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从碉易》二重性质谈《易》是古代管理学 51 然后知王治之象,故画州土,建君臣,立律历,陈成败,以视贤者,名之曰经。贤者见经,然后 知人道之务,则峙》、粥书》、》、偆秋》、吼礼》、泺》是也。锡易》有阴阳,》有五 际,偆秋》有灾异,皆列终始,推得失,考天心,以言王道之安危。(似又书·翼奉传》 京房在《京氏易传》中说 故易所以断天下之理,定之以人伦,而明王道。八卦建五气,立五常,法象乾坤,顺于阴 阳,以正君臣父子之义,故易曰元亨利贞。夫作易所以垂教,教之所被,本被于有无,且易者 包备有无,有吉则有凶,有凶则有吉,生吉凶之义,始于五行,终于八卦,从无入有,见灾于星 辰也……八卦仰观俯察在乎人,隐现灾祥在乎天,考天时,察人事在乎卦 京房在政治生涯中实践了易学,他利用卦气说劝说统治者改革吏制、任用贤能、消除国家管理中的弊 端。他指出:“古帝王以功举贤,则万化成,瑞应著,末世以毁誉取人,故功业废而致灾异,宜令百 官各试其功,灾异可息。”(书·京房传》)当时元帝曾被京房说服,准备实行此法,但后来由于听 信石显等人的谗言,把京房贬到魏任太守。在其赴任途中,连上三封奏折,用卦气说断言元帝,听信 了小人的谗言,决策失误,必将带来灾异,最后警告皇帝:‘邪说虽安于人,天气必变故认可欺,天 不可欺也;愿陛下察焉。”(同上)由此可以看出,在汉代,倜易》卜筮不仅可以预测吉凶,更重要 的是可以参与国家管理,监督和评价管理者行为,这是其他方法所不能取代的 2.经过儒家整理和阐发的倜易》博大精深,它本身即是管理哲学 《易传》提出“经纶” 概念(“屯·象”)。经纶,就是管理的意思。管理的对象是人和物,管理目标是“盛德”和“大业” 完美结合,天与人、人与人的和谐;管理的方法是道德感化(“减咸·彖”)、哩理财正辞”、自我修养 (‘蹇·象”)、经济杠杆(厚下安宅”)、神道设教、明刑敕法”(“噬嗑·象”·象嚀)、崇尚 贤人等;管理原则是整体、中庸、变易、互补和义理兼顾等。《周易》管理性质得到后世学者认同 如庄子说:“诗以道志,书以道事,礼以道行,易以道阴阳,春秋以道名分。”(子·天下》)又如 司马迁说:“惕易》著天地阴阳四时五行,故长于变;吼礼》经纪人伦,故长于行;》记先王之 事,故长于政;》记山川谿谷禽兽草木牝牡雌雄,故长于风;泺》乐所以立,故长于和;舂 秋》辩是非,故长于治人。是故吼礼》以节人,泺》以发和,《书》以道事,》以达意,锡易》 以道化,春秋》以道义。”(使记·太史公自序》)易》内涵阴阳、四时、五行,天道之变化, 无非是立人道。毫无疑问,这里无论庄子还是司马迁,均把婤易》与其他儒家经典一样视为规范 人的行为、处理人与人关系和治理社会的管理学。 正因为如此,倜易》与其他五经成为汉以后的官学,充当了管理国家的理论工具,被称为‘懦儒 术”。议礼、制度、考文皆以经义为尺度。汉以后政治、经济、法律、伦理、天文、历法、音律等制 度皆是以此为基石建立起来。换句话说,中国古代漫长封建社会的各种制度和举措皆可从《周易》 和其他经学理论中找到根据。就政治而言,古代诏书、奏章、文章多以婤易》理论为据,如汉武 帝引惕易》文颁诏书。武帝诏曰:“望见泰一,修天文坛。辛卯夜,若景光十有二明。易曰:先甲 三日,后甲三日。’朕甚念年岁未咸登,饬躬斋戒。丁酉拜况于郊。”(叙书·武帝纪》)刘向在给皇 帝奏章中三次引易》规劝皇帝当消除疑心,分清朝中贤人和小人,若重用贤人,天下贤人则蜂 拥而至为国家尽力。相反,若启用小人,则政治必衰。刘向上封事曰:“原其所以然者,谗邪并进 也。谗邪之所以并进者,由上多疑心…谗邪进则众贤退,群枉盛则正士消。故易有泰否,小人道长 君子道消,君子道消,则政日乱,故为否。否者,闭而乱也。君子道长,小人道消,小人道消,则政 日治,故为泰,泰者通而治也……言守善笃,易》曰:涣汗其大号’,言号令如汗,汗出而不反者 mo1994-2007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edhttp://www.cnki.ner然后知王治之象 , 故画州土 , 建君臣 , 立律历 , 陈成败 , 以视贤者 , 名之曰经。贤者见经 , 然后 知人道之务 , 则 《诗 》、《书 》、《易 》、《春秋 》、《礼 》、《乐 》是也。《易 》有阴阳 , 《诗 》有五 际 , 《春秋 》有灾异 , 皆列终始 , 推得失 , 考天心 , 以言王道之安危。 (《汉书 ·翼奉传 》) 京房在 《京氏易传 》中说 : 故易所以断天下之理 , 定之以人伦 , 而明王道。八卦建五气 , 立五常 , 法象乾坤 , 顺于阴 阳 , 以正君臣父子之义 , 故易曰元亨利贞。夫作易所以垂教 , 教之所被 , 本被于有无 , 且易者 , 包备有无 , 有吉则有凶 , 有凶则有吉 , 生吉凶之义 , 始于五行 , 终于八卦 , 从无入有 , 见灾于星 辰也 ……八卦仰观俯察在乎人 , 隐现灾祥在乎天 , 考天时 , 察人事在乎卦。 京房在政治生涯中实践了易学 , 他利用卦气说劝说统治者改革吏制、任用贤能、消除国家管理中的弊 端。他指出 : “古帝王以功举贤 , 则万化成 , 瑞应著 , 末世以毁誉取人 , 故功业废而致灾异 , 宜令百 官各试其功 , 灾异可息。” (《汉书 ·京房传 》)当时元帝曾被京房说服 , 准备实行此法 , 但后来由于听 信石显等人的谗言 , 把京房贬到魏任太守。在其赴任途中 , 连上三封奏折 , 用卦气说断言元帝 , 听信 了小人的谗言 , 决策失误 , 必将带来灾异 , 最后警告皇帝 : “邪说虽安于人 , 天气必变故认可欺 , 天 不可欺也 ; 愿陛下察焉。” (同上 ) 由此可以看出 , 在汉代 , 《周易 》卜筮不仅可以预测吉凶 , 更重要 的是可以参与国家管理 , 监督和评价管理者行为 , 这是其他方法所不能取代的。 21经过儒家整理和阐发的 《周易 》博大精深 , 它本身即是管理哲学 《易传 》提出 “经纶 ” 概念 (“屯 ·象 ”)。经纶 , 就是管理的意思。管理的对象是人和物 , 管理目标是 “盛德 ”和 “大业 ” 完美结合 , 天与人、人与人的和谐 ; 管理的方法是道德感化 (“咸 ·彖 ”)、“理财正辞 ”、自我修养 (“蹇 ·象 ”)、经济杠杆 (“厚下安宅 ”)、神道设教、“明刑敕法 ” (“噬嗑 ·象 ”、“丰 ·象 ”等 )、崇尚 贤人等 ; 管理原则是整体、中庸、变易、互补和义理兼顾等。《周易 》管理性质得到后世学者认同。 如庄子说 : “诗以道志 , 书以道事 , 礼以道行 , 易以道阴阳 , 春秋以道名分。” (《庄子 ·天下 》)又如 司马迁说 : “《易 》著天地阴阳四时五行 , 故长于变 ; 《礼 》经纪人伦 , 故长于行 ; 《书 》记先王之 事 , 故长于政 ; 《诗 》记山川谿谷禽兽草木牝牡雌雄 , 故长于风 ; 《乐 》乐所以立 , 故长于和 ; 《春 秋 》辩是非 , 故长于治人。是故 《礼 》以节人 , 《乐 》以发和 , 《书 》以道事 , 《诗 》以达意 , 《易 》 以道化 , 《春秋 》以道义。” (《史记 ·太史公自序 》) 《周易 》内涵阴阳、四时、五行 , 天道之变化 , 无非是立人道。毫无疑问 , 这里无论庄子还是司马迁 , 均把 《周易 》与其他儒家经典一样视为规范 人的行为、处理人与人关系和治理社会的管理学。 正因为如此 , 《周易 》与其他五经成为汉以后的官学 , 充当了管理国家的理论工具 , 被称为 “儒 术 ”。议礼、制度、考文皆以经义为尺度。汉以后政治、经济、法律、伦理、天文、历法、音律等制 度皆是以此为基石建立起来。换句话说 , 中国古代漫长封建社会的各种制度和举措皆可从 《周易 》 和其他经学理论中找到根据。就政治而言 , 古代诏书、奏章、文章多以 《周易 》理论为据 , 如汉武 帝引 《易 》文颁诏书。武帝诏曰 : “望见泰一 , 修天文坛。辛卯夜 , 若景光十有二明。易曰 : ‘先甲 三日 , 后甲三日。’朕甚念年岁未咸登 , 饬躬斋戒。丁酉拜况于郊。” (《汉书 ·武帝纪 》)刘向在给皇 帝奏章中三次引 《周易 》规劝皇帝当消除疑心 , 分清朝中贤人和小人 , 若重用贤人 , 天下贤人则蜂 拥而至为国家尽力。相反 , 若启用小人 , 则政治必衰。刘向上封事曰 : “原其所以然者 , 谗邪并进 也。谗邪之所以并进者 , 由上多疑心 ……谗邪进则众贤退 , 群枉盛则正士消。故易有泰否 , 小人道长 君子道消 , 君子道消 , 则政日乱 , 故为否。否者 , 闭而乱也。君子道长 , 小人道消 , 小人道消 , 则政 日治 , 故为泰 , 泰者通而治也 ……言守善笃 , 《易 》曰 : ‘涣汗其大号 ’, 言号令如汗 , 汗出而不反者 从 《周易 》二重性质谈 《周易 》是古代管理学 · 15 · © 1994-2007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