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Postharvest Diseases of fruits and vegetables ≯从以上分析可看出,控制荔枝褐变应从几个方面着手: ◆采用适当的保湿包装,减少果皮失水 ◆降低呼吸强度,延缓果实成熟衰老,如预冷、低温贮藏、气调贮藏等。 ◆抑制多酚氧化酶的活性,如气调贮藏、应用多酚氧化酶抑制剂如二氧化硫等。 降低果皮的pH值,如浸酸处理。 Litchi Downy blight ◇荔枝霜疫病,曾被误称ˆ霜霉病ˆ,是茘枝果实上最重要的病害。我囯广东、广西、福建、海南、台湾均 有发生。在广东珠江三角洲、福建金三角,结果期常遇阴雨连绵,造成大量落果、烂果,损失可达」 贮运中继续危害。有的年份,采前天气晴朗多日,果实外观完好,但在采后运输过程中爆发病害,使销售 部门遭受重大损失。 症状 ≯荔枝花序、幼果、成果、果柄、结果枝均可被害。湿度很高时,叶片也发病,但在此病发生盛期 叶片一般已老化,故田间叶片被害的情况很少见。 ≯花序受害,造成花腐。幼果受害后腐烂,很快脱落。病部均生白霉 ≯成果受害时,多自果蒂开始发生褐色、不规则形、无明显边缘的病斑,潮湿时长出白色霉层,即病 原菌的孢囊梗和孢子囊,病斑扩展极快,常全果变褐,果肉发酸,烂成肉浆,流出褐水 病原菌 荔枝霜疫霉 Peronophythora litchi,属卵菌纲真菌。 病原菌可在人工培养基上生长,孢囊梗呈多级生长,在顶部分枝同时产生孢子囊。每个孢囊梗生7~2 多个孢子囊;孢子囊脱落后,带微小的柄,萌发时,一般形成5~12个游动孢子,自乳突顶端陆续逸出, 如温度高则直接形成芽管。 人工接种可侵染番木瓜、番茄、丝瓜;刺伤接种可侵染菜豆荚和龙眼叶片。但不侵染龙眼、香蕉、 番石榴、菠萝等的果实, 在田间,除荔枝外,还可危害番木瓜。 心发病规律 ≯初侵染源:以卵孢子在土壤内越冬。没有证据表明病菌可在病果枝及落地的病果皮上越冬。贮运期 间的病果主要来自田间的外观完好,但已被病菌侵入的果实。 在广东,约3月末开始发病。病程极短,条件适宜时5分钟便可侵入;再侵染相当频繁 靠风雨传播;贮运期靠接触传病 今影响发病因囊 果肉厚、含水多或果皮薄、易透水、较湿润的成果易感病。 广州在气温14~30°℃,连续降雨数日,病害便流行 土壤湿润肥沃,或冬季多施肥培土,树势良好,枝叶繁茂结果多的,发病较多。树冠下部和荫蔽处 的果实发病最早最重 ≯品种抗病性无明显差异。但迟熟品种发生偏轻,主要由于此时气温稍高,雨量少,不宜病菌侵染, 可“避病”。 病害程度取决于结果期的降水量,特别是降水日数与次数。持续阴雨几乎可以肯定是霜疫病大爆发 的预兆 ◆防治揹施:当前应以药剂防治为主。解决荔枝霜疫病烂果应从田间防病着手,单靠采果后低温及药防腐 很难解决。 ≯清洁果园,结合修剪,清除树上和地面的病果、烂果皮和枯枝落叶,集中烧毁,防止所带病菌可进 入土壤而成为翌年的菌源。 合理施肥,尤应避免偏施氮肥 花前1周起,喷施58%瑞毒霉锰锌500~600倍液或64%杀毒矾600倍液,共喷4次,间隔2~3周。乙磷铝 灭克等亦有良好防效。 ≯荔枝采后应迅速预冷,采取低温贮藏并浸药处理。在产地采后即用冰水溶解药液浸果,药剂用乙磷 铝l00opm特克多100opm,在10℃左右浸10分钟(水温5~6℃时浸5分钟)。晾干后运回冷库继续预冷 将果温降低至7~8°C,在冷库内选果包装。若不用冰水浸果,则在药剂处理后,迅速运回冷库,以强冷 风预冷至上述温度。 Litchi Sour rot ◆酸腐病是荔枝果实上的常见病害,一般发生于荔枝椿象危害严重的果实,贮运期间也经常发生,发病率Postharvest Diseases of Fruits and Vegetables ➢从以上分析可看出,控制荔枝褐变应从几个方面着手: 采用适当的保湿包装,减少果皮失水。 降低呼吸强度,延缓果实成熟衰老,如预冷、低温贮藏、气调贮藏等。 抑制多酚氧化酶的活性,如气调贮藏、应用多酚氧化酶抑制剂如二氧化硫等。 降低果皮的pH值,如浸酸处理。 Litchi Downy Blight ❖荔枝霜疫病,曾被误称“霜霉病”,是荔枝果实上最重要的病害。我国广东、广西、福建、海南、台湾均 有发生。在广东珠江三角洲、福建金三角,结果期常遇阴雨连绵,造成大量落果、烂果,损失可达30~80%, 贮运中继续危害。有的年份,采前天气晴朗多日,果实外观完好,但在采后运输过程中爆发病害,使销售 部门遭受重大损失。 ❖症状 ➢荔枝花序、幼果、成果、果柄、结果枝均可被害。湿度很高时,叶片也发病,但在此病发生盛期, 叶片一般已老化,故田间叶片被害的情况很少见。 ➢花序受害,造成花腐。幼果受害后腐烂,很快脱落。病部均生白霉。 ➢成果受害时,多自果蒂开始发生褐色、不规则形、无明显边缘的病斑,潮湿时长出白色霉层,即病 原菌的孢囊梗和孢子囊,病斑扩展极快,常全果变褐,果肉发酸,烂成肉浆,流出褐水。 ❖病原菌 ➢荔枝霜疫霉Peronophythora litchii,属卵菌纲真菌。 ➢病原菌可在人工培养基上生长,孢囊梗呈多级生长,在顶部分枝同时产生孢子囊。每个孢囊梗生7~20 多个孢子囊;孢子囊脱落后,带微小的柄,萌发时,一般形成5~12个游动孢子,自乳突顶端陆续逸出, 如温度高则直接形成芽管。 ➢人工接种可侵染番木瓜、番茄、丝瓜;刺伤接种可侵染菜豆荚和龙眼叶片。但不侵染龙眼、香蕉、 番石榴、菠萝等的果实。 ➢在田间,除荔枝外,还可危害番木瓜。 ❖发病规律 ➢初侵染源:以卵孢子在土壤内越冬。没有证据表明病菌可在病果枝及落地的病果皮上越冬。贮运期 间的病果主要来自田间的外观完好,但已被病菌侵入的果实。 ➢在广东,约3月末开始发病。病程极短,条件适宜时5分钟便可侵入;再侵染相当频繁。 ➢靠风雨传播;贮运期靠接触传病。 ❖影响发病因素 ➢果肉厚、含水多或果皮薄、易透水、较湿润的成果易感病。 ➢广州在气温14~30℃,连续降雨数日,病害便流行。 ➢土壤湿润肥沃,或冬季多施肥培土,树势良好,枝叶繁茂结果多的,发病较多。树冠下部和荫蔽处 的果实发病最早最重。 ➢品种抗病性无明显差异。但迟熟品种发生偏轻,主要由于此时气温稍高,雨量少,不宜病菌侵染, 可“避病”。 ➢病害程度取决于结果期的降水量,特别是降水日数与次数。持续阴雨几乎可以肯定是霜疫病大爆发 的预兆。 ❖防治措施:当前应以药剂防治为主。解决荔枝霜疫病烂果应从田间防病着手,单靠采果后低温及药防腐 很难解决。 ➢清洁果园,结合修剪,清除树上和地面的病果、烂果皮和枯枝落叶,集中烧毁,防止所带病菌可进 入土壤而成为翌年的菌源。 ➢合理施肥,尤应避免偏施氮肥。 ➢花前1周起,喷施58%瑞毒霉锰锌500~600倍液或64%杀毒矾600倍液,共喷4次,间隔2~3周。乙磷铝、 灭克等亦有良好防效。 ➢荔枝采后应迅速预冷,采取低温贮藏并浸药处理。在产地采后即用冰水溶解药液浸果,药剂用乙磷 铝1000ppm+特克多1000ppm,在10℃左右浸10分钟(水温5~6℃时浸5分钟)。晾干后运回冷库继续预冷, 将果温降低至7~8℃,在冷库内选果包装。若不用冰水浸果,则在药剂处理后,迅速运回冷库,以强冷 风预冷至上述温度。 Litchi Sour Rot ❖酸腐病是荔枝果实上的常见病害,一般发生于荔枝椿象危害严重的果实,贮运期间也经常发生,发病率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