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碱及微量甲基麻黄碱等。麻黄还含有少量挥发油,油中含萜品醇、2,3,5,6-四甲基吡 嗪,还含有少量的鞣质等。 一、与功效主治相关的药理作用 1.发汗 麻黄为辛温解表之峻品,其发汗作用已被证实。实验证明,麻黄水煎剂、麻黄水 溶性提取物、麻黄挥发油、麻黄碱、L-甲基麻黄碱等均有发汗作用。大鼠口饲麻黄碱 2mg/kg或口饲L-甲基麻黄碱4mg/kg,可促使足底发汗。 发汗的特点:口服或注射给药均有效,作用强,起效较快,作用维持时间长 机制可能是:阻碍汗腺导管对钠离子的重吸收,致使水分潴留于汗腺管腔,引起汗 液分泌增加:兴奋汗腺▣受体,使汗腺分泌增加:通过兴奋中枢神经系统有关部位 而产生效应 2.平喘 大量研究证明,麻黄平喘作用有效成分为麻黄碱、伪麻黄碱、挥发油、2,3,5,6-四 甲基吡嗪和萜品烯醇。麻黄碱性质稳定、口服有效,平喘作用缓慢、作用温和、作用维 持时间持久。对支气管平滑肌的解痉作用较持久,特别是处于痉蛮状态的支气管。 平喘主要通过以下环节:①直接兴奋支气管平滑肌上的B2受体,激活腺苷酸环化 酶,促进cAMP合成,使cAMP/cGMP比值增加,支气管平滑肌松地:②直接兴奋a受 体,使末梢血管收缩,支气管粘膜水肿和充血得以减轻,对支气管哮喘治疗和预防 有效:③促进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和肾上腺髓质释放NA、Adr而间接发挥拟Adr作 用:④阻止过敏介质释放。 3.利尿 以山-伪麻黄威作用最显著。静注起效快,利尿强度有限,超过一定剂量后作用减 弱。利尿作用机制可能与扩张肾血管使肾血流量增加有关,也可能与阻断肾小管对 Nat的重吸收有关。 4.解热、抗炎 麻黄碱、挥发油及松油醇对小鼠正常体温有降低作用,以松油壁作用更明显。麻黄 水提物、醇提物、麻黄碱或总生物碱100g/kg灌胃,对醋酸所致小鼠腹腔炎症、大鼠右 旋糖酐与角叉菜胶性足肿胀等均有显著抑制作用。其中以伪麻黄碱抗炎作用最强。抗炎 机制为:地制炎症早期的血管通透性增强:抑制炎症后期肉芽组织的形成:对抗致 炎物质的作用。麻黄的抗炎作用可能与抑制花生四烯酸的释放与代谢有关。 5.抗病原微生物的作用碱及微量甲基麻黄碱等。麻黄还含有少量挥发油,油中含萜品醇、2,3,5,6-四甲基吡 嗪,还含有少量的鞣质等。 一、与功效主治相关的药理作用 1.发汗 麻黄为辛温解表之峻品,其发汗作用已被证实。实验证明,麻黄水煎剂、麻黄水 溶性提取物、麻黄挥发油、麻黄碱、L-甲基麻黄碱等均有发汗作用。大鼠口饲麻黄碱 2mg/kg或口饲L-甲基麻黄碱4mg/kg,可促使足底发汗。 发汗的特点:口服或注射给药均有效,作用强,起效较快,作用维持时间长。 机制可能是:阻碍汗腺导管对钠离子的重吸收,致使水分潴留于汗腺管腔,引起汗 液分泌增加;兴奋汗腺α受体,使汗腺分泌增加;通过兴奋中枢神经系统有关部位 而产生效应。 2.平喘 大量研究证明,麻黄平喘作用有效成分为麻黄碱、伪麻黄碱、挥发油、2,3,5,6-四 甲基吡嗪和萜品烯醇。麻黄碱性质稳定、口服有效,平喘作用缓慢、作用温和、作用维 持时间持久。对支气管平滑肌的解痉作用较持久,特别是处于痉挛状态的支气管。 平喘主要通过以下环节:①直接兴奋支气管平滑肌上的β2受体,激活腺苷酸环化 酶,促进cAMP合成,使cAMP/cGMP比值增加,支气管平滑肌松弛;②直接兴奋α受 体,使末梢血管收缩,支气管粘膜水肿和充血得以减轻,对支气管哮喘治疗和预防 有效;③促进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和肾上腺髓质释放NA、Adr而间接发挥拟Adr作 用;④阻止过敏介质释放。 3.利尿 以d-伪麻黄碱作用最显著。静注起效快,利尿强度有限,超过一定剂量后作用减 弱。利尿作用机制可能与扩张肾血管使肾血流量增加有关,也可能与阻断肾小管对 Na +的重吸收有关。 4.解热、抗炎 麻黄碱、挥发油及松油醇对小鼠正常体温有降低作用,以松油醇作用更明显。麻黄 水提物、醇提物、麻黄碱或总生物碱100 mg/kg灌胃,对醋酸所致小鼠腹腔炎症、大鼠右 旋糖酐与角叉菜胶性足肿胀等均有显著抑制作用。其中以伪麻黄碱抗炎作用最强。抗炎 机制为:抑制炎症早期的血管通透性增强;抑制炎症后期肉芽组织的形成;对抗致 炎物质的作用。麻黄的抗炎作用可能与抑制花生四烯酸的释放与代谢有关。     5.抗病原微生物的作用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