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海底天然气水合物的商业性开发。 5.我国研究现状和取得的进展 我国对“可燃冰”的研究起步虽然较晚,但我国政府对于开发应用“后石油时代”的新 型清洁能源十分重视。1997年开始组织开展对天然气水合物的前期研究,如广州海洋地质调 查局通过连续10年对南海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前景调查研究,取得了丰富的地质勘察资料。1999 年起,国土资源部启动了天然气水合物的海上勘查,发现我国南海北部陆坡存在非常有利的 天然气水合物赋存条件,并取得了一系列地球物理学、地球化学、地质学、生物学等明显证 据,对“可燃冰”成藏条件、成藏动力学过程和机制及富集规律等关键科学问题展开重点研 究。我国政府在2002年同时启动海域和陆域“可燃冰”的研究和勘探,批准设立了水合物专 项“我国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勘测与评价”,2004年由中国地质调查局负责,组织开展资 源远景调查和钻探技术研发,并编制出我国第一份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带分布图,圈定 了有利区带。国家“十一五”期间,“863”计划在海洋技术领域设立了“天然气水合物勘探 开发关键技术”重大项目,国家科学技术部制订的《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十一五” 发展纲要》(“973”计划)中,将“大规模新能源天然气水合物韵探索研究”列为能源领域重 点研究方向。 2007年5月1日,我国在南海北部成功钻获了“可燃冰”实物样品,是第4个通过国家级研 发计划采到水合物实物样品的国家,这证实了我国南海北部蕴藏有丰富的天然气水合物资源, 也标志着中国天然气水合物调查研究水平一举步人世界先进行列。2007年6月,我国南海北部 “可燃冰”钻探顺利结束,科学家在3个工作站位成功获得高纯度的“可燃冰”样品。2008年 10月,我国首艘自主研制的“可燃冰”综合调查船“海洋6号”下水进行科学考查。截至2009 年9月,我国已出动7艘调查船,实施26个航次,已完成全部外业调查,实施钻探井8个、取芯 5孔、总进尺2286.4mL。2009年9月25日国土资源部宣布,我国在青海省祁连山南缘永久冻土 区探获“可燃冰”实物样品,也是第一个在低纬度地区获取“可燃冰”实物样品的国家。 冻土区“可燃冰”岩层段埋藏浅,开采难度低,出现的灾难性后果更易控制等因素,这 对认识天然气水合物的形成和储藏规律,寻找新能源具有重大意义,也为我国海洋天热气水 合物开展技术研究和开采提供了试验场所。因此多年冻土区“可燃冰”调查和储量评估是亟 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近年来,在国家财政的大力支持和科研人员的努力下,在天然气水合物热开采技术、减 压开采技术、注化学药剂、C02,置换开采技术、技术装备等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科研工作, 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和重要进展。通过国家“863”计划“天然气水合物探测技术”等课题的 研究,在“可燃冰”地震采集技术、地震识别处理技术、船载地球化学探测系统和保真取心 钻具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初步形成了适合我国陆域、海域特点的天然气水合物探测技术 系列:中科院广州能源研究所与中海油石油研究中心共同承担的“可燃冰”开采与输运过程 实验模拟与理论分析项目,在采运关键技术上获得了突破,该项目目前已取得了3方面的成果: ①通过对“可燃冰”抑制剂进行研究和评价,开发出了新型“可燃冰”组合抑制剂,其价格 比国外低,引导时间延长3倍以上,形成了专利技术:②通过对“可燃冰”降压、注热、注化 学剂开采过程进行室内物理模拟研究,获得了“可燃冰”分解、藏动态变化过程的重要实验 数据,提出了开采过程流动/分解比率,确定了开采过程中的关键控制因素:③开发了国内 第一套开采过程数值模拟源程序。地震探测技术是寻找天然气水合物行之有效的方法,在世 界各海域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实效。我国运用研发的地震综合探测技术,在南海北部陆坡成 功钻获天然气水合物实物样品。4 海底天然气水合物的商业性开发。 5. 我国研究现状和取得的进展 我国对“可燃冰”的研究起步虽然较晚,但我国政府对于开发应用“后石油时代”的新 型清洁能源十分重视。1997年开始组织开展对天然气水合物的前期研究,如广州海洋地质调 查局通过连续10年对南海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前景调查研究,取得了丰富的地质勘察资料。1999 年起,国土资源部启动了天然气水合物的海上勘查,发现我国南海北部陆坡存在非常有利的 天然气水合物赋存条件,并取得了一系列地球物理学、地球化学、地质学、生物学等明显证 据,对“可燃冰”成藏条件、成藏动力学过程和机制及富集规律等关键科学问题展开重点研 究。我国政府在2002年同时启动海域和陆域“可燃冰”的研究和勘探,批准设立了水合物专 项“我国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勘测与评价”,2004年由中国地质调查局负责,组织开展资 源远景调查和钻探技术研发,并编制出我国第一份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带分布图,圈定 了有利区带。国家“十一五”期间,“863”计划在海洋技术领域设立了“天然气水合物勘探 开发关键技术”重大项目,国家科学技术部制订的《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十一五” 发展纲要》(“973”计划)中,将“大规模新能源天然气水合物韵探索研究”列为能源领域重 点研究方向。 2007年5月1日,我国在南海北部成功钻获了“可燃冰”实物样品,是第4个通过国家级研 发计划采到水合物实物样品的国家,这证实了我国南海北部蕴藏有丰富的天然气水合物资源, 也标志着中国天然气水合物调查研究水平一举步人世界先进行列。2007年6月,我国南海北部 “可燃冰”钻探顺利结束,科学家在3个工作站位成功获得高纯度的“可燃冰”样品。2008年 10月,我国首艘自主研制的“可燃冰”综合调查船“海洋6号”下水进行科学考查。截至2009 年9月,我国已出动7艘调查船,实施26个航次,已完成全部外业调查,实施钻探井8个、取芯 5孔、总进尺2286.4mL。2009年9月25日国土资源部宣布,我国在青海省祁连山南缘永久冻土 区探获“可燃冰”实物样品,也是第一个在低纬度地区获取“可燃冰”实物样品的国家。 冻土区“可燃冰”岩层段埋藏浅,开采难度低,出现的灾难性后果更易控制等因素,这 对认识天然气水合物的形成和储藏规律,寻找新能源具有重大意义,也为我国海洋天热气水 合物开展技术研究和开采提供了试验场所。因此多年冻土区“可燃冰”调查和储量评估是亟 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近年来,在国家财政的大力支持和科研人员的努力下,在天然气水合物热开采技术、减 压开采技术、注化学药剂、CO2,置换开采技术、技术装备等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科研工作, 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和重要进展。通过国家“863”计划“天然气水合物探测技术”等课题的 研究,在“可燃冰”地震采集技术、地震识别处理技术、船载地球化学探测系统和保真取心 钻具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初步形成了适合我国陆域、海域特点的天然气水合物探测技术 系列;中科院广州能源研究所与中海油石油研究中心共同承担的“可燃冰”开采与输运过程 实验模拟与理论分析项目,在采运关键技术上获得了突破,该项目目前已取得了3方面的成果: ①通过对“可燃冰”抑制剂进行研究和评价,开发出了新型“可燃冰”组合抑制剂,其价格 比国外低,引导时间延长3倍以上,形成了专利技术;②通过对“可燃冰”降压、注热、注化 学剂开采过程进行室内物理模拟研究,获得了“可燃冰”分解、藏动态变化过程的重要实验 数据,提出了开采过程流动/分解比率,确定了开采过程中的关键控制因素;③开发了国内 第一套开采过程数值模拟源程序。地震探测技术是寻找天然气水合物行之有效的方法,在世 界各海域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实效。我国运用研发的地震综合探测技术,在南海北部陆坡成 功钻获天然气水合物实物样品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