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动物医学院本科课程教学大绑 《兽医公共卫生学》教学大纲 一、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兽医公共卫生学 程编号VT422 范文名称 课程类型专业 洗修课 单学 实验学时 预修课程兽医各种基础 医学和药学专 军公 生学是利正 与人类和动物健康问 的 实践活动和物 人曾共患病 医学及现代 是提高大学生的公共卫生安全资识。以期通讨该门课程的学习使 课程简介 衡、环境污染、人曾共志病、动物性食品安全等问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同时也了解到实验 动物比较医学和现代生物技术可以为人类的健康和发展做出贡献。更重要的使同学们意识人 类任何违背自然规律的微法,最终人类都要付出惨痛的代价。因此,要保护环境,保护生态 平衡。 二、教学目标及任务 理论教学方 本课程 分为生 衡与人类健康 环境污染污染与人类健康、 人兽共患病白 动物防玻利 平衡失调的因素和 的日 污染的 系以 第四部 第五部分要求 物医 学习好该门课程,可以增通大家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维持生态平衡意识,认识到学好这门课程的使命感和责任 感。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也使大家认识到公共卫生是保护人类健康的重要途径,需要更多的有识之士和专业人 才加入到这一行列中来,提高大家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学好这门课程,可以做到小可齐家,大可治。 三、学时分配 教学课时分面 章节 章节内容 讲课 实验1 实叹 合计 绪论 兽医公共卫生学的概 目的和任务 4 第一写 宏观生态平衡与人类健法 2 第二章 生急平衡与人类 第三章 分子生态平衡与人类健康 2 第四章 环境与环境巧架论 2 第五章 环境污染物在生态系统中的行为 2 第八章 环境污染物对生物的影响 第九章 环境污染的治理与无化学性污染动物性食配 2 的生 第十章 人兽共患病概论 2 第十一章 人兽共患病病毒性疾病的监测与控制 第十二章 人兽共患病细菌性疾病的监测与控制 第十四章 动物防疫概论 2 第十五意 动物防疫技术 2 第二十一章 医学研究中的动物模型 合计 602 动物医学院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602 《兽医公共卫生学》教学大纲 一、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兽医公共卫生学 课程编号 VET4221 英文名称 Veterinary Public Hygiene 课程类型 专业选修课 总学时 36 理论学时 36 实验学时 实践学时 学 分 2 预修课程 兽医各种基础课程 适用对象 动物医学和药学专业 课程简介 兽医公共卫生学是利用一切与人类和动物健康问题有关的理论知识、实践活动和物质资 源,研究生态平衡、环境污染、人兽共患病、动物性食品安全、实验动物比较医学及现代生 物技术与人类健康之间的关系,从而为人类保健事业服务的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其任务主 要是提高大学生的公共卫生安全意识,以期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使同学们认识到我国生态平 衡、环境污染、人兽共患病、动物性食品安全等问题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同时也了解到实验 动物比较医学和现代生物技术可以为人类的健康和发展做出贡献。更重要的使同学们意识人 类任何违背自然规律的做法,最终人类都要付出惨痛的代价。因此,要保护环境,保护生态 平衡。 二、教学目标及任务 (—)理论教学方面 本课程分为生态平衡与人类健康、环境污染污染与人类健康、人兽共患病的监测与控制、动物防疫和检疫和 动物医学实验为人类保健服务五大部分。第一部分要求掌握宏观、微观和分子生态平衡与人类的关系以及导致生 态平衡失调的因素和导致的影响。第二部分要求掌握环境污染的来源、污染物在生态系统中行为和对生物的影响。 第三部分要求掌握常见的人兽共患病及其监测。第四部分要求掌握动物防疫技术和动物检疫技术。第五部分要求 掌握动物医学研究中动物模型及其作用。 学习好该门课程,可以增强大家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维持生态平衡意识,认识到学好这门课程的使命感和责任 感。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也使大家认识到公共卫生是保护人类健康的重要途径,需要更多的有识之士和专业人 才加入到这一行列中来,提高大家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学好这门课程,可以做到小可齐家,大可治国。 三、学时分配 教学课时分配 章 节 章节内容 讲课 实验 实践 合 计 绪 论 兽医公共卫生学的概念、目的和任务 4 4 第一章 宏观生态平衡与人类健康 2 2 第二章 微生态平衡与人类健康 2 2 第三章 分子生态平衡与人类健康 2 2 第四章 环境与环境污染概论 2 2 第五章 环境污染物在生态系统中的行为 2 2 第八章 环境污染物对生物的影响 2 2 第九章 环境污染的治理与无化学性污染动物性食品 的生产 2 2 第十章 人兽共患病概论 2 2 第十一章 人兽共患病病毒性疾病的监测与控制 6 6 第十二章 人兽共患病细菌性疾病的监测与控制 4 4 第十四章 动物防疫概论 2 2 第十五章 动物防疫技术 2 2 第二十一章 医学研究中的动物模型 2 2 合 计 36 36
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