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1484 工程科学学报,第40卷,第12期 (a) 0.30 0.1375 0.15 A(Y-位移) --1(X-位移) 0.25 BY-位移 …-2(X-位移) 0.261 背爆面测点 0.12 CY-位移) -3X-位移) 0.20 DY-位移) …4X-位移) EY-位移) …5X-位移) 0.09 迎爆面测点 0.15 0.0701 ,i098 0.10 12 00474 0.03 线2 侧线3 测践4 测线 0.05 线1 0.00 0 10 20 30 40 50 时间/ms 图9洞门上测点分布概况(a)及位移时程曲线(b) Fig.9 Distribution of measured points on tunnel portal (a)and partially displacement curves (b) 测线1 -15 (b) ■线1 测线2 测线3 测线2 25 测线4 12 测线3 测线4 测线5 20 测线 5 拱顶 拱腰 拱脚 边墙角 拱顶 拱腰 拱脚 边墙角 衬圆部位 衬砌部位 1测线2 d ■测线2 测线3 -16 测线3 测线4 ■测线4 测线5 ■则线5 5 拱顶 拱腰 拱脚 边墙角 拱顶 拱腰 拱脚边墙角 衬圆部位 衬砌部位 图10衬砌各部位主应力状态.(a)迎爆面测点最大主应力峰值:(b)迎爆面测点最小主应力蜂值:(c)背爆面测点最大主应力蜂值:(d)背 爆面测点最小主应力峰值 Fig.10 Principal stress states of lining:(a)max.principal stresses on front surface;(b)min.principal stresses on front surface;(c)max.princi- pal stresses on back surface;(d)min.principal stresses on back surface 现出显著的受拉特征,其中边墙脚部受拉最为显著, 图10中除背爆面拱顶处局部测点压应力较高, 拱顶、拱腰、拱脚及边墙脚处拉应力峰值分别为19、 其余均低于混凝土单轴抗压强度设计值,洞口段衬 10.9、15.3及31.5MPa,均位于则线2处. 砌主要为受拉致损,缺少围岩的约束作用,洞门结构 如图10(c)~(d)所示,洞门域测点拉、压应力 损伤严重. 介于4.9~15.6MPa、5.6~16.7MPa.背爆面2~5 对迎爆面测线1、2及背爆面测线4上测点的等 测线上测点仍表现出显著的受拉特征,每条测线上 效应力进行分析,如图11所示. 自拱顶至边墙角处拉应力呈衰减趋势,各部位拉应 由图11可知,不同位置各测点的应力时程曲线 力峰值分别为16.7、11.6、11.4及9.5MPa,均位于 均出现多个峰值,其中测线4位置测点的曲线振荡 测线4上. 最为显著,表明衍射的冲击波在洞门背面作用较强、工程科学学报,第 40 卷,第 12 期 图 9 洞门上测点分布概况(a)及位移时程曲线 (b) Fig. 9 Distribution of measured points on tunnel portal (a) and partially displacement curves (b) 图 10 衬砌各部位主应力状态 郾 (a)迎爆面测点最大主应力峰值;(b)迎爆面测点最小主应力峰值;(c)背爆面测点最大主应力峰值;( d)背 爆面测点最小主应力峰值 Fig. 10 Principal stress states of lining: (a) max. principal stresses on front surface; (b) min. principal stresses on front surface; (c) max. princi鄄 pal stresses on back surface; (d) min. principal stresses on back surface 现出显著的受拉特征,其中边墙脚部受拉最为显著, 拱顶、拱腰、拱脚及边墙脚处拉应力峰值分别为 19、 10郾 9、15郾 3 及 31郾 5 MPa,均位于测线 2 处. 如图 10(c) ~ (d)所示,洞门域测点拉、压应力 介于 4郾 9 ~ 15郾 6 MPa、5郾 6 ~ 16郾 7 MPa. 背爆面 2 ~ 5 测线上测点仍表现出显著的受拉特征,每条测线上 自拱顶至边墙角处拉应力呈衰减趋势,各部位拉应 力峰值分别为 16郾 7、11郾 6、11郾 4 及 9郾 5 MPa,均位于 测线 4 上. 图 10 中除背爆面拱顶处局部测点压应力较高, 其余均低于混凝土单轴抗压强度设计值,洞口段衬 砌主要为受拉致损,缺少围岩的约束作用,洞门结构 损伤严重. 对迎爆面测线 1、2 及背爆面测线 4 上测点的等 效应力进行分析,如图 11 所示. 由图 11 可知,不同位置各测点的应力时程曲线 均出现多个峰值,其中测线 4 位置测点的曲线振荡 最为显著,表明衍射的冲击波在洞门背面作用较强、 ·1484·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