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答:不变。] 14.在SI单位制中,通用气体常数R的单位为(B) A.atm·cm3/mol·KB.Pa·m3/mol·K C.kgf·kmol·KD.Ibf·ft/ Ibmol·K 15.通常流体粘度μ随温度t的变化规律为(C) A.t升高、μ减小B.t升高、μ增大 C.对液体粘度t升高μ减小,对气体则相反.D.对液体t升高μ增大,对气体则相反 16.流体在圆形直管中流动时,若其已进入阻力平方区,则摩擦系数λ与雷诺数Re的关系为(C)。 A.Re增加,λ增大B.Re增加,λ减小 C.Re增加,λ基本上不变D.Re增加,λ先增加大后减小 17.滞流和湍流的本质区别是(D)。 A.湍流流速大于滞流流速B.滞流时Re数小于湍流时Re数 C.流道截面大时为湍流,截面小的为滞流D.滞流无径向脉动,而湍流有径向脉动 18.因次方析的目的在于(B)。 A.得到各变量间的确切定量关系.B.用无因次数群代替变量,使实验与关联简化 C.得到无因次数群间定量关系.D.无需进行实验,即可得到关联式 19.滞流内层越薄,则以下结论是正确的(D) A.近壁面处速度梯度越小B.流体湍动程度越低 C.流动阻力越小D.流动阻力越大 20.在一水平变径管路中,在小管截面A和大管截面B连接一U型压差计,当流体流过该管时,压 差计读数R值反映(A) A.A、B两截面间的压强差B.A、B两截面间的流动阻力 C.A、B两截面间动压头变化D.突然扩大或缩小的局部阻力 21.在一定管路中,当孔板流量计的孔径和文丘里流量计的喉径相同时,相同流动条件下,文丘 里流量计的孔流系数CV和孔板流量系数CO的大小为(B) A.CO=CVB.C0>CVC.C0<CVD.不确定 22.流体流过两个并联管路管1和2,两管内均呈滞流。两管的管长L1=L2、管内径dl=2d2,则 体积流量V2/V1为(C)。 A.1/2B.1/4C.1/8D.1/16[答:不变。] 14.在 SI 单位制中,通用气体常数 R 的单位为(B)。 A.atm·cm3/mol·K B.Pa·m3/mol·K C.kgf·kmol·K D.Ibf·ft/Ibmol·K 15.通常流体粘度 μ 随温度 t 的变化规律为(C)。 A.t 升高、μ 减小 B.t 升高、μ 增大 C.对液体粘度 t 升高 μ 减小,对气体则相反. D.对液体 t 升高 μ 增大,对气体则相反 16.流体在圆形直管中流动时,若其已进入阻力平方区,则摩擦系数 λ 与雷诺数 Re 的关系为(C)。 A.Re 增加,λ 增大 B.Re 增加,λ 减小 C.Re 增加,λ 基本上不变 D.Re 增加,λ 先增加大后减小 17.滞流和湍流的本质区别是(D)。 A.湍流流速大于滞流流速 B.滞流时 Re 数小于湍流时 Re 数 C.流道截面大时为湍流,截面小的为滞流 D.滞流无径向脉动,而湍流有径向脉动 18.因次方析的目的在于(B)。 A.得到各变量间的确切定量关系. B.用无因次数群代替变量,使实验与关联简化. C.得到无因次数群间定量关系. D.无需进行实验,即可得到关联式. 19.滞流内层越薄,则以下结论是正确的(D)。 A.近壁面处速度梯度越小 B.流体湍动程度越低 C.流动阻力越小 D.流动阻力越大 20.在一水平变径管路中,在小管截面 A 和大管截面 B 连接一 U 型压差计,当流体流过该管时,压 差计读数 R 值反映(A). A.A、B 两截面间的压强差 B.A、B 两截面间的流动阻力 C.A、B 两截面间动压头变化 D.突然扩大或缩小的局部阻力 21.在一定管路中,当孔板流量计的孔径和文丘里流量计的喉径相同时,相同流动条件下,文丘 里流量计的孔流系数 CV 和孔板流量系数 C0 的大小为(B)。 A.C0=CV B.C0>CV C.C0<CV D.不确定. 22.流体流过两个并联管路管 1 和 2,两管内均呈滞流。两管的管长 L1=L2、管内径 d1=2d2,则 体积流量 V2/V1 为(C)。 A.1/2 B.1/4 C.1/8 D.1/16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