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吾斯曼江常说:“我是一名享受了党和政府少数民族优惠政策才完成大学学业的维族青年,我愿为国家 和民族的发展奉献我的才能。”带着感恩的情怀,吾斯曼江把根扎在了农村,把事业放在了农村。 “基层工作磨炼了我的毅力,增长了我的才干,培养了我的奉献精神。”—一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 有限公司工程师李宏安 李宏安是个乐观的人,他常开玩笑说,自己工作在一个比基层还要基层的地方,是个“地下工作者”。 事实也确实如此,自从2002年从中国地质大学毕业,他就一直从事地铁施工工作,地面以下20米,不是“地 下工作者”是什么? 李宏安毕业后,来到了上海建工集团机械施工公司,任南京地铁一号线TA7标的项目部技术员。修建 地铁使用的是一种叫盾构机的大型机械设备,这对于从未接触过盾构法施工技术的李宏安来说,是个未解 的难题。为了尽快掌握,他几乎每天跟在老师傅后面,不懂就问,不会就看,参与了该工程的全部施工内 容,熟练掌握了盾构法地铁隧道施工全部工艺流程,并先后攻克了盾构在流沙地层掘进控制、盾构出洞区 土体液氮法冻结等技术难题。在2004年2月项目竣工时,他已由最初的一名技术员成长为项目技术部主任 2004年9月,他应聘到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担任地铁十号线项目管理处两个合同段 造价5个多亿工程的业主代表、十号线盾构标段技术组组长,成为北京地铁在建工程中最年轻的业主代表 谈到自己的迅速成长,李宏安有个心得与所有面临毕业的大学生分享:“我想说,基层工作的锻炼让我 有三个收获:磨炼了我的毅力,增长了我的才干,培养了我的奉献精神。到基层来吧,从基层出发! 选择国防,收获坚毅 “我坚信自己的选择,扎根雪域高原从军报国。”——西藏军区边防某连指导员王开钊王开钊 1998年从贵州大学毕业时,所学的计算数学与应用软件专业十分热门,省直机关、电信部门和沿海几 家外资企业竞相要他。就在他举棋不定之时,西藏军区到学校招收毕业生的消息,触动了他儿时的梦想, 他毫不犹豫地递交了《入伍申请书》,选择到西藏的雪域边关 到日喀则军分区报到后,分区领导想要把他留在机关。但王开钊想,既然来当兵,就要从基层干起 既然来边防,就要从哨所起步,于是再三请求,来到了最艰苦的岗巴营。2001年5月,王开钊经过连续3 年申请,被批准担任査果拉第十七任哨长,成为第一位本科学历哨长,而且一干就是两年。他带领官兵 在营区种菜、植草、栽树,温室栽培,两年内建成1加0平方米的温室,将20多种蔬菜摆上战士的餐桌。他 还在哨所建立雪山学校,给战士们补习文化,官兵的素质大幅提高,先后有12名战士考上大学,80%的战 士在服役期间掌握一到两门实用技术。他带领官兵苦战200天把哨所的防御工事进行拓宽,结束了查果拉 哨所多年来“有哨卡无阵地”的历史。 十年磨一剑,报国终有时”,王开钊始终不后悔自己所选择的路:“因为基层需要我们,祖国需要我们!” “到作战部队去,可以升华你的人生,到基层去,可以实现你的人生价值,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 去,祖国和人民永远会记得你。”—一广州军区某营教导员刘开奉 与王开钊一样,刘开奉也是大学毕业后投笔从戎。那时,即将从湘潭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的刘开奉正吾斯曼江常说:“我是一名享受了党和政府少数民族优惠政策才完成大学学业的维族青年,我愿为国家 和民族的发展奉献我的才能。”带着感恩的情怀,吾斯曼江把根扎在了农村,把事业放在了农村。 “基层工作磨炼了我的毅力,增长了我的才干,培养了我的奉献精神。”――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 有限公司工程师李宏安 李宏安是个乐观的人,他常开玩笑说,自己工作在一个比基层还要基层的地方,是个“地下工作者”。 事实也确实如此,自从 2002 年从中国地质大学毕业,他就一直从事地铁施工工作,地面以下 20 米,不是“地 下工作者”是什么? 李宏安毕业后,来到了上海建工集团机械施工公司,任南京地铁一号线 TA7 标的项目部技术员。修建 地铁使用的是一种叫盾构机的大型机械设备,这对于从未接触过盾构法施工技术的李宏安来说,是个未解 的难题。为了尽快掌握,他几乎每天跟在老师傅后面,不懂就问,不会就看,参与了该工程的全部施工内 容,熟练掌握了盾构法地铁隧道施工全部工艺流程,并先后攻克了盾构在流沙地层掘进控制、盾构出洞区 土体液氮法冻结等技术难题。在 2004 年 2 月项目竣工时,他已由最初的一名技术员成长为项目技术部主任。 2004 年 9 月,他应聘到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担任地铁十号线项目管理处两个合同段、 造价 5 个多亿工程的业主代表、十号线盾构标段技术组组长,成为北京地铁在建工程中最年轻的业主代表。 谈到自己的迅速成长,李宏安有个心得与所有面临毕业的大学生分享:“我想说,基层工作的锻炼让我 有三个收获:磨炼了我的毅力,增长了我的才干,培养了我的奉献精神。到基层来吧,从基层出发!” 选择国防,收获坚毅 “我坚信自己的选择,扎根雪域高原从军报国。”――西藏军区边防某连指导员王开钊王开钊 1998 年从贵州大学毕业时,所学的计算数学与应用软件专业十分热门,省直机关、电信部门和沿海几 家外资企业竞相要他。就在他举棋不定之时,西藏军区到学校招收毕业生的消息,触动了他儿时的梦想, 他毫不犹豫地递交了《入伍申请书》,选择到西藏的雪域边关。 到日喀则军分区报到后,分区领导想要把他留在机关。但王开钊想,既然来当兵,就要从基层干起; 既然来边防,就要从哨所起步,于是再三请求,来到了最艰苦的岗巴营。2001 年 5 月,王开钊经过连续 3 年申请,被批准担任查果拉第十七任哨长,成为第一位本科学历哨长,而且一干就是两年。他带领官兵, 在营区种菜、植草、栽树,温室栽培,两年内建成 170 平方米的温室,将 20 多种蔬菜摆上战士的餐桌。他 还在哨所建立雪山学校,给战士们补习文化,官兵的素质大幅提高,先后有 12 名战士考上大学,80%的战 士在服役期间掌握一到两门实用技术。他带领官兵苦战 200 天把哨所的防御工事进行拓宽,结束了查果拉 哨所多年来“有哨卡无阵地”的历史。 “十年磨一剑,报国终有时”,王开钊始终不后悔自己所选择的路:“因为基层需要我们,祖国需要我们!” “到作战部队去,可以升华你的人生,到基层去,可以实现你的人生价值,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 去,祖国和人民永远会记得你。”――广州军区某营教导员刘开奉 与王开钊一样,刘开奉也是大学毕业后投笔从戎。那时,即将从湘潭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的刘开奉正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