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张国成等:褐铁矿在烧结工艺中的优化配置 47… 等,多与磁铁矿共晶存在.由于硅酸盐加固铁酸 钙,黏结相强度较高,加之铁矿物晶粒较粗,烧结 矿强度较高,低温还原时黏结相抵抗晶型转变应 力的能力较强,低温还原粉化性能较好,达74.9%. H-6#烧结矿试样褐铁矿的质量分数相对较高 为55%,其OA、OB和OC矿的质量分数分别为 (d) 10%、35%和10%,0D矿的质量分数较低为10% OB矿粒度较粗,直径大于5mm的铁矿粉颗粒质 量占比大于36%,结晶水含量较高,分解温度较 低P62测,分解产物赤铁矿中的裂缝较易愈合,对强 50 um H-6 度影响较小;OA矿粒度介于OB和OC矿之间, 图9H-6#烧结矿试样矿相显微结构图.(a)左边缘视域:(b)右边缘 1~5mm粒级质量占比达到48%以上,使烧结矿 视域:(c)左中心视域:(d)右中心视域 中细颗粒赤铁矿含量升高、富集加重.由于褐铁 Fig.9 Mineral phase microstructures of the H-6#sinter sample:(a)left 矿配比较高且OD矿配比较低,液相生成温度低, edge view,(b)right edge view,(c)left central view;(d)right central 铁酸钙多以团块状填充于细颗粒的磁铁矿空隙之 view 间(图9(b)),孔隙率较高.在低温还原过程中,由 硅酸盐减少,液相生成早、生成量多,褐铁矿吸液 于赤铁矿含量和孔隙率较高,加之赤铁矿颗粒的 量增加24-2),黏结相强度降低,由于铁酸钙多以团 聚集和团块状铁酸钙的存在,其低温还原粉化性 块状充填在铁矿物的间隙中,不能很好地抵抗赤 能不佳,RDL+3.15mm只有64.2%. 铁矿到磁铁矿的晶型转变应力,其RDL+3.15mm只 通过对比分析可知,不同烧结矿试样的矿相 有65.4% 结构具有显著的区别,配加质量分数为15%的磁 H-4#烧结矿试样褐铁矿的质量分数相对较 铁精矿不仅具有强化制粒和提高液相生成温度的 低,为45%,其OB矿和OC矿的质量分数分别为 作用,而且优化了铁酸钙的形貌,使其呈现针状结 30%和10%,OD矿的质量分数较高,为15%.矿相 构,并与磁铁矿熔蚀交织,从而全面改善了烧结矿 结构中铁酸钙多呈现针柱状(图7(a)),局部出现 性能.因此,将粗粒度褐铁矿与细粒度磁铁精矿合 团块状,磁铁矿多呈它形晶或半自形晶(图7(d), 理搭配使用,是提高烧结矿品位、降低烧结矿成 赤铁矿含量较低,局部有硅酸盐渣相填充在先结 本、确保烧结矿冶金性能的有效措施20 晶出的铁酸钙缝隙中,具有强化黏结相强度的作 4结论 用.H-3#和H-4#的OB矿的质量分数均为30%,但 是H-4#的OC矿的质量分数较低(10%)、OD矿的 (1)与巴西赤铁矿比较,澳大利亚褐铁矿具有 质量分数较高(15%),其烧结矿团块状铁酸钙较 粒度粗(-0.5mm铁矿粉颗粒少)、制粒性能差、矿 少、结构较好.可见,当褐铁矿配比相对较低、而 化能力弱和同化温度低的特点,烧结过程中褐铁 赤铁矿配比较高时,铁酸钙多呈现针柱状,烧结矿 矿分解产生赤铁矿微球网状结构,容易发生吸液 硅酸盐渣相含量增加,铁酸钙、硅酸盐和磁铁矿具 现象,使得烧结体多孔而结构不均,从而导致其固 有良好的接触强度,当发生低温还原时,抵抗赤铁 结强度变差 矿到磁铁矿的晶型转变应力的能力较强,低温还 (2)烧结过程形成的液相数量和质量对烧结 原粉化性能较好, 矿性能有重要影响,混合料中单位质量黏附粉产 H-5#烧结矿试样褐铁矿的质量分数相对中 生的液相量越高,则烧结液相量越多,可促进液相 等,为50%,其OB矿和OC矿的质量分数分别为 对周围核矿物的有效黏结;液相中Fe2O3与CaO 35%和10%,OD矿的质量分数较高,为15%.矿相 的质量比越高,则越容易形成铁酸钙黏结相,有利 结构中铁酸钙多为片柱状(图8(b)),硅酸盐含量 于改善烧结矿质量.H-1#、H-2#和H-4#配矿结构, 较高(图8(d)),填充在铁酸钙的片层之间,起到加 单位质量黏附粉理论液相生成量和液相中FezO3 固黏结相的作用.部分铁酸钙呈现团块状,填充在 与CaO的质量比均较高,烧结矿试样的转鼓强度 磁铁矿的空隙之间,磁铁矿呈现半自形晶或它形 也较优,表明理论模拟结果和烧结试验结果吻合 晶(图8(a)),晶粒较粗,赤铁矿含量较高,粒度中 性良好硅酸盐减少,液相生成早、生成量多,褐铁矿吸液 量增加[24−25] ,黏结相强度降低,由于铁酸钙多以团 块状充填在铁矿物的间隙中,不能很好地抵抗赤 铁矿到磁铁矿的晶型转变应力,其 RDI+3.15 mm 只 有 65.4%. H-4#烧结矿试样褐铁矿的质量分数相对较 低 ,为 45%,其 OB 矿和 OC 矿的质量分数分别为 30% 和 10%,OD 矿的质量分数较高,为 15%. 矿相 结构中铁酸钙多呈现针柱状(图 7(a)),局部出现 团块状,磁铁矿多呈它形晶或半自形晶(图 7(d)), 赤铁矿含量较低,局部有硅酸盐渣相填充在先结 晶出的铁酸钙缝隙中,具有强化黏结相强度的作 用. H-3#和 H-4#的 OB 矿的质量分数均为 30%,但 是 H-4#的 OC 矿的质量分数较低(10%)、OD 矿的 质量分数较高(15%),其烧结矿团块状铁酸钙较 少、结构较好. 可见,当褐铁矿配比相对较低、而 赤铁矿配比较高时,铁酸钙多呈现针柱状,烧结矿 硅酸盐渣相含量增加,铁酸钙、硅酸盐和磁铁矿具 有良好的接触强度,当发生低温还原时,抵抗赤铁 矿到磁铁矿的晶型转变应力的能力较强,低温还 原粉化性能较好. H-5#烧结矿试样褐铁矿的质量分数相对中 等 ,为 50%,其 OB 矿和 OC 矿的质量分数分别为 35% 和 10%,OD 矿的质量分数较高,为 15%. 矿相 结构中铁酸钙多为片柱状(图 8(b)),硅酸盐含量 较高(图 8(d)),填充在铁酸钙的片层之间,起到加 固黏结相的作用,部分铁酸钙呈现团块状,填充在 磁铁矿的空隙之间,磁铁矿呈现半自形晶或它形 晶(图 8(a)),晶粒较粗,赤铁矿含量较高,粒度中 等,多与磁铁矿共晶存在. 由于硅酸盐加固铁酸 钙,黏结相强度较高,加之铁矿物晶粒较粗,烧结 矿强度较高,低温还原时黏结相抵抗晶型转变应 力的能力较强,低温还原粉化性能较好,达 74.9%. H-6#烧结矿试样褐铁矿的质量分数相对较高 为 55%,其 OA、 OB 和 OC 矿的质量分数分别为 10%、35% 和 10%,OD 矿的质量分数较低为 10%. OB 矿粒度较粗,直径大于 5 mm 的铁矿粉颗粒质 量占比大于 36%,结晶水含量较高,分解温度较 低[26−28] ,分解产物赤铁矿中的裂缝较易愈合,对强 度影响较小;OA 矿粒度介于 OB 和 OC 矿之间, 1~5 mm 粒级质量占比达到 48% 以上,使烧结矿 中细颗粒赤铁矿含量升高、富集加重. 由于褐铁 矿配比较高且 OD 矿配比较低,液相生成温度低, 铁酸钙多以团块状填充于细颗粒的磁铁矿空隙之 间(图 9(b)),孔隙率较高. 在低温还原过程中,由 于赤铁矿含量和孔隙率较高,加之赤铁矿颗粒的 聚集和团块状铁酸钙的存在,其低温还原粉化性 能不佳,RDI+3.15 mm 只有 64.2%. 通过对比分析可知,不同烧结矿试样的矿相 结构具有显著的区别,配加质量分数为 15% 的磁 铁精矿不仅具有强化制粒和提高液相生成温度的 作用,而且优化了铁酸钙的形貌,使其呈现针状结 构,并与磁铁矿熔蚀交织,从而全面改善了烧结矿 性能. 因此,将粗粒度褐铁矿与细粒度磁铁精矿合 理搭配使用,是提高烧结矿品位、降低烧结矿成 本、确保烧结矿冶金性能的有效措施[29−30] . 4    结论 (1)与巴西赤铁矿比较,澳大利亚褐铁矿具有 粒度粗(−0.5 mm 铁矿粉颗粒少)、制粒性能差、矿 化能力弱和同化温度低的特点,烧结过程中褐铁 矿分解产生赤铁矿微球网状结构,容易发生吸液 现象,使得烧结体多孔而结构不均,从而导致其固 结强度变差. (2)烧结过程形成的液相数量和质量对烧结 矿性能有重要影响,混合料中单位质量黏附粉产 生的液相量越高,则烧结液相量越多,可促进液相 对周围核矿物的有效黏结;液相中 Fe2O3 与 CaO 的质量比越高,则越容易形成铁酸钙黏结相,有利 于改善烧结矿质量. H-1#、H-2#和 H-4#配矿结构, 单位质量黏附粉理论液相生成量和液相中 Fe2O3 与 CaO 的质量比均较高,烧结矿试样的转鼓强度 也较优,表明理论模拟结果和烧结试验结果吻合 性良好. H H M P F F H S H-6 (a) (b) (c) (d) 50 μm 图 9    H-6#烧结矿试样矿相显微结构图. (a)左边缘视域;(b)右边缘 视域;(c)左中心视域;(d)右中心视域 Fig.9    Mineral phase microstructures of the H-6# sinter sample: (a) left edge  view;  (b)  right  edge  view;  (c)  left  central  view;  (d)  right  central view 张国成等: 褐铁矿在烧结工艺中的优化配置 · 47 ·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