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教 案 姓名于智泉 2011~2012学年第2学期时间2012.0611节次1~2 课程名称 基础医学概论 授课专业及层次 2011级卫生检验本科 授课内容 缺氧 学时数 2学时 掌握:缺氧的概念和各种类型缺氧的原因及发病机制:血氧变化特点,皮肤粘膜 教学目的 颜色变化特点,发绀的概念及临床意义。熟悉:缺氧时机体各系统的影响。了解: 缺氧的防止原则 重点 缺氧的概念和各种类型缺氧的原因 难点 缺氧时机体各系统的影响 自学内容 使用教具 多媒体 相关学科知识 教学法 课堂讲授、问题提示及回答 讲授内容纲要、要求及时间分配 复习上次课程重点内容 5min 第四节缺氧(hypoxia) 缺氧的概念:指当组织的氧供应不足或利用氧障碍时,导致组织的代谢、功能和 形态结构发生异常变化的病理过程。 常用血氧指标及其意义 10min 氧分压、氧容量、氧含量、氧饱和度、动静脉氧差、50。 二、缺氧的类型、原因和发生机制 (一)低张性缺氧(乏氧性缺氧)(hypotonic hypoxia) 10min 低张性缺氧指由P0,明显降低并导致组织供氧不足。 原因与发生机制, 血氧变化特点 3,皮肤粘膜颜色的变化 10min (一)血液性缺氧(hemic hypoxia) 血液性缺氧指b量或质的改变,使C0减少或同时伴有氧合b结合的氧不易释 出所引起的组织缺氧。 原因:贫血、00、高铁血红蛋白、b与氧的亲和力异常增加 2.血氧变化特点, 3.皮肤粘膜颜色的变化 教 案 姓名_于智泉 2011~2012 学年 第 2 学期 时间_2012.06.11 节次 1~2 课程名称 基础医学概论 授课专业及层次 2011 级卫生检验本科 授课内容 缺氧 学时数 2 学时 教学目的 掌握:缺氧的概念和各种类型缺氧的原因及发病机制;血氧变化特点,皮肤粘膜 颜色变化特点,发绀的概念及临床意义。熟悉:缺氧时机体各系统的影响。了解: 缺氧的防止原则。 重 点 缺氧的概念和各种类型缺氧的原因 难 点 缺氧时机体各系统的影响 自学内容 使用教具 多媒体 相关学科知识 教 学 法 课堂讲授、问题提示及回答 讲授内容纲要、要求及时间分配 复习上次课程重点内容。 第四节 缺氧(hypoxia) 缺氧的概念:指当组织的氧供应不足或利用氧障碍时,导致组织的代谢、功能和 形态结构发生异常变化的病理过程。 一、常用血氧指标及其意义 氧分压、氧容量、氧含量、氧饱和度、动-静脉氧差、p50。 二、缺氧的类型、原因和发生机制 (一)低张性缺氧(乏氧性缺氧)(hypotonic hypoxia) 低张性缺氧指由 PaO2 明显降低并导致组织供氧不足。 1.原因与发生机制, 2.血氧变化特点 3.皮肤粘膜颜色的变化 (二)血液性缺氧(hemic hypoxia) 血液性缺氧指 Hb 量或质的改变,使 CaO2 减少或同时伴有氧合 Hb 结合的氧不易释 出所引起的组织缺氧。 1.原因:贫血、CO、高铁血红蛋白、Hb 与氧的亲和力异常增加。 2.血氧变化特点, 3.皮肤粘膜颜色的变化 5min 5min 10min 10min 10min
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