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州大学化工原理电子教案 平均推动力变小,传质效率降低。因此,按理想的活塞流设计的填料层高度,因返混的影响需适当加高 以保证预期的分离效果。 1023填料塔的传质 1.相际接触面积 干填料比表面积为a,实际操作中润湿的填料比表面积为an,由于只有在润湿的填料表面才可能发 生气、液传质,故a值具有实际意义。下面介绍计算的恩田(Onda)公式,该公式为: 0.75 1-exp|-14 G1 Gia 式中 σ一一液体表面张力,N/m σ。——填料上液体铺展开的最大表面张力,Nm。要求σ<σc。oc的值见表7-3 G1-液体空塔质量通率,kg/(sm2) 2,p1液体的粘度,Nsm2和密度,kg/m3 表10-5不同填料材质的∝c值 材质 o c/(mN/m) a c/(mN/m) 碳 聚乙烯 陶瓷 钢 玻璃 涂石蜡的表面 聚氯乙烯 2传质系数 恩田(Onda)等关联了大量液相和气相传质数据,分别提出液、气两相传质系数的经验关联式如下: (1)液相传质系数 k =0.005l (10-45) g AL PLDL 式中k1—液相传质系数,kmol/(m2 s kmol/m3) D1—溶液在液相中的扩散系数,m2/s 1。—一填料的名义尺寸,m。 2)气相传质系数 (ad1) (10-46) 式中C—一系数,大于15mm的环形和鞍形填料为5,23,小于15mm的填料为2.0 kG一气相传质系数,kmol/(m2skPa) R——气体常数,8.314KJ/( koi K) T一一气体温度,K Da——溶质在气体中的扩散系数,m2/s福州大学化工原理电子教案 萃取 - 10 - 平均推动力变小,传质效率降低。因此,按理想的活塞流设计的填料层高度,因返混的影响需适当加高, 以保证预期的分离效果。 10.2.3 填料塔的传质 1.相际接触面积 干填料比表面积为 a ,实际操作中润湿的填料比表面积为 w a ,由于只有在润湿的填料表面才可能发 生气、液传质,故 a 值具有实际意义。下面介绍计算 a aw 的恩田(Onda)公式,该公式为: 0.2 2 L 2 L 0.05 2 L 2 L 0.1 L L 0.75 w c 1 exp 1.45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a G g G a a G a a       式中  ——液体表面张力,N/m;  c ——填料上液体铺展开的最大表面张力,N/m。要求σ<σC。σC的值见表 7-3。 GL ——液体空塔质量通率,kg/(s·m2 ); L ,  L——液体的粘度,N·s/m2 和密度,kg/m3。 表 10-5 不同填料材质的 σC值 材质 σC/(mN/m) 材 质 σC/(mN/m) 碳 56 聚乙烯 33 陶瓷 61 钢 75 玻璃 73 涂石蜡的表面 20 聚氯乙烯 40 2.传质系数 恩田(Onda)等关联了大量液相和气相传质数据,分别提出液、气两相传质系数的经验关联式如下: (1)液相传质系数 0.4 P 1/2 L L 2/3 L W L 1/3 L L L L ( ) 0.0051( ) ( ) (ad ) a D G g k − =      (10-45) 式中 L k ——液相传质系数,kmol/(m2 s kmol/m3); DL ——溶液在液相中的扩散系数,m2 /s; P d ——填料的名义尺寸,m。 (2)气相传质系数 2 P 1/3 G G 0.7 G G V G G ( ) ( ) ( ) − = ad a D G C aD k RT    (10-46) 式中 C ——系数,大于 15mm 的环形和鞍形填料为 5.23,小于 15mm 的填料为 2.0; G k ——气相传质系数,kmol/(m2 s kPa); R ——气体常数,8.314KJ/(kmol K); T ——气体温度,K; DG ——溶质在气体中的扩散系数,m2 /s;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