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第12期 顾其德等:卷曲后供氧差异对热轧带钢氧化皮组织及耐蚀性的影响 ,1565 Fe0和Fe3O4复合结构的氧化皮比Fe3O4单层氧化 仪,对SS400不同取样部位氧化皮进行X射线衍射 皮更易酸洗.闫博等[)研究了CSP热轧带钢氧化 测试,分析不同材料的氧化皮物相组成,在质量分 皮与表面粗糙度的关系,得出CSP热轧带钢酸洗后 数为1.0%的NaC1溶液的介质中,分别对Ss400不 钢板表面粗糙度均大于传统热轧钢板,酸洗速度快 同取样部位进行动电位极化曲线测量,扫描速率为 于传统钢板 0.3330mVs1.通过对比不同取样部位的线性极 上述研究主要针对热轧带钢氧化皮的成分以及 化曲线,分析其电化学行为 不同的氧化皮成分对酸洗效果的影响,而由于氧化 2实验结果与讨论 皮的结构和成分不同导致的耐蚀性能差异方面的研 究较少,因此,本文通过盐雾实验和电化学实验,研 2.1氧化皮的形貌观察 究了卷曲后供氧差异对S$400热轧带钢沿宽度方 图1为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SS400不同取 向不同位置氧化皮的组织、结构及其耐蚀性的影响, 样部位氧化皮截面形貌图.从氧化皮的截面形貌可 以看出:热轧带钢表面形成的氧化皮连续,SS400板 1 实验方法 宽边部位置氧化皮厚度比较均匀,结构比较致密,存 实验材料为SS400,其化学成分见表1.试样分 在明显的Fe3O4/Fe共析组织,说明氧化层中Fe0 别取自热轧板边部、板宽1/4处和板宽中心部位三 会发生4Fe0一Fe304十Fe的共析转变],且氧化皮 个位置.盐雾实验的试样尺寸为75mm×150mm× 与基体结合较好,氧化皮的厚度约为8m;SS400板 3mm,实验条件为35℃、3.5%(质量分数)的NaCl 宽1/4处的氧化皮结构相对疏松,存在Fe304/Fe共 溶液连续喷雾,测量腐蚀增重 析组织,与基体结合得不是很好,氧化皮内部存在较 表1SS400热轧带钢成分(质量分数) 多孔洞,氧化皮的厚度为6~7m:Ss400板宽中心位 Table 1 Composition of SS400 hot rolled steel ÷ 置的氧化皮厚度最薄,表面厚度不是很均匀,内部也 Si Mn P Ti Nb 存在较多的孔洞,与基体的结合不是很紧密,这说明 0.07970.2061.210.01330.0080.013 在板宽的边部位置由于供氧相对充足,形成的氧化皮 较厚,且具有较好的致密性;而在板宽的中心位置因 采用LE0-1450型扫描电子显微镜对SS400 供氧受到抑制,氧气含量相对不足导致生成的氧化皮 不同取样部位氧化皮的表面和截面进行观察和能谱 较薄,而且存在较多的缺陷,从以上分析可知,供氧 测量;采用D/MAX2500RB2+/PCX型X射线衍射 量对氧化皮的厚度和结构性能具有较大的影响, 2μm 2 um 24m 图1SS400不同取样部位氧化皮截面形貌.(a)边部:(b)1/4处;(c)中心 Fig-I Cross-section morphologies of oxide scales at different parts of SS400 samples:(a)edge:(b)one fourth of plate width:(e)center 2.2氧化皮的组成 通过Fe203层的扩散非常慢[10],在连续冷却过程 由于钢卷不同部位的冷却速率和供氧情况明显 中,当温度在570℃以上时共析Fe304首先形成,在 不同,钢卷不同部位形成的初始氧化层将最终形成 570℃以下时继续生长并形成新的析出物,随后 不同的结构,在带钢的中心部位,由于无氧或缺氧, Fe3O4在FeO Fe的界面处析出,形成Fe3O4条纹, 钢基体的进一步氧化是以牺牲高价氧化物为代价 而最终的相变产物是Fe304一Fe的片层状共析 的.在进一步氧化过程中,首先消耗Fe203层,接着 物1-12].温度低于570℃时,F0在热力学上不稳 消耗Fe3O4层,最后Fe0发生先共析和共析反应形 定.氧化层由两层氧化物组成,即外层为F203层, 成Fe304和Fe的混合物6].氧化铁皮一般由三层 内部为Fe3O4层, 结构组成:最下层的富氏体(Fe3O4和Fe0固溶体)、 图2为通过X射线衍射仪分析给出的SS400 中间层的Fe304和最上层的Fe203门.而且,氧和铁 板宽不同位置的物相组成,X射线衍射仪分析的结FeO 和 Fe3O4 复合结构的氧化皮比 Fe3O4 单层氧化 皮更易酸洗.闫博等[4] 研究了 CSP 热轧带钢氧化 皮与表面粗糙度的关系‚得出 CSP 热轧带钢酸洗后 钢板表面粗糙度均大于传统热轧钢板‚酸洗速度快 于传统钢板. 上述研究主要针对热轧带钢氧化皮的成分以及 不同的氧化皮成分对酸洗效果的影响‚而由于氧化 皮的结构和成分不同导致的耐蚀性能差异方面的研 究较少.因此‚本文通过盐雾实验和电化学实验‚研 究了卷曲后供氧差异对 SS400热轧带钢沿宽度方 向不同位置氧化皮的组织、结构及其耐蚀性的影响. 1 实验方法 实验材料为 SS400‚其化学成分见表1.试样分 别取自热轧板边部、板宽1/4处和板宽中心部位三 个位置.盐雾实验的试样尺寸为75mm×150mm× 3mm‚实验条件为35℃、3∙5%(质量分数)的 NaCl 溶液连续喷雾‚测量腐蚀增重. 表1 SS400热轧带钢成分(质量分数) Table1 Composition of SS400hot rolled steel % C Si Mn P S Ti Nb 0∙0797 0∙206 1∙21 0∙0133 0∙008 0∙013 — 采用 LEO—1450型扫描电子显微镜对 SS400 不同取样部位氧化皮的表面和截面进行观察和能谱 测量;采用 D/MAX2500RB2+/PC X 型 X 射线衍射 仪‚对 SS400不同取样部位氧化皮进行 X 射线衍射 测试‚分析不同材料的氧化皮物相组成.在质量分 数为1∙0%的 NaCl 溶液的介质中‚分别对 SS400不 同取样部位进行动电位极化曲线测量‚扫描速率为 0∙3330mV·s —1.通过对比不同取样部位的线性极 化曲线‚分析其电化学行为. 2 实验结果与讨论 2∙1 氧化皮的形貌观察 图1为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 SS400不同取 样部位氧化皮截面形貌图.从氧化皮的截面形貌可 以看出:热轧带钢表面形成的氧化皮连续‚SS400板 宽边部位置氧化皮厚度比较均匀‚结构比较致密‚存 在明显的 Fe3O4/Fe 共析组织‚说明氧化层中 FeO 会发生4FeO Fe3O4+Fe 的共析转变[5]‚且氧化皮 与基体结合较好‚氧化皮的厚度约为8μm;SS400板 宽1/4处的氧化皮结构相对疏松‚存在 Fe3O4/Fe 共 析组织‚与基体结合得不是很好‚氧化皮内部存在较 多孔洞‚氧化皮的厚度为6~7μm;SS400板宽中心位 置的氧化皮厚度最薄‚表面厚度不是很均匀‚内部也 存在较多的孔洞‚与基体的结合不是很紧密.这说明 在板宽的边部位置由于供氧相对充足‚形成的氧化皮 较厚‚且具有较好的致密性;而在板宽的中心位置因 供氧受到抑制‚氧气含量相对不足导致生成的氧化皮 较薄‚而且存在较多的缺陷.从以上分析可知‚供氧 量对氧化皮的厚度和结构性能具有较大的影响. 图1 SS400不同取样部位氧化皮截面形貌.(a) 边部;(b)1/4处;(c) 中心 Fig.1 Cross-section morphologies of oxide scales at different parts of SS400samples:(a) edge;(b) one-fourth of plate width;(c) center 2∙2 氧化皮的组成 由于钢卷不同部位的冷却速率和供氧情况明显 不同‚钢卷不同部位形成的初始氧化层将最终形成 不同的结构.在带钢的中心部位‚由于无氧或缺氧‚ 钢基体的进一步氧化是以牺牲高价氧化物为代价 的.在进一步氧化过程中‚首先消耗 Fe2O3 层‚接着 消耗 Fe3O4 层‚最后 FeO 发生先共析和共析反应形 成Fe3O4 和 Fe 的混合物[6].氧化铁皮一般由三层 结构组成:最下层的富氏体(Fe3O4 和 FeO 固溶体)、 中间层的 Fe3O4 和最上层的 Fe2O3 [7].而且‚氧和铁 通过 Fe2O3 层的扩散非常慢[8—10].在连续冷却过程 中‚当温度在570℃以上时共析 Fe3O4 首先形成‚在 570℃以下时继续生长并形成新的析出物‚随后 Fe3O4在 FeO—Fe 的界面处析出‚形成 Fe3O4 条纹‚ 而最终的相变产物是 Fe3O4—Fe 的片层状共析 物[11—12].温度低于570℃时‚FeO 在热力学上不稳 定.氧化层由两层氧化物组成‚即外层为 Fe2O3 层‚ 内部为 Fe3O4 层. 图2为通过 X 射线衍射仪分析给出的 SS400 板宽不同位置的物相组成.X 射线衍射仪分析的结 第12期 顾其德等: 卷曲后供氧差异对热轧带钢氧化皮组织及耐蚀性的影响 ·1565·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