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4)当公差带为圆或圆柱体时,在公差数值前需加注符号“Φ”,其公差值为圆或圆柱 体的直径。这种情况在被测要素为轴线时才有。同轴度的公差带总是一圆柱体,所以公差值 前总是加上符号“Φ”:轴线对平面的垂直度,轴线的位置度一般也是采用圆柱体公差带,需 在公差值前也加上符号“Φ”。 5)对一些附加要求,常在公差数值后加注相应的符号,如(+)符号说明被测要素只 许呈腰鼓形外凸,(-)说明被测要素只许呈鞍形内凹,(>)说明误差只许按符号的小端方向 逐渐减小。如形位公差要求遵守最大实体要求时,则需加符号@。在框格的上、下方可用文 字作附加的说明。如对被测要素数量的说明,应写在公差框格的上方:属于解释性说明(包 括对测量方法的要求)应写在公差框格的下方。例如:在离轴端300mm处;在a,b范围内等 7、公差原则有关的术语有哪些,各自的含义是什么? 答:公差原则有关的术语及含义如下 1)局部实际尺寸(简称实际尺寸) 在实际要素的任意正截面上,两对应点之间测得的距离,称为局部实际尺寸(线性尺寸), 简称实际尺寸 2)作用尺寸 作用尺寸可以分为体外作用尺寸和体内作用尺寸两种。 (1)体外作用尺寸 在被测要素的给定长度上,与实际内表面(孔)体外相接的最大理想面,或与实际外表 面(轴)体外相接的最小理想面的直径或宽度,称为体外作用尺寸。对于单一被测要素,内 表面(孔)的(单一)体外作用尺寸以De表示;外表面(轴)的(单一)体外作用尺寸以 对于给出定向公差或定位公差的关联被测要素,确定其体外作用尺寸的理想面的中心要 素,心须与基准保持图样上给定的方向或位置关系。其体外作用尺寸分别称为定向体外作用 尺寸(D。′,d。′)和定位体外作用尺寸(D”,de") (2)体内作用尺寸 在被测要素的给定长度上,与实际内表面(孔)体内相接的最小理想面,或与实际外表 面(轴)体内相接的最大理想面的直径或宽度,称为体内作用尺寸 对于单一被测要素,内表面(孔)的(单一)体内作用尺寸以D1表示,外表面(轴)的 (单一)体内作用尺寸以d1表示 3)最大实体实效状态(MMVC)和最大实体实效尺寸(MMVs) 在给定长度上,实际尺寸要素处于最大实体状态,且其中心要素的形状或位置误差等于 给出公差值时的综合极限状态,称为最大实体实效状态。 最大实体实效状态下的体外作用尺寸,称为最大实体实效尺寸 内表面(孔)的最大实体实效尺寸以Dw表示,外表面(轴)的最大实体实效尺寸以dm 表示,有: 对于内表面(孔) D=D4t⑩=Dun-t⑩ 对于外表面(轴) dvv=d+t =d+t M 对于给出定向公差的关联要素,称为定向最大实体实效尺寸(D,d) 4)最小实体实效状态(LMVC)和最小实体实效尺寸(LMVS) 在给定长度上,实际尺寸要素处于最小实体状态,且其中心要素的形状或位置误差等于 给出公差值时的综合极限状态,称为最小实效状态。对于给出定向公差的关联要素,称为定 向最小实体实效状态;对于给出定位公差的关联要素,称为定位最小实体实效状态。 最小实体实效状态下的体内作用尺寸,称为最小实体实效尺寸 内表面(孔)的最小实体实效尺寸以Dx表示,外表面(轴)的最小实体实效尺寸以du 表示,有(4) 当公差带为圆或圆柱体时,在公差数值前需加注符号“Φ”,其公差值为圆或圆柱 体的直径。这种情况在被测要素为轴线时才有。同轴度的公差带总是一圆柱体,所以公差值 前总是加上符号“Φ”;轴线对平面的垂直度,轴线的位置度一般也是采用圆柱体公差带,需 在公差值前也加上符号“Φ”。 (5) 对一些附加要求,常在公差数值后加注相应的符号,如(+)符号说明被测要素只 许呈腰鼓形外凸,(-)说明被测要素只许呈鞍形内凹,(﹥)说明误差只许按符号的小端方向 逐渐减小。如形位公差要求遵守最大实体要求时,则需加符号○M 。在框格的上、下方可用文 字作附加的说明。如对被测要素数量的说明,应写在公差框格的上方;属于解释性说明(包 括对测量方法的要求)应写在公差框格的下方。例如:在离轴端 300mm 处;在 a,b 范围内等。 7、公差原则有关的术语有哪些,各自的含义是什么? 答:公差原则有关的术语及含义如下: 1) 局部实际尺寸(简称实际尺寸) 在实际要素的任意正截面上,两对应点之间测得的距离,称为局部实际尺寸(线性尺寸), 简称实际尺寸。 2) 作用尺寸 作用尺寸可以分为体外作用尺寸和体内作用尺寸两种。 (1) 体外作用尺寸 在被测要素的给定长度上,与实际内表面(孔)体外相接的最大理想面,或与实际外表 面(轴)体外相接的最小理想面的直径或宽度,称为体外作用尺寸。对于单一被测要素,内 表面(孔)的(单一)体外作用尺寸以 Dfe’表示;外表面(轴)的(单一)体外作用尺寸以 dfe 表示。 对于给出定向公差或定位公差的关联被测要素,确定其体外作用尺寸的理想面的中心要 素,心须与基准保持图样上给定的方向或位置关系。其体外作用尺寸分别称为定向体外作用 尺寸(Dfe′,dfe′)和定位体外作用尺寸(Dfe″,dfe″)。 (2) 体内作用尺寸 在被测要素的给定长度上,与实际内表面(孔)体内相接的最小理想面,或与实际外表 面(轴)体内相接的最大理想面的直径或宽度,称为体内作用尺寸。 对于单一被测要素,内表面(孔)的(单一)体内作用尺寸以 Dfi 表示,外表面(轴)的 (单一)体内作用尺寸以 dfi 表示。 3) 最大实体实效状态(MMVC)和最大实体实效尺寸(MMVS) 在给定长度上,实际尺寸要素处于最大实体状态,且其中心要素的形状或位置误差等于 给出公差值时的综合极限状态,称为最大实体实效状态。 最大实体实效状态下的体外作用尺寸,称为最大实体实效尺寸。 内表面(孔)的最大实体实效尺寸以 DMV 表示,外表面(轴)的最大实体实效尺寸以 dMV 表示,有: 对于内表面(孔) DMV=DM-t○M =Dmin-t○M 对于外表面(轴) dMV=dM+t○M =dmax+t○M 对于给出定向公差的关联要素,称为定向最大实体实效尺寸(DMV ‘,dMV ‘)。 4) 最小实体实效状态(LMVC)和最小实体实效尺寸(LMVS) 在给定长度上,实际尺寸要素处于最小实体状态,且其中心要素的形状或位置误差等于 给出公差值时的综合极限状态,称为最小实效状态。对于给出定向公差的关联要素,称为定 向最小实体实效状态;对于给出定位公差的关联要素,称为定位最小实体实效状态。 最小实体实效状态下的体内作用尺寸,称为最小实体实效尺寸。 内表面(孔)的最小实体实效尺寸以 DLV 表示,外表面(轴)的最小实体实效尺寸以dLV 表示,有: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