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21.下列句子中的文言虚词“而”的意义和用法与“摘而藏之”中“而”的意义和 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B.溪深而鱼肥 C.乃记之而去 D.呼尔而与之 2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2)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 23.甲、乙两个文段的主要意思各是什么?(3分) 甲文 乙文 24.甲、乙两个文段都写荷花,都表达了作者对荷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但赞美和 喜爱的原因有所不同,请用简洁的语言分析。(3分) (八)(广西百色卷)2007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 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 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 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9.解释加点的词语。(2分) ①可爱者甚蕃蕃 ②不蔓不枝蔓: 10.下列“之”字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2分) A.水陆草木之花 B.花之隐逸者 C.莲之出淤泥而不染D.牡丹之爱 11.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②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12.本文主要写的是“莲之爱”,为什么还要写“菊之爱”、“牡丹之爱”呢?(2 分) 3.自古以来,花往往成为人们的精神象征,人们往往借花言志,国家或城市也将 某种花定为国花或市花。请你为百色市推荐一种市花,并说明理由。(3分) (九)(山西卷)2007年 比较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4-8题。(10分) [甲[饮酒陶渊明 结庐在人间,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10 21.下列句子中的文言虚词“而”的意义和用法与“摘而藏之”中“而”的意义和 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 分) A.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B.溪深而鱼肥 C.乃记之而去 D.呼尔而与之 2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 分) ⑴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⑵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 23.甲、乙两个文段的主要意思各是什么?(3 分) 甲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甲、乙两个文段都写荷花,都表达了作者对荷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但赞美和 喜爱的原因有所不同,请用简洁的语言分析。(3 分) (八)(广西百色卷)2007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 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 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 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9.解释加点的词语。(2 分) ①可爱者甚蕃 蕃: ②不蔓不枝 蔓: 10.下列“之”字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2 分) A.水陆草木之花 B.花之隐逸者 C.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D.牡丹之爱 11.翻译下列句子。(4 分) ①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②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12.本文主要写的是“莲之爱”,为什么还要写“菊之爱”、“牡丹之爱”呢?(2 分) 13.自古以来,花往往成为人们的精神象征,人们往往借花言志,国家或城市也将 某种花定为国花或市花。请你为百色市推荐一种市花,并说明理由。(3 分) (九)(山西卷)2007 年 比较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 4-8 题。(10 分) [甲[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间,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