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200710071871.2 说明书 第1/4页 滑动翼式升力生成装置 技术领域 种滑动翼式升力生成装置,属于扑翼机领域。其原理和结构形式亦可用 作水上交通工具的推进器。 背景技术 人类渴望模仿鸟类在天空中独往独来、自由自在地飞翔,但却另辟蹊径地 实现了自己的飞行愿望一所有卓有成效的飞行器并非具有像鸟类一样煽动的 翅膀(扑翼),而是基于不断完善的“机翼理论”研制而成。人类研究“仿生飞 行”的历史充满艰辛和失败,并有人断言人类不可能借助扑翼实现飞行。尽管 如此,闯过各种科技难关的现代人仍不甘心放弃“仿生飞行”。在他们看来,只 有鸟类飞翔才是个性化的,它无需现代化的机场、绵长坚实的跑道、庞大的后 勤支援。当你用“扑翼飞机”和“ornithopter”对中、外专利数据库进行检 索时,大量相关申请文件会展现在你的眼前;媒体也报道过-一些大型的或微型 的样机,如:2006年9月中国航空信息网曾报道“加拿大实现有人驾驶扑翼机 飞行。这架试飞的扑翼机编号为C-GPTR,在同年7月8日进行了3次滑跑试验, 并在最后一次滑跑过程中实现了离地起飞并维持。当该机达到大约80千米/小 时的滑行速度时,试飞员将油门杆推到最大位置,此时扑翼频率为1赫兹,机 体成功离开了跑道,并以约89千米/小时的速度、在距离地面大约1米的高度 向前平飞了10秒,总飞行距离330米,留空时间只有14秒。”,从照片中可 以看出,它采用的是连杆机构。http://news,xinhuanet.com/2003年l2 月15日报道了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胡铃心和段文博在该校微型飞行器专 家昂海松教授的带领下,采用三连杆扑动翼驱动机构制作的微型扑翼 飞机只有38克重,能在空中飞6分钟,飞行高度达到50米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