fe + C Fe3C, 导致 外 层 的 Fe 被 消 耗 生 成 了 黏 性 较 弱 的 Fe3C ( 图 7( b) 所示) ,进一步降低颗粒表面黏性. 因此,这 阶段床内表现的较为复杂,有多个化学反应进行,使颗 粒黏性不仅有增大的动力也有减小的因素,从而颗粒 状态既有短时间的静态平衡也有平衡破坏后的流化. 第三阶段: 经历失流和流化多次反复后,在第二阶 段末期颗粒的表面黏性会有一峰值,此后颗粒表面黏 性再逐渐减小. 实验中通过视窗可发现颗粒又能像第 一阶段一样正常流化,床层压降逐渐稳定,故此阶段可 认为是流化恢复期. 由于 CO 的析碳反应需要金属铁作为催化剂,使 ·1281·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