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1875年,世界上第一座火电厂在巴黎北火车站建成:1879年,美国旧金山 电厂建成并开始出售电力。从19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具有工业规模的发电 的建设,电能开始得到大规模利用。1882年,爱迪生建成世界上第一座具有工业 意义的发电厂一一纽约市珍珠街发电厂,装有6台共900p0的直流发电机,并 米 通过110V电缆,为6200盏白炽灯供电,最大送电距离为1.6km。到1913年, 全世界的年发电量已达500亿kWh。电力工业作为独立的工业部门,进入人类的 生产活动领域。 由于电以光速传输,电能难以大量存储,电力的生产与消费必须同时完成, 因此必须在发电厂和用户之间建设输电线路以实现电能的传输。1873年,法国的 弗泰内在维也纳国际博览会上,首次进行了远距离电能输送技术的试验。1874 年,俄国的皮罗茨基建立了输送功率为4.5kW的直流输电线路,并于1876年将 低压直流电沿铁路轨道输送了3.6km。1882年,法国物理学家德普勒完成了有史 以来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远距离直流输电试验,他通过长度57km的电报线(直 径为4.5mm的钢线),以1500~2000V电压,将安装在米斯巴赫煤矿的直流发电 机发出的电能,输送到慕尼黑明兴国际博览会,为1台驱动装饰喷泉水泵的电动 机供电。19世纪80年代以后,交流输电开始走上历史舞台。1886年,威斯汀豪 斯在美国麻省进行了电压为3kV、距离为1,2km的交流输电示范演示:同年,在 意大利的塞奇建成电压为2kV、长度为17英里©的交流输电线路。1888年,俄国 的多布罗沃斯基提出三相交流制,效率较高的三相异步电机随之问世,交流输电 的优越性逐渐显现。1891年,由劳芬至明兴河畔的世界上第一条三相交流高压输 电线路一法兰克福线路在德国投入运行,总长175km,电压为15.2kV。进入 20世纪以后,交流输电的优越性更加明显,特别是直流发电机被三相交流发电机 取代后,采用直流电源和负荷串联方式的直流输电很快被交流输电所取代。直到 20世纪50年代,大功率汞弧阀问世,采用交直流换流方式的直流输电技术才再 次得到工程应用。至20世纪六七十年代,电力电子技术和微电子技术迅速发展, 并在直流输电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促使直流输电技术得到较快发展。 人类最早建设发电厂的目的在于照明,电厂安装直流发电机,直接为串联弧 光灯供电,供电半径仅为1~2km。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10年里,电动机 01hp=735.5W。 1英里=1609.3m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