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改赐“新匈奴单于章”:将西域诸国王一律改为侯等。这样引起了西域各国的普 遍不满,恶化了汉与匈奴之间的关系。王莽的统治结束,给了匈奴重新统治西域 的机会 公元25年,刘秀建立了东汉政权。随着东汉政权自身的消长,对西域的统 治也时紧时松。东汉政府刚建立初期,国力不济,无暇西顾,西域各国屈服于匈 奴。到了汉明帝时期,经济得到了复苏,社会趋于稳定,决定“遵武帝故事,击 匈奴,通西域。@”(《后汉书》卷23《窦固传》)与此同时,匈奴的统治阶级也 发生了分裂,于公元48年分为南匈奴和北匈奴。至60年代中期,北匈奴又开始 侵扰内地,致使河西一带,“城门尽闭”,于是东汉政府将反对北匈奴的斗争与统 一西域结合起来。 公元74年,汉明帝派四路大军出击北匈奴,班超在南道,进军都善、于闻、 疏勒,打击匈奴,同时东汉政府派窦固等出兵车师等地,第二年,东汉政府在设 立都护和戊、己校尉,从而恢复了汉朝对西域的统治。可是西域对北匈奴来说具 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所以并不会就此放弃。于是策划攻杀西域都护,可是刚刚即 位的汉章帝,命令撤回戊、己校尉,命班超回朝,放弃对西域的统治。在西域人 民的挽留下,班超并没有离开西域,而是和西域人民一道共同抗击匈奴,并上书 汉章帝,给予增援,主张统一西域。在班超的率领下,至公元91年,打击北匈 奴取得了巨大的胜利,迫使北匈奴逐渐向欧洲迁徙。同年东汉政府命班超为都护, 府治设龟兹,于是东汉又重新统一西域。 公元102年,班超因年老体弱回到了洛阳,西域都护由任尚继任。任尚行事 不利,不得人心,公元106年西域诸国发生叛乱。再加上当时准备去镇压西域叛 乱的羌族士兵发生起义,阻断了与西域的联系。东汉政府再次被迫辙销西域都护。 于是北匈奴的残余势力乘机再次卷土重来。羌族人民起义被镇压下去后,东汉政 府于公元123年派班超的儿子班勇出使西域,经过四年的斗争,基本上统一了西 域。公元137年敦煌太守裴岑率军诛杀北匈奴呼衍王,至此北匈奴的势力受到了 沉重的打击。从此,北匈奴的基本上退出历史的系舞台。 汉朝对西域的统治,大大加强了西域与祖国内地的联系,自此以后,新疆成 了东西方政治联系和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丝绸之路就是影响古今的历史明证。 西汉时期,丝绸之路有南北中三条干线。南道从阳关西行,至都善(今若羌一带), 。《后汉书》卷23《窦圆传》 改赐“新匈奴单于章”;将西域诸国王一律改为侯等。这样引起了西域各国的普 遍不满,恶化了汉与匈奴之间的关系。王莽的统治结束,给了匈奴重新统治西域 的机会。 公元 25 年,刘秀建立了东汉政权。随着东汉政权自身的消长,对西域的统 治也时紧时松。东汉政府刚建立初期,国力不济,无暇西顾,西域各国屈服于匈 奴。到了汉明帝时期,经济得到了复苏,社会趋于稳定,决定“遵武帝故事,击 匈奴,通西域。⑥”(《后汉书》卷 23《窦固传》)与此同时,匈奴的统治阶级也 发生了分裂,于公元 48 年分为南匈奴和北匈奴。至 60 年代中期,北匈奴又开始 侵扰内地,致使河西一带,“城门尽闭”,于是东汉政府将反对北匈奴的斗争与统 一西域结合起来。 公元 74 年,汉明帝派四路大军出击北匈奴,班超在南道,进军鄯善、于阗、 疏勒,打击匈奴,同时东汉政府派窦固等出兵车师等地,第二年,东汉政府在设 立都护和戊、己校尉,从而恢复了汉朝对西域的统治。可是西域对北匈奴来说具 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所以并不会就此放弃。于是策划攻杀西域都护,可是刚刚即 位的汉章帝,命令撤回戊、己校尉,命班超回朝,放弃对西域的统治。在西域人 民的挽留下,班超并没有离开西域,而是和西域人民一道共同抗击匈奴,并上书 汉章帝,给予增援,主张统一西域。在班超的率领下,至公元 91 年,打击北匈 奴取得了巨大的胜利,迫使北匈奴逐渐向欧洲迁徙。同年东汉政府命班超为都护, 府治设龟兹,于是东汉又重新统一西域。 公元 102 年,班超因年老体弱回到了洛阳,西域都护由任尚继任。任尚行事 不利,不得人心,公元 106 年西域诸国发生叛乱。再加上当时准备去镇压西域叛 乱的羌族士兵发生起义,阻断了与西域的联系。东汉政府再次被迫辙销西域都护。 于是北匈奴的残余势力乘机再次卷土重来。羌族人民起义被镇压下去后,东汉政 府于公元 123 年派班超的儿子班勇出使西域,经过四年的斗争,基本上统一了西 域。公元 137 年敦煌太守裴岑率军诛杀北匈奴呼衍王,至此北匈奴的势力受到了 沉重的打击。从此,北匈奴的基本上退出历史的系舞台。 汉朝对西域的统治,大大加强了西域与祖国内地的联系,自此以后,新疆成 了东西方政治联系和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丝绸之路就是影响古今的历史明证。 西汉时期,丝绸之路有南北中三条干线。南道从阳关西行,至鄯善(今若羌一带), ⑥ 《后汉书》卷 23《窦固传》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