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BJT小信号摸型的建立 1有两个电压放大倍数相同、输入和输出电阻不同的放 崇当改大电路的输入信号电压很小时,可以把三极管Q 大电路A和B,对同一个具有内阻的信号源电压进行放 附近小范圆内的特性曲线近似为直线,即将非线性电路作为 由输入特性v=f(pa 线性电路来处理,从而简化放大电路的分析和设计 由输出特性:k=(,rol la 大,在负载开路的条件下测得A的输出电压比B的小 三极菅可以用一个模型来代替; 取全微分得: (A.输入电阻,B.输出电阻)比 对于低频模型可以不考虑结电容的影响 B的_D·(C.大,D.小 小信手模的导出 2一电压放大电路输出端接1KΩ负载电阻时,输出电压 右图选p2x作自变量,选乙作应 为(有效值,负载断开时输出电压为1V(有效值,则 变量,则可得到用H参数( hybrid来表示输 该电路输出电阻为_1009 入输出的电压与电流相互关系的模型,适 H参有啊的物 用于低频电路 和交流分 参教的物理含义 H数交流小号摸型 基车共射放大电路分析计算 hk=ne4+hne也称为参数微变等效电路 放大电略性能捐标计算的一般步豪: l=B+"(意:受故电流源的方南 不意假 真流通路,讲算态工作点Q 变演路 ·画小信号等救电路 九2一三极管在Q点附近be之间的动态电阻用r表示 计算电压增益4、翰入电阻R和输出电阻R h一g近v对的影响,V后h约为103-10°; 的估算公式:=++B2 h-g附近对的交流电流墩大倍数,即 其中:·基区体电阻对于低频小功率管=200 b-附近r劝的影响,为输出电导士,一般ra>ln 注:PNP的小信号提与NPN相同2 7 填空练习 1.有两个电压放大倍数相同、输入和输出电阻不同的放 大电路A和B,对同一个具有内阻的信号源电压进行放 大,在负载开路的条件下测得A的输出电压比B的小, 这说明A的 。 (A.输入电阻,B.输出电阻)比 B的 。(C.大,D.小)。 A D 2. 一电压放大电路输出端接1KΩ负载电阻时,输出电压 为1V(有效值), 负载断开时,输出电压为1.1V(有效值), 则 该电路输出电阻为 100 Ω 。 8 BJT的小信号模型 当放大电路的输入信号电压很小时,可以把三极管Q点 附近小范围内的特性曲线近似为直线,即将非线性电路作为 线性电路来处理,从而简化放大电路的分析和设计 。 对右图选iB, vCE作自变量,选iC, vBE作应 变量,则可得到用H参数(Hybrid)来表示输 入输出的电压与电流相互关系的模型,适 用于低频电路。 小信号模型的导出 + – vBE + – vCE iC iB - 三极管可以用一个模型来代替; - 对于低频模型可以不考虑结电容的影响。 9 取全微分,得: CE CE I BE B B V BE BE dv v v di i v dv CEQ BQ ⋅ ∂ ∂ ⋅ + ∂ ∂ = CE CE I C B B V C C dv v i di i i di CEQ BQ ⋅ ∂ ∂ ⋅ + ∂ ∂ = 由输入特性: vBE = f1 (iB, vCE) 由输出特性: iC = f2 (iB, vCE) 用h参数和交流分 量表示上式,得: vbe = hie ib + hrevce ic = hfe ib + hoevce H参数有明确的物 理意义,在放大区 基本不变,与BJT静 态工作点有关 + – vBE + – vCE iC iB BJT小信号模型的建立 10 H 参数的物理含义 hie hre hf e Q hie ---- 三极管在Q点附近b与e之间的动态电阻, 用 rbe 表示 ; hre ---- Q附近vce 对vbe的影响 , vCE >1V后hre约为10-3 ~10-4 ; hfe ---- Q附近 ic 对 ib 的交流电流放大倍数 ,即 β ; rce 1 hoe ---- Q附近vce 对ic的影响,为输出电导 , 一般 rce >105Ω hoe 11 vbe ib ic vce hrevce βib rbe rce H参数交流小信号模型 vbe = rbe ib +hrevce ic = β ib + v r ce ce1 简化 模型 ib ic vbe vce ib 也称为(H参数)微变等效电路 rbe的估算公式: EQ be bb I mV r r 26 ≈ + (1+ β ) ′ 其中: rbb‘ - 基区体电阻,对于低频小功率管rbb‘ ≈200Ω (注意:受控电流源的方向 不能随意假设) 注:PNP管的小信号模型与NPN相同 12 基本共射放大电路分析计算 ƒ 画直流通路,计算静态工作点Q ƒ 计算 rbe ƒ 画交流通路 ƒ 画小信号等效电路 ƒ 计算电压增益Av、输入电阻Ri和输出电阻Ro 放大电路性能指标计算的一般步骤: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