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林海等:短壁连采连充式胶结充填采煤技术应用研究 9 弱地表环境、处理煤矸石,在31采区301、302工 面;3-1煤层为该矿主采煤层,平均埋深400m,平 作面建立短壁连采连充式胶结充填采煤试验工作 均厚度5m,倾角为1°~3°,为近水平煤层. Chahasu Mine washing plant Chahasu Mine Bulian Power Plant Surface 图11察哈素煤矿 Fig.11 Chahasu Mine 4.2工程应用情况 水泥,结合对材料强度、流动、泌水等特性进行研 301、302工作面工作面倾向长度为50m,走 究以及现场实际条件,选择料浆的质量分数为80%, 向长度为500m,301工作面采用四阶段回采、302 矸石、粉煤灰、水泥、矿井水质量比为50:18:12:20, 工作面采用三阶段回采,考虑到施工效率,支巷宽 充填体在28d后强度可达到9MPa左右,工作面 度均设置为5m.充填原材料为矸石、粉煤灰、水 设计充填能力150m3h.充填开采井上下实拍如 泥和矿井水.矸石为察哈素矿洗选矸石,粉煤灰为 图12所示,主要包括井上充填站破碎、搅拌车间、 布连电厂排放粉煤灰,水泥为北元42.5·R硅酸盐 井下管道与卸料阀、充填模板和揭露充填体 LX fraulic prop Roof 图12充填效果实拍 Fig.12 Photos of the backfilling operation 4.3工程应用效果 体交替承载,煤柱最大支承应力为16.5MPa,充填 从2019年9月该技术开始正式生产,截止目 最大垂直应力为7.6MPa.充填体压力在第三阶段 前,301、302工作已经全部回采完毕,共采出煤 采充过程中有较大提升,工作面支巷口处顶板最 35万吨,消耗煤矸石约24.5万吨,粉煤灰约 大下沉量仅为102mm,顶板控制效果良好,工作 8.75万吨,矿井水约10万吨,现场实测充填达 面整体矿压显现较为缓和. 98%以上,成功将该技术应用于西部脆弱环境地 为了观测地表下沉情况,在充填区域对应地 区高强度开采产生的矸石排放及地表沉陷控制 表设立观测站,设立一条走向观测线和一条倾向 难题 观测线,走向观测线长度330,共12个测点,倾 为了评价充填对覆岩控制效果,对充填体和 向观测线长度120m,共7个测点.图14为地表测 煤柱受力、充填体温度、支巷顶板下沉量进行监 线观测结果,由图可知,工作面最大下沉量仅为 测.图13为301工作面监测布置示意图及汇总结 8.9mm,表明采用该技术地表沉陷控制效果良好, 果,由图可知,在分阶段回采过程中,煤柱和充填 满足对地表建(构)物的使用要求弱地表环境、处理煤矸石,在 31 采区 301、302 工 作面建立短壁连采连充式胶结充填采煤试验工作 面;3-1 煤层为该矿主采煤层,平均埋深 400 m,平 均厚度 5 m,倾角为 1°~3°,为近水平煤层. Hohhot Ordos Chahasu Mine washing plant Bulian Power Plant Surface Chahasu Mine 图 11    察哈素煤矿 Fig.11    Chahasu Mine 4.2    工程应用情况 301、302 工作面工作面倾向长度为 50 m,走 向长度为 500 m,301 工作面采用四阶段回采、302 工作面采用三阶段回采,考虑到施工效率,支巷宽 度均设置为 5 m. 充填原材料为矸石、粉煤灰、水 泥和矿井水. 矸石为察哈素矿洗选矸石,粉煤灰为 布连电厂排放粉煤灰,水泥为北元 42.5•R 硅酸盐 水泥,结合对材料强度、流动、泌水等特性进行研 究以及现场实际条件,选择料浆的质量分数为 80%, 矸石、粉煤灰、水泥、矿井水质量比为50∶18∶12∶20, 充填体在 28 d 后强度可达到 9 MPa 左右,工作面 设计充填能力 150 m3 ·h–1 . 充填开采井上下实拍如 图 12 所示,主要包括井上充填站破碎、搅拌车间、 井下管道与卸料阀、充填模板和揭露充填体. Backilling station Crushing workshop Silo Mixing workshop Crusher Primary mixing Secondary mixing Screw feeder Conveying pipeline Discharge valve Steel formwork Single hyfraulic prop Filling body Roof 图 12    充填效果实拍 Fig.12    Photos of the backfilling operation 4.3    工程应用效果 从 2019 年 9 月该技术开始正式生产,截止目 前 , 301、 302 工作已经全部回采完毕,共采出煤 35 万 吨 , 消 耗 煤 矸 石 约 24.5 万 吨 , 粉 煤 灰 约 8.75 万吨 ,矿井水 约 10 万吨 ,现场实测充填 达 98% 以上,成功将该技术应用于西部脆弱环境地 区高强度开采产生的矸石排放及地表沉陷控制 难题. 为了评价充填对覆岩控制效果,对充填体和 煤柱受力、充填体温度、支巷顶板下沉量进行监 测. 图 13 为 301 工作面监测布置示意图及汇总结 果,由图可知,在分阶段回采过程中,煤柱和充填 体交替承载,煤柱最大支承应力为 16.5 MPa,充填 最大垂直应力为 7.6 MPa,充填体压力在第三阶段 采充过程中有较大提升,工作面支巷口处顶板最 大下沉量仅为 102 mm,顶板控制效果良好,工作 面整体矿压显现较为缓和. 为了观测地表下沉情况,在充填区域对应地 表设立观测站,设立一条走向观测线和一条倾向 观测线,走向观测线长度 330 m,共 12 个测点,倾 向观测线长度 120 m,共 7 个测点. 图 14 为地表测 线观测结果,由图可知,工作面最大下沉量仅为 8.9 mm,表明采用该技术地表沉陷控制效果良好, 满足对地表建(构)物的使用要求. 林    海等: 短壁连采连充式胶结充填采煤技术应用研究 · 9 ·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