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5.药物动力不在药剂学、生物药剂学等学科领域中的重要地位:药物动力学与药剂学相结合 产生了生物药剂学( Biopharmaceutics)是研究药物及其剂型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过程, 阐明药物的剂型因素和生物因素与药效关系的一门科学。其研究目的在于通过制剂的生物药学研究所 提供的资料,可以正确地评价药物制剂的质量,设计合理的剂型,制剂工艺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 依据,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性的有效性。在长期的临床用药工作中,人们常常发现,同一药物制剂的 不同药厂出品,或同一药厂同一制剂的不同批号之间,疗效相差很大。国外也有类似的报道,1968 年澳大利亚生产的苯妥英钠片剂,病人服用疗效一致很好。后来,有人将处方中的辅料CaS04改为乳 糖,其它未变,结果临床应用时连续发生中毒事件,是什么原因呢?引起人们特别注意。经药物动力 学研究发现,将处方中的CaS04改为乳糖以后,压制的片剂体外释放和体内吸收都大大提高,使血药 浓度超过了最低中毒浓度,因此发生中毒事件。1964年还有篇报道,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泼尼松片 剂,剂量达到原来的4位亦不显效。经研究发现,无效片剂释放一半所需的时间,即T50为173分钟 有效片剂释放一半,即T50为4.3分钟。但此两种片剂崩解时限为2.5分钟。大量事实证明,片剂崩 解了,但药物不一定能够完全释放。片剂释放问题,必然影响药物的吸收和临床疗效。在过去的药典 中规定,片剂的崩解时限是只要在规定的时间内,能通过10目筛,即崩解到颗粒小于1.6mm即为合 格。但是,大多数药物要以分子状态才能吸收,那么,从1.6m再继续分散到可以吸收的分子状态, 还要经过漫长的过程,药典规定的崩解实验已经无能为力了。因此,近年来,世界各国及我国新药典 对片剂和胶囊剂的部分产品都提出了释放度的要求,国外部分片剂还提出了生物利用度的要求。实践 证明,“唯有结构决定疗效”的概念,现在看来,已经不完全正确了。因此,如何评价药物的疗效和 制剂质量等重要工作,仅仅依靠原有的经验,显然是不够的,必然联系药物动力学的原理与方法,作 进一步的研究工作 70年代中期,药物动力学应用于药剂学以来,首先是在生物利用度和长效制剂的设计方面。有 关生物利用度的专著和综述已有不少,美国药学会杂志(J、Am. Pharm assoc)在19751976年间 曾连载10多种药品的生物利用度专论,其中包括地高辛、呋喃坦啶、土霉素、四环素、苯妥英钠 泼尼松、氨苄青霉素、氢氯噻嗪、氢泼尼松、药霉素、华法令、保泰松、磺胺异嗯唑等。国内近年来 也进行了大量工作,如强的松龙片剂与滴丸剂、扑热息痛片剂及四种型比较,阿期匹林片剂及栓剂、 氨茶碱片剂及栓啶栓剂、苯妥英钠片剂。核黄素片剂、氢氯噻嗪片剂、SMZ片剂等。生物利用度硏究80 5.药物动力不在药剂学、生物药剂学等学科领域中的重要地位:药物动力学与药剂学相结合, 产生了生物药剂学(Biopharmaceutics)是研究药物及其剂型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过程, 阐明药物的剂型因素和生物因素与药效关系的一门科学。其研究目的在于通过制剂的生物药学研究所 提供的资料,可以正确地评价药物制剂的质量,设计合理的剂型,制剂工艺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 依据,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性的有效性。在长期的临床用药工作中,人们常常发现,同一药物制剂的 不同药厂出品,或同一药厂同一制剂的不同批号之间,疗效相差很大。国外也有类似的报道,1968 年澳大利亚生产的苯妥英钠片剂,病人服用疗效一致很好。后来,有人将处方中的辅料 CaSO4 改为乳 糖,其它未变,结果临床应用时连续发生中毒事件,是什么原因呢?引起人们特别注意。经药物动力 学研究发现,将处方中的 CaSO4 改为乳糖以后,压制的片剂体外释放和体内吸收都大大提高,使血药 浓度超过了最低中毒浓度,因此发生中毒事件。1964 年还有篇报道,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沷尼松片 剂,剂量达到原来的 4 位亦不显效。经研究发现,无效片剂释放一半所需的时间,即 T50 为 173 分钟; 有效片剂释放一半,即 T50 为 4.3 分钟。但此两种片剂崩解时限为 2.5 分钟。大量事实证明,片剂崩 解了,但药物不一定能够完全释放。片剂释放问题,必然影响药物的吸收和临床疗效。在过去的药典 中规定,片剂的崩解时限是只要在规定的时间内,能通过 10 目筛,即崩解到颗粒小于 1.6mm 即为合 格。但是,大多数药物要以分子状态才能吸收,那么,从 1.6mm 再继续分散到可以吸收的分子状态, 还要经过漫长的过程,药典规定的崩解实验已经无能为力了。因此,近年来,世界各国及我国新药典 对片剂和胶囊剂的部分产品都提出了释放度的要求,国外部分片剂还提出了生物利用度的要求。实践 证明,“唯有结构决定疗效”的概念,现在看来,已经不完全正确了。因此,如何评价药物的疗效和 制剂质量等重要工作,仅仅依靠原有的经验,显然是不够的,必然联系药物动力学的原理与方法,作 进一步的研究工作。 70 年代中期,药物动力学应用于药剂学以来,首先是在生物利用度和长效制剂的设计方面。有 关生物利用度的专著和综述已有不少,美国药学会杂志(J、Am.Pharm Assoc)在 1975~1976 年间, 曾连载 10 多种药品的生物利用度专论,其中包括地高辛、呋喃坦啶、土霉素、四环素、苯妥英钠、 沷尼松、氨苄青霉素、氢氯噻嗪、氢沷尼松、药霉素、华法令、保泰松、磺胺异噁唑等。国内近年来 也进行了大量工作,如强的松龙片剂与滴丸剂、扑热息痛片剂及四种型比较,阿期匹林片剂及栓剂、 氨茶碱片剂及栓啶栓剂、苯妥英钠片剂。核黄素片剂、氢氯噻嗪片剂、SMZ 片剂等。生物利用度研究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