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宋]苏轼 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 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 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 西崦人家应最乐,煮芹烧笋饷春耕。 8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考答案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雨后春景图和想象中的农家春耕图。抒发了诗人热爱自然、轻 松欢快的情感 9元代方回和清代纪昀(晓岚)都批评该诗颔联的比喻为“颇拙”究非雅字”,你同意这种看法吗? 请就此联加以分析,并说明理由。 昏考答案』不同意。颔联以“披絮帽”比喻"岭上晴云”以“挂铜钲比喻“树头初日”比喻形象贴 切。银白和金黄的光色相辉映,是农家日常生活习见之物,以俗为雅,拙中见趣,不失为佳联 (二)拓展阅读 (2016天津高考)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0~12题。 (导学号50710018) 登裴秀才迪小台 唐]王维 端居不出户,满目望云山。 落日鸟边下,秋原人外闲。 遥知远林际,不见此檐间。 好客多乘月,应门莫上关。 (选自《全唐诗》) 10.“满目望云山”句中“望”字一作“空”,你认为这两个字用哪个更好?请说明理由 析:先明确望”空”的意思在读懂诗句大意的基础上结合诗歌主旨分别解释它们在句中 的意思,分析它们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考答案望照应题目中的登台,引出后面描写的景物。或空”①营造空旷的意境②流 露出超然心态。 1请结合诗句说明颔联采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析:颌联写景,先将所写景物找出来再思考所用手法回忆此类题目解答时所用术语;最后 考虑芑术手法比如抒情手法中的寓情于景、借景抒情。综合比较分析,可以得出答案。注意 题干中的“哪些”一词,表明表现手法不止一种。 惨考答案:动静结合。落日与鸟,是动态描写,秋日原野,是静态描写。②寓情于景。通过描 写秋原的空阔,表现出诗人闲适的心境 12你如何理解诗中的“闲”字? 屏析:要结合具体的诗句,特别是描写人物的神态、心理的词语来分析“闲“的含义。结合首 联、颌联中场景画面的描述,梳理重点意象,全面把握“闲”所涵盖的内容。 考答案:一个“闲”字,点出闲景、闲人、闲心,写出了闲境之美、闲适之情。 (2015北京高考)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第13~16题。 (导学号50710019) 醉翁操 [宋]苏轼 琅然清圆,谁弹?响空山。无言,惟翁醉中知其天。月明风露娟娟,人未眠。荷蒉过山前,曰有[宋]苏轼 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 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 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 西崦人家应最乐,煮芹烧笋饷春耕。 8.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参考答案: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雨后春景图和想象中的农家春耕图。抒发了诗人热爱自然、轻 松欢快的情感。 9.元代方回和清代纪昀(晓岚)都批评该诗颔联的比喻为“颇拙”“究非雅字”,你同意这种看法吗? 请就此联加以分析,并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不同意。颔联以“披絮帽”比喻“岭上晴云”,以“挂铜钲”比喻“树头初日”,比喻形象贴 切。银白和金黄的光色相辉映,是农家日常生活习见之物,以俗为雅,拙中见趣,不失为佳联。 (二)拓展阅读 (2016·天津高考)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 10~12 题。 (导学号 50710018) 登裴秀才迪小台 [唐]王维 端居不出户,满目望云山。 落日鸟边下,秋原人外闲。 遥知远林际,不见此檐间。 好客多乘月,应门莫上关。 (选自《全唐诗》) 10.“满目望云山”句中“望”字一作“空”,你认为这两个字用哪个更好?请说明理由。 解析:先明确“望”“空”的意思,在读懂诗句大意的基础上,结合诗歌主旨分别解释它们在句中 的意思,分析它们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参考答案:“望”:照应题目中的“登台”,引出后面描写的景物。或“空”:①营造空旷的意境;②流 露出超然心态。 11.请结合诗句说明颔联采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解析:颔联写景,先将所写景物找出来;再思考所用手法,回忆此类题目解答时所用术语;最后 考虑艺术手法,比如抒情手法中的寓情于景、借景抒情。综合比较分析,可以得出答案。注意 题干中的“哪些”一词,表明表现手法不止一种。 参考答案:①动静结合。落日与鸟,是动态描写;秋日原野,是静态描写。②寓情于景。通过描 写秋原的空阔,表现出诗人闲适的心境。 12.你如何理解诗中的“闲”字? 解析:要结合具体的诗句,特别是描写人物的神态、心理的词语来分析“闲”的含义。结合首 联、颔联中场景画面的描述,梳理重点意象,全面把握“闲”所涵盖的内容。 参考答案:一个“闲”字,点出闲景、闲人、闲心,写出了闲境之美、闲适之情。 (2015·北京高考)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第 13~16 题。 (导学号 50710019) 醉翁操① [宋]苏轼 琅然,清圆,谁弹?响空山。无言,惟翁醉中知其天。月明风露娟娟,人未眠。荷蒉过山前,曰有心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