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2、教学基本要求: 熟练掌握:面积矩、形心、惯性矩、极惯性矩的计算、平行移轴定理的应用。 掌握:惯性积的计算。 了解:转轴公式。 3、教学重点难点: 组合图形的惯性矩计算、平行移轴定理的应用。 4、教学建议: 建议讲解组合图形的惯性矩计算 四、教学环节与学时分配 其 课外辅 总学 导/ 教学内容 备注 号 时 讲课 实验 上机其他 课外实 践 1第一章绪论 2第二章轴向拉伸和压缩 3第三章扭转 4第四章弯曲应力 5第五章梁弯曲时的变形 6第六章简单超静定问题 7第七章应力状态和强度理论 8第八章组合变形连接件计算 9第九章压杆稳定 10第十章能量法 11第十一章动荷载交变应力 12附录1截面的几何性质 13合计 72 五、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无 六、实验实践内容: 6 2、教学基本要求: 熟练掌握:面积矩、形心、惯性矩、极惯性矩的计算、平行移轴定理的应用。 掌握:惯性积的计算。 了解:转轴公式。 3、教学重点难点: 组合图形的惯性矩计算、平行移轴定理的应用。 4、教学建议: 建议讲解组合图形的惯性矩计算。 四、教学环节与学时分配 序 号 教学内容 总学 时 其 中 课外辅 导/ 课外实 践 备 注 讲课 实验 上机 其他 1 第一章 绪论 2 2 / / / / 2 第二章 轴向拉伸和压缩 10 8 2 / / / 3 第三章 扭转 8 6 2 / / / 4 第四章 弯曲应力 10 8 2 / / / 5 第五章 梁弯曲时的变形 6 6 / / / / 6 第六章 简单超静定问题 4 4 / / / / 7 第七章 应力状态和强度理论 8 8 / / / / 8 第八章 组合变形 连接件计算 8 6 2 / / / 9 第九章 压杆稳定 4 4 / / / / 10 第十章 能量法 6 6 / / / / 11 第十一章 动荷载 交变应力 4 4 / / / / 12 附录 I 截面的几何性质 2 2 / / / / 13 合计 72 64 8 / / / 五、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无 六、实验/实践内容: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