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酸铝为混凝剂,剂量为25mg/L,以生石灰为pH调整剂,其活性CaO含量为60%。试估算 每天的硫酸铝和生石灰实物用量各为多少? 第五章浮力浮上法 按照水中悬浮物的性质,浮力浮上法有哪几种具体的处理方法?试述它们各自的特点和 适用对象 2.试比较压力溶气气浮三种供气方式的优缺点和适用场合? 3.什么是微气泡与微絮粒的共聚粘附?如何实现共聚粘附? 4.今拟用平流式隔油池处理流量为60m/h的某含油废水。已知废水在池内的流速为 12mm/s,要求除去废水内粒径大于60μm的可浮油,浮油密度为0.87gcm3。试确定该隔油 池上浮区的结构尺寸。 5.试将图5-8改为部分进水加压和部分回流水加压流程示意图。 6.今用部分回流水加压溶气气浮流程处理某厂纸浆白水。已知废水流量为160m3/h,原水 中纸浆纤维SS为160mg/L,处理后要求不大于10mg/L。经技术经济比较,确定采用空压机 供气和折流板空罐溶气,溶气罐过流密度为60m/m·h,溶气压力为294kPa(表压)。气固 比AS=20 L/koSs,水温为20℃。试计算:(1)空压机额定供气量;(2)溶气罐结构尺寸; (3)气浮池结构尺寸。 第六章不溶态污染物的其它分离方法 1.格栅和筛网的功能各是什么?它们各适用于什么场合? 2.用离心分离法进行固-液或液-液分离的基本原理是什么?其分离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3.磁力分离的原理如何?怎样提高其分离效率? 4.已知某种工业废水的流量为160m/h,水温为30℃。现选用直径为500mm的压力式水力 旋流器进行预处理。如被分离砂质颗粒的密度为2.25g/cm3。试计算此旋流器的各部结构尺 寸、单台处理能力、所需台数和被分离颗粒的极限尺寸 第七章活性污泥法 1.活性污泥降解有机污染物的规律包括哪几种主要关系,试从理论予以推导和说明。 2.试比较推流式曝气池和完全混合式曝气池的优缺点 3.试比较普通活性污泥法、吸附再生法和完全混合法各自的特点 4.若曝气池中的污泥浓度为2200mg/L,混合液在100mL量筒内经30min沉淀的污泥量为 l8nL,计算污泥指数、所需回流比和回流污泥浓度。 5.某曝气池的污泥负荷为0.3kg/kgd,已知a=06,b=0.07, MLVSS/MLSS=0.8,去除率 为90%,求污泥的平均停留时间。酸铝为混凝剂,剂量为 25mg/L,以生石灰为 pH 调整剂,其活性 CaO 含量为 60%。试估算 每天的硫酸铝和生石灰实物用量各为多少? 第五章 浮力浮上法 1.按照水中悬浮物的性质,浮力浮上法有哪几种具体的处理方法?试述它们各自的特点和 适用对象。 2.试比较压力溶气气浮三种供气方式的优缺点和适用场合? 3.什么是微气泡与微絮粒的共聚粘附?如何实现共聚粘附? 4.今拟用平流式隔油池处理流量为 60 m3 /h 的某含油废水。已知废水在池内的流速为 12mm/s,要求除去废水内粒径大于 60μm 的可浮油,浮油密度为 0.87g/cm3。试确定该隔油 池上浮区的结构尺寸。 5.试将图 5-8 改为部分进水加压和部分回流水加压流程示意图。 6.今用部分回流水加压溶气气浮流程处理某厂纸浆白水。已知废水流量为 160m3 /h,原水 中纸浆纤维 SS 为 160mg/L,处理后要求不大于 10mg/L。经技术经济比较,确定采用空压机 供气和折流板空罐溶气,溶气罐过流密度为 60m3 /m2·h,溶气压力为 294kPa(表压)。气固 比 A/S=20L/kgSS,水温为 20℃。试计算:(1)空压机额定供气量;(2)溶气罐结构尺寸; (3)气浮池结构尺寸。 第六章 不溶态污染物的其它分离方法 1.格栅和筛网的功能各是什么?它们各适用于什么场合? 2.用离心分离法进行固-液或液-液分离的基本原理是什么?其分离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3.磁力分离的原理如何?怎样提高其分离效率? 4.已知某种工业废水的流量为 160m3 /h,水温为 30℃。现选用直径为 500mm 的压力式水力 旋流器进行预处理。如被分离砂质颗粒的密度为 2.25g/cm3。试计算此旋流器的各部结构尺 寸、单台处理能力、所需台数和被分离颗粒的极限尺寸。 第七章 活性污泥法 1.活性污泥降解有机污染物的规律包括哪几种主要关系,试从理论予以推导和说明。 2.试比较推流式曝气池和完全混合式曝气池的优缺点。 3.试比较普通活性污泥法、吸附再生法和完全混合法各自的特点。 4.若曝气池中的污泥浓度为 2200mg/L,混合液在 100mL 量筒内经 30min 沉淀的污泥量为 18mL,计算污泥指数、所需回流比和回流污泥浓度。 5.某曝气池的污泥负荷为 0.3kg/kg·d,已知 a=0.6,b=0.07,MLVSS/MLSS=0.8,去除率 为 90%,求污泥的平均停留时间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