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州周立功单片机发展有限公司Te:(020)3873097638730977Fax:38730925htpr/w 没有内部缓冲区可以用来记录通过DMA传输的字节数。 5.3当数据从器件发送到主机时,DMA是怎样工作的? 当 PDIUSBD2设置为DMA模式时,有两种情况会在IN标志出现时从器件向主机传送数据。 当端点2的内部数据缓冲区(64字节)已满,或者EOTN信号在DMA所传输的上一个包时被激活。 当内部缓冲区为空且DMA使能寄存器已设置时, DMReq被激活。当有WRN信号且 DMACK N和 DMREQ都有效时,数据送往内部缓冲区 当数据计数为零时,由外部DMA控制器产生EOTN信号。这种情况如果没有出现EOTN信号,推 荐由外部计数器在上一个包产生EOTN 5.4突发DMA模式和单DMA传输模式的区别是什么? DMREQ和 DMACK N在单个和突发模式中的状态是不同的。 PDIUSBD2的器件手册中给出了一个 关于单个和突发模式的图表 在单DMA传输模式中, DMREQ在每个RDN或WRN选通信号时被激活。因此,传输的字节数可 通过 DMREQ的下降沿进行计数 在突发DMA模式中, DMREQ通过脉冲串长度被激活,此长度由“设置DMA”命令(0xFB)给出 的DMA突发信息定义。 控制字节备注 位1位 单DMA传输模式 0011 突发DMA模式。在被EOTN终止之前,每个 DMREQ激活时传输4个字节 0 突发DMA模式。在被EOTN终止之前,每个 DMREQ激活时传输8个字节 数据 突发DMA模式。在被EOTN终止之前,每个 DMREQ激活时传输16个字节 5.5DMA时序 tRHSH一 tAHR DREQ DACK N sHAH RD NVR N EOT N 最小 最大 tRASH 120 tAhr 5.6PD|USBD12采用5V还是3.3V输入电压? PDIUSBD12既可以使用5V也可以使用3.3V输入电压。要使器件工作在5V,将5V只接到vce脚而 将out3.3脚空出(接去耦电容)。要使器件工作在3.3V,将3.3V电压同时接到Vc和out3.3 57输出电压的漂移是多少?广州周立功单片机发展有限公司 Tel: (020)38730976 38730977 Fax: 38730925 http://www.zlgmcu.com 4 没有内部缓冲区可以用来记录通过 DMA 传输的字节数 5.3 当数据从器件发送到主机时 DMA 是怎样工作的 当 PDIUSBD12 设置为 DMA 模式时 有两种情况会在 IN 标志出现时从器件向主机传送数据 当端点 2 的内部数据缓冲区(64 字节)已满 或者 EOT_N 信号在 DMA 所传输的上一个包时被激活 当内部缓冲区为空且 DMA 使能寄存器已设置时 DMReq 被激活 当有 WR_N 信号且 DMACK_N 和 DMREQ 都有效时 数据送往内部缓冲区 当数据计数为零时 由外部 DMA 控制器产生 EOT_N 信号 这种情况如果没有出现 EOT_N 信号 推 荐由外部计数器在上一个包产生 EOT_N 5.4 突发 DMA 模式和单 DMA 传输模式的区别是什么 DMREQ 和 DMACK_N 在单个和突发模式中的状态是不同的 PDIUSBD12 的器件手册中给出了一个 关于单个和突发模式的图表 在单 DMA 传输模式中 DMREQ 在每个 RD_N 或 WR_N 选通信号时被激活 因此 传输的字节数可 通过 DMREQ 的下降沿进行计数 在突发 DMA 模式中 DMREQ 通过脉冲串长度被激活 此长度由 设置 DMA 命令 0xFB 给出 的 DMA 突发信息定义 DMA 控制字节 位 1 位 0 备注 0 0 单 DMA 传输模式 0 1 突发 DMA 模式 在被 EOT_N 终止之前 每个 DMREQ 激活时传输 4 个字节 数据 1 0 突发 DMA 模式 在被 EOT_N 终止之前 每个 DMREQ 激活时传输 8 个字节 数据 1 1 突发 DMA 模式 在被 EOT_N 终止之前 每个 DMREQ 激活时传输 16 个字节 数据 5.5 DMA 时序 名称 最小 最大 单位 tSHAH 130 ns tRHSH 120 ns tAHRH 330 ns tEL 10 ns 5.6 PDIUSBD12 采用 5V 还是 3.3V 输入电压 PDIUSBD12 既可以使用 5V 也可以使用 3.3V 输入电压 要使器件工作在 5V 将 5V 只接到 Vcc 脚而 将 Vout3.3 脚空出 接去耦电容 要使器件工作在 3.3V 将 3.3V 电压同时接到 Vcc 和 Vout3.3 脚 5.7 输出电压的漂移是多少 DREQ DACK_N RD_NVWR_N tRHSH tSHAH tAHRH tEL EOT_N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