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创者的科尔克威茨和马森( Kolkwiz and masson)也不主张简单地使用他们的生物 表,强调不要根据某种生物,而应该根据其生物群落来评价环境。目前人们所说的生 物监测,实际上大多都是生态监测。基于上述看法,本章将两者统称为生态监测 (二)生态监测的特点和意义 生态监测是本世纪初叶发展起来的,其标志是科尔克威茨和马森提出的污水生物 系统,为运用指示生物评价污染水体自浄状况奠定了基础。其后,克列门茨 ( Clements,1920)把植物个体及群落对于各种因素的反应作为指标,应用于农 林、牧业。他(1924)还主张把植物作为高效的测定仪器,积极提倡植物监测器( plant monitor)。50年代后,经许多学者(如 Liebman,1951。津田松苗等,1964)的 深入研究,到70年代后使生态监测成为活跃的研究领域,并在理论和监测方法上更 加丰富,在环境监测中占有了特殊的地位。生态监测有物理和化学监测所不能替代的 作用和所不具备的一些特点,主要表现在: 1.能综合地反映环境质量状况环境问题是相当复杂的,某一生态效应常是几种 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如在受污染的水体中,通常是多种污染物并存,而每种污染物 并非都是各自单独起作用,各类污染物之间也不都是简单的加减关系。理化监测仪器 常常反映不出这种复杂的关系,而生态监测却具有这种特征。例如在污染水体中利用 网箱养鱼进行的野外生态监测,鱼类样本的各项生物学指标状况就是水体中各种污染 物及其之间复杂关系综合作用的结果和反映。如生长速度的减缓,既与某些污染物对 鱼类的直接作用有关,同时也有污染物对饵料生物影响所起到的间接作用。 2.具有连续监测的功能用理化监测方法可快速而精确测得某空间内许多环境因 素的瞬时变化值,但却不能以此来确定这种环境质量对长期生活于这一空间内的生命 系统影响的真实情况。生态监测具有这种优点,因为它是利用生命系统的变化来“指 示”环境质量,而生命系统各层次都有其特定的生命周期,这就使得监测结果能反映 出某地区受污染或生态破坏后累积结果的历史状况。例如大气污染的监测植物,如同 不下岗的“哨兵”,真实地记录着污染危害的全过程和植物承受的累积量。事实证明, 植物这种连续监测的结果远比非连续性的理化仪器监测的结果更准确。如利用仪器监 测某地的SO,其结果是四次痕量、四次未检出、仅一次为006mg。但分析生长在3 创者的科尔克威茨和马森(Kolkwiz and Marsson)也不主张简单地使用他们的生物 表,强调不要根据某种生物,而应该根据其生物群落来评价环境。目前人们所说的生 物监测,实际上大多都是生态监测。基于上述看法,本章将两者统称为生态监测。 (二)生态监测的特点和意义 生态监测是本世纪初叶发展起来的,其标志是科尔克威茨和马森提出的污水生物 系统,为运用指示生物评价污染水体自净状况奠定了基础。其后,克列门茨 (Clements,1920)把植物个体及群落对于各种因素的反应作为指标,应用于农、 林、牧业。他(1924)还主张把植物作为高效的测定仪器,积极提倡植物监测器(plant monltor)。50 年代后,经许多学者(如 Liebman,1951。津田松苗等,1964)的 深入研究,到 70 年代后使生态监测成为活跃的研究领域,并在理论和监测方法上更 加丰富,在环境监测中占有了特殊的地位。生态监测有物理和化学监测所不能替代的 作用和所不具备的一些特点,主要表现在: 1.能综合地反映环境质量状况 环境问题是相当复杂的,某一生态效应常是几种 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如在受污染的水体中,通常是多种污染物并存,而每种污染物 并非都是各自单独起作用,各类污染物之间也不都是简单的加减关系。理化监测仪器 常常反映不出这种复杂的关系,而生态监测却具有这种特征。例如在污染水体中利用 网箱养鱼进行的野外生态监测,鱼类样本的各项生物学指标状况就是水体中各种污染 物及其之间复杂关系综合作用的结果和反映。如生长速度的减缓,既与某些污染物对 鱼类的直接作用有关,同时也有污染物对饵料生物影响所起到的间接作用。 2.具有连续监测的功能 用理化监测方法可快速而精确测得某空间内许多环境因 素的瞬时变化值,但却不能以此来确定这种环境质量对长期生活于这一空间内的生命 系统影响的真实情况。生态监测具有这种优点,因为它是利用生命系统的变化来“指 示”环境质量,而生命系统各层次都有其特定的生命周期,这就使得监测结果能反映 出某地区受污染或生态破坏后累积结果的历史状况。例如大气污染的监测植物,如同 不下岗的“哨兵”,真实地记录着污染危害的全过程和植物承受的累积量。事实证明, 植物这种连续监测的结果远比非连续性的理化仪器监测的结果更准确。如利用仪器监 测某地的 SO2,其结果是四次痕量、四次未检出、仅一次为 0.06mg。 但分析生长在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