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钢与混凝土组合梁试验研究 1、试验目的 (1)钢-混凝土组合梁界面水平相对滑移、竖向掀起位移及栓钉掀起力测 试方法的研究,以准确测量界面水平相对滑移及栓钉所受掀起力的大小 (2)分别探讨正弯矩和负弯矩作用下不同的栓钉布置形式或抗剪连接程度时 钢-混凝土组合梁界面水平相对滑移和竖向掀起位移的分布规律; 3)研究组合梁的栓钉抗剪连接件分别在混凝土翼板受压和受拉两种力学 状态时的力学性能差异,测试栓钉的水平抗剪刚度和竖向抗掀起刚度大小,为栓 钉的极限承载能力计算,以及抗滑移、抗掀起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4)同时考虑界面水平相对滑移和竖向掀起效应对钢-混凝土组合梁刚度及 变形的影响 (5)同时考虑界面水平相对滑移和竖向掀起效应对钢-混凝土组合梁弹性抗 弯强度和极限抗弯承载能力的影响 (6)同时考虑界面水平相对滑移和竖向掀起效应对钢-混凝土组合梁正弯矩 区和负弯矩区竖向抗剪承载能力的影响; (7)考虑不同抗剪连接程度下界面水平相对滑移和竖向掀起效应对组合梁 截面应变的影响 2试件设计与制作 由试验目的,参照国内外钢-混凝土组合梁试验的基础上,本试验选择栓钉的 抗剪连接程度为主要研究参数,对比分析了栓钉布置方式、组合梁配钢率、正反 方向加载的影响。设计了5根研究简支组合梁抗弯性能试件,4根研究简支组合 梁抗剪性能试件,2根硏究反向加载简支组合梁力学性能试件,3根研究两跨连 续组合梁整体性能试件。 SCB-1~sCB-5为研究简支钢混凝土组合梁抗弯性能的试件。该组试件组 合梁的跨度均为2300mm,钢梁分别采用I14和I18两种型号的热轧工字钢,混 凝土翼板宽450mm,厚80mm,抗剪连接程度分别为1.14,0.76,0.68和043 四种,试件尺寸详见表21。混凝土翼板内配8Φ65纵向钢筋,分上下两层布置, 并沿梁长配有箍筋Φ65@100。为防止试验加载时简支组合梁支座处钢梁的局部 屈曲破坏,在支座处钢梁腹板上分别加焊了8mm厚的钢板作为加劲肋。 SCB-6~SCB-9为研究简支钢-混凝土组合梁抗剪性能试件。该组试件组合 梁的剪跨比均为1.2,梁的跨度均为1000mm,钢梁均采用Il8型号的热轧工字 钢,混凝土翼板宽550mm,厚100mm,抗剪连接程度分别为0.21,0.92,0.67钢与混凝土组合梁试验研究 1、试验目的 (1)钢-混凝土组合梁界面水平相对滑移、竖向掀起位移及栓钉掀起力测 试方法的研究,以准确测量界面水平相对滑移及栓钉所受掀起力的大小; (2)分别探讨正弯矩和负弯矩作用下不同的栓钉布置形式或抗剪连接程度时 钢-混凝土组合梁界面水平相对滑移和竖向掀起位移的分布规律; (3)研究组合梁的栓钉抗剪连接件分别在混凝土翼板受压和受拉两种力学 状态时的力学性能差异,测试栓钉的水平抗剪刚度和竖向抗掀起刚度大小,为栓 钉的极限承载能力计算,以及抗滑移、抗掀起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4)同时考虑界面水平相对滑移和竖向掀起效应对钢-混凝土组合梁刚度及 变形的影响; (5)同时考虑界面水平相对滑移和竖向掀起效应对钢-混凝土组合梁弹性抗 弯强度和极限抗弯承载能力的影响; (6)同时考虑界面水平相对滑移和竖向掀起效应对钢-混凝土组合梁正弯矩 区和负弯矩区竖向抗剪承载能力的影响; (7)考虑不同抗剪连接程度下界面水平相对滑移和竖向掀起效应对组合梁 截面应变的影响。 2 试件设计与制作 由试验目的,参照国内外钢-混凝土组合梁试验的基础上,本试验选择栓钉的 抗剪连接程度为主要研究参数,对比分析了栓钉布置方式、组合梁配钢率、正反 方向加载的影响。设计了 5 根研究简支组合梁抗弯性能试件,4 根研究简支组合 梁抗剪性能试件,2 根研究反向加载简支组合梁力学性能试件,3 根研究两跨连 续组合梁整体性能试件。 SCB-1~SCB-5 为研究简支钢-混凝土组合梁抗弯性能的试件。该组试件组 合梁的跨度均为 2300mm,钢梁分别采用 I14 和 I18 两种型号的热轧工字钢,混 凝土翼板宽 450mm,厚 80mm,抗剪连接程度分别为 1.14,0.76,0.68 和 0.43 四种,试件尺寸详见表 2.1。混凝土翼板内配 8Ф6.5 纵向钢筋,分上下两层布置, 并沿梁长配有箍筋Ф6.5@100。为防止试验加载时简支组合梁支座处钢梁的局部 屈曲破坏,在支座处钢梁腹板上分别加焊了 8mm 厚的钢板作为加劲肋。 SCB-6~SCB-9 为研究简支钢-混凝土组合梁抗剪性能试件。该组试件组合 梁的剪跨比均为 1.2,梁的跨度均为 1000mm,钢梁均采用 I18 型号的热轧工字 钢,混凝土翼板宽 550mm,厚 100mm,抗剪连接程度分别为 0.21,0.92,0.67
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