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西方早期汉学对宋代中国“重文轻武”形象的构建 115 杜赫德写道 于土镫寨掩击,大破之 太宗迫切希望收回前任割让给契丹的城 如上所述,《全志》对太宗时期宋辽战争的 池,但军队统帅张齐贤( Tchang si bien)总记述其实是综合多处记载改编而成,张齐贤上书 是劝他放弃这个想法,他说:“首先应该确保 发生于太平兴国五年,时任左拾遗,而非《全志》 帝国的和平,达到这个目标后,我们将会轻所谓“军队统帅”,其带兵破辽则迟至雍熙三年。 易消灭这些野蛮人。”但太宗并没有听从这· 除去这些表述上的错误,更引人深思的是《全志》 劝告,双方发生了几次战斗,各有胜负。张对这场战争的记述方式,太宗两次北伐中,张齐 齐贤在解除一座城池的围攻时采用了非凡的贤并不居于显著位置,但《全志》的记述却恰恰 策略,他派出300名士兵,每人携带火把,是以这样一个“边缘人物”为中心的,这一选择 列队向敌营进发。敌军被如此多的火把所震 颇为耐人寻味。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张齐贤的事 慑,以为是整个军队攻击他们,惊慌失措,例恰好足以体现杜赫德想要表达的观点:其 四散奔逃。张齐贤在道路上预先设下埋伏,中国的知识阶层反对发动战争;其二,中国人在 只有极少数敌军逃过了杀戮。① 战争中表现出高超的智慧和美德。 太平兴国四年(979),宋太宗率军攻灭北汉 杜赫德试图说明,中国处在文人学者等知识 紧接着移师攻辽,企图一举收复幽云地区。结果阶层的治理下,所发生的战争大多是不得已而为 宋军在高梁河之役大败,太宗股中两箭,仅以身之,贤士大夫们反对战争,奉行和平的对外政策。 免。次年,有大臣建议再伐幽蓟,张齐贤上书劝杜赫德记载,宋神宗锐意开边,但他母亲留给他的 阻,认为首先应该严选边将,如是“则边鄙宁而大臣劝他应不计代价保持和平。④作为证明,《全 河北之民获休息矣”;其次提出“先本而后末 志》收录了苏轼的《代张方平谏用兵疏》,该文是 安内以养外”,“广推恩于天下之民”,“民既安和,熙宁十年(1077)苏轼路过南都时代张方平写就 则戎狄敛衽而致矣 苏轼在文中写道,“贼民之事非一,而好兵者必亡 至雍熙三年(986),经过几年的休养生息,此理之必然也。”他指出,盲目用兵,不但失败后 太宗又一次发兵北伐,却再次以惨败收场。由于会致使国家丧乱,即使胜利也会给国家带来败亡 大将杨业战死,遂以张齐贤代杨业知代州,《全志》他列举秦始皇、汉武帝、隋文帝、唐太宗四位皇帝 记载的张齐贤破敌便发生于此时,《纲鉴补》载: 为例,证明“胜则变迟而祸大,不胜则变速而祸小” 帝以杨业死,访近臣可知代州者,齐贤的道理,劝神宗“远览前世兴亡之迹,深察天心向 请行,乃命之。齐贤大败契丹于土镫堡,契背之理,绝意兵革之事,保疆睦邻,安静无为 丹自湖口薄代州城,齐贤遣使期潘美以并师这篇文章被认为是中国古代劝诫用兵的代表作,南 来会战,使为契丹所执。俄而美使至,云师 宋黄震称该文“真可谓万世人主好用兵、人臣好生 出至柏井,得密诏不许出战,已还州矣。齐 事者之戒”,明代茅坤则盛赞该文为古代论用兵的 贤曰:“敌知美之来而不知美之退”,乃夜发头等文章,“与天地并传 兵二百,人持一帜,负一束刍,距州西南 与苏轼文章类似,《全志》还收录了南宋张 十里列帜燃刍。契丹兵遥见火光中有旗帜,栻的《入见孝宗奏》,同样是劝阻皇帝谨慎对待战 意谓并师至,骇而北走。齐贤先伏步卒二千争。孝宗年间,虞允文以恢复北宋旧疆为念, ①bid,p.208 ②《纲鉴补》卷二十八《宋纪·太宗皇帝》,第79b80a页。 ③同上,第84b页。 ④ Du halde,op,cit,p ⑤id,p.563.康熙帝选,徐乾学等编注:《古文渊鉴》卷四十九《代张方平谏用兵疏》,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年 第1080-1083页。 ⑥《古文渊鉴》卷四十九《代张方平谏用兵疏》,第1082-1083页。 O Du Halde, op cit, p. 577西方早期汉学对宋代中国“重文轻武”形象的构建 115 | 于土镫寨掩击,大破之。(3) 如上所述,《全志》对太宗时期宋辽战争的 记述其实是综合多处记载改编而成,张齐贤上书 发生于太平兴国五年,时任左拾遗,而非《全志》 所谓“军队统帅”,其带兵破辽则迟至雍熙三年。 除去这些表述上的错误,更引人深思的是《全志》 对这场战争的记述方式,太宗两次北伐中,张齐 贤并不居于显著位置,但《全志》的记述却恰恰 是以这样一个“边缘人物”为中心的,这一选择 颇为耐人寻味。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张齐贤的事 例恰好足以体现杜赫德想要表达的观点:其一, 中国的知识阶层反对发动战争;其二,中国人在 战争中表现出高超的智慧和美德。 杜赫德试图说明,中国处在文人学者等知识 阶层的治理下,所发生的战争大多是不得已而为 之,贤士大夫们反对战争,奉行和平的对外政策。 杜赫德记载,宋神宗锐意开边,但他母亲留给他的 大臣劝他应不计代价保持和平。(4) 作为证明,《全 志》收录了苏轼的《代张方平谏用兵疏》,该文是 熙宁十年(1077)苏轼路过南都时代张方平写就。 苏轼在文中写道,“贼民之事非一,而好兵者必亡, 此理之必然也。”他指出,盲目用兵,不但失败后 会致使国家丧乱,即使胜利也会给国家带来败亡。 他列举秦始皇、汉武帝、隋文帝、唐太宗四位皇帝 为例,证明“胜则变迟而祸大,不胜则变速而祸小” 的道理,劝神宗“远览前世兴亡之迹,深察天心向 背之理,绝意兵革之事,保疆睦邻,安静无为”。(5) 这篇文章被认为是中国古代劝诫用兵的代表作,南 宋黄震称该文“真可谓万世人主好用兵、人臣好生 事者之戒”,明代茅坤则盛赞该文为古代论用兵的 头等文章,“与天地并传”(6)。 与苏轼文章类似,《全志》还收录了南宋张 栻的《入见孝宗奏》,(7) 同样是劝阻皇帝谨慎对待战 争。孝宗年间,虞允文以恢复北宋旧疆为念,数 杜赫德写道: 太宗迫切希望收回前任割让给契丹的城 池,但军队统帅张齐贤(Tchang si bien)总 是劝他放弃这个想法,他说:“首先应该确保 帝国的和平,达到这个目标后,我们将会轻 易消灭这些野蛮人。”但太宗并没有听从这一 劝告,双方发生了几次战斗,各有胜负。张 齐贤在解除一座城池的围攻时采用了非凡的 策略,他派出 300 名士兵,每人携带火把, 列队向敌营进发。敌军被如此多的火把所震 慑,以为是整个军队攻击他们,惊慌失措, 四散奔逃。张齐贤在道路上预先设下埋伏, 只有极少数敌军逃过了杀戮。(1) 太平兴国四年(979),宋太宗率军攻灭北汉, 紧接着移师攻辽,企图一举收复幽云地区。结果 宋军在高梁河之役大败,太宗股中两箭,仅以身 免。次年,有大臣建议再伐幽蓟,张齐贤上书劝 阻,认为首先应该严选边将,如是“则边鄙宁而 河北之民获休息矣”;其次提出“先本而后末, 安内以养外”,“广推恩于天下之民”,“民既安和, 则戎狄敛祍而致矣”。(2) 至雍熙三年(986),经过几年的休养生息, 太宗又一次发兵北伐,却再次以惨败收场。由于 大将杨业战死,遂以张齐贤代杨业知代州,《全志》 记载的张齐贤破敌便发生于此时,《纲鉴补》载: 帝以杨业死,访近臣可知代州者,齐贤 请行,乃命之。齐贤大败契丹于土镫堡,契 丹自湖口薄代州城,齐贤遣使期潘美以并师 来会战,使为契丹所执。俄而美使至,云师 出至柏井,得密诏不许出战,已还州矣。齐 贤曰:“敌知美之来而不知美之退”,乃夜发 兵二百,人持一帜,负一束刍,距州西南 三十里列帜燃刍。契丹兵遥见火光中有旗帜, 意谓并师至,骇而北走。齐贤先伏步卒二千 ① Ibid., p. 208. ②《纲鉴补》卷二十八《宋纪·太宗皇帝》,第 79b—80a 页。 ③ 同上,第 84b 页。 ④ Du Halde, op.cit., p. 209. ⑤ Ibid., p. 563. 康熙帝选,徐乾学等编注:《古文渊鉴》卷四十九《代张方平谏用兵疏》,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 年, 第 1080—1083 页。 ⑥《古文渊鉴》卷四十九《代张方平谏用兵疏》,第 1082—1083 页。 ⑦ Du Halde, op.cit., p. 577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