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在春季玉米螟越冬幼虫化蛹前调查起冬幼虫存活率。在当地主要贮存条件下不少于5垛玉米 秸秆中,随机取不少于500株玉米秸秆,检查的总虫数不少于50头,区别幼虫死记原因,将真菌 细菌、寄生峰、寄生蝇等寄生及其他死亡原因分别记载,并根据当地寄主秸秆存量估计玉米螟残 存量(折成百杆数),将调查结果填入表3-162。 表3-16-2玉米螟幼虫冬后存活率及虫量调查表 调春年度 调查人 玉米拟 死亡数量和原因 真 多 活 死 百 估计玉米螟戏 调查调查 存活率 株 虫 虫 寄 其它 活虫数 虫量 时间地点 数 数 生 (头 (头) (头/百杆) 生 (株)头) (头)(头) () (头) (头 注:冬后幼虫存活率(%)=冬前调查百秆活虫数/冬后西查百秆活虫数×100 3.第1代玉米螟发生程度预测 结合以往数据分析,如越冬代的基数比常年偏高,存活率较高,前一年玉米种植面积大、开 春后寄主秸杆残存量大,温、湿度又比较适宜,则第1代发生程度可能较重。 五、作业: 1.通过冬前玉米螟越冬基数调查结果,提出越冬防治意见。 2.根据冬后玉米螟幼虫成活幸及当地秸杆残存量推测第1代玉米螟的发生情况, 3.根据调查结果填写表3-16-1或316-2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