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h.购置絮凝剂。 (二)带负荷试车 开启水处理设施、管道中所有阀门和闸阀,启动进水泵送水,根据各构筑物进水情况, 沿工艺流程适时启动其他设备。在此过程中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第一、检查进线总电流 是否符合要求,变配电设备工作是否正常,各种设备工作情况是否正常以及能否满足设计要 求,仪器仪表工作是否正常,自控系统能否满足设计要求。第二、用容积法校核进出水、回 流以及剩余污泥流量计计量是否准确,校核各种仪表,检测进水水质,测量流速,测量并记 录设备的电压、电流、功率和转速。第三、及时解决试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第四、编制设 备操作规程。 (三)活性污泥培养 活性污泥培养的实质就是在一段时间内,通过一定的手段,使处理系统中产生并积累 定量的微生物,其培养方式主要有连续式和间歇式 1连续式培养:连续式培养是指在连续进水、连续出水的情况下进行的活性污泥培养方 式。选择该种培养方式的条件是要有足够的进水,即日进水量至少可以满足一台进水泵2 小时的水量,连续式培养的优点是培养时间短,微生物所需驯化时间短。其具体操作方法是 根据来水量的大小确定进水泵开机台数和生物池开启组数,格栅机、沉砂池、二沉池全开, 开启外回流泵(若有内回流泵,选择不开),回流量控制在大于100%,曝气区溶解氧大于 2mg,生物池流速平均不小于0.3m/s,绝对流速不小于0.2ms,连续运行。在此过程中, 每天做好各项水质指标和控制参数的测定。当s%达到10%以上时,活性污泥培养即告成 功,此时的出水BOD5、SS、COD等指标一般可达到设计要求 2.间歇式培养:间歇式培养是按进水、曝气、沉淀、撇除上清液等四个阶段往复循环的 培养方式,是在进水量小不能满足连续运行的一种培养方式。其特点是微生物积累周期长, 驯化时间长,操作工作量大。其具体操作方法是同时开启进水泵、格栅机、沉砂池,待生物 池充满水后开始曝气,同时停止进水,定时测量生物池,当COD、SS明显小于进水时停止 曝气,沉淀2小时后再进水,同时撤除上清液。在此过程中的水质指标和控制参数的测定及 完成的标志同连续式培养 (四)活性污泥驯化 驯化的目的是选择适应实际水质情况的微生物,淘汰无用的微生物,对于有脱氮除磷功 能的处理工艺,通过驯化使硝化菌、反硝化菌、聚磷菌成为优势菌群。具体做法是首先保持 工艺的正常运转,然后,严格控制工艺控制参数,DO在厌氧池控制在0.1mg以下,在缺 氧池控制在0.5mg以下,在好氧池控制在2-3mg,好氧池曝气时间不小于5小时,外回流 比50%~100%,内回流比200%~300%,并且,每天排除日产泥量30%~50%的剩余污泥 在此过程中,每天测试进出水水质指标,直到出水各指标达到设计要求 (五)工艺控制参数的确定 设计中的工艺控制参数是在预测的水量、水质条件下确定的,而实际投入运行时的污水 厂其水量水质往往与设计有较大的差异,因此,必须根据实际水量水质情况来来确定合适的 工艺控制参数,以保证运行的正常进行和使岀水水质达标的的同时尽可能降低能耗 1.工艺参数内容:h.购置絮凝剂。 (二)带负荷试车 开启水处理设施、管道中所有阀门和闸阀,启动进水泵送水,根据各构筑物进水情况, 沿工艺流程适时启动其他设备。在此过程中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第一、检查进线总电流 是否符合要求,变配电设备工作是否正常,各种设备工作情况是否正常以及能否满足设计要 求,仪器仪表工作是否正常,自控系统能否满足设计要求。第二、用容积法校核进出水、回 流以及剩余污泥流量计计量是否准确,校核各种仪表,检测进水水质,测量流速,测量并记 录设备的电压、电流、功率和转速。第三、及时解决试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第四、编制设 备操作规程。 (三)活性污泥培养 活性污泥培养的实质就是在一段时间内,通过一定的手段,使处理系统中产生并积累一 定量的微生物,其培养方式主要有连续式和间歇式。 1.连续式培养:连续式培养是指在连续进水、连续出水的情况下进行的活性污泥培养方 式。选择该种培养方式的条件是要有足够的进水,即日进水量至少可以满足一台进水泵 24 小时的水量,连续式培养的优点是培养时间短,微生物所需驯化时间短。其具体操作方法是 根据来水量的大小确定进水泵开机台数和生物池开启组数,格栅机、沉砂池、二沉池全开, 开启外回流泵(若有内回流泵,选择不开),回流量控制在大于 100%,曝气区溶解氧大于 2mg/l,生物池流速平均不小于 0.3m/s,绝对流速不小于 0.2m/s,连续运行。在此过程中, 每天做好各项水质指标和控制参数的测定。当 sv%达到 10%以上时,活性污泥培养即告成 功,此时的出水 BOD5、SS、COD 等指标一般可达到设计要求。 2.间歇式培养:间歇式培养是按进水、曝气、沉淀、撇除上清液等四个阶段往复循环的 培养方式,是在进水量小不能满足连续运行的一种培养方式。其特点是微生物积累周期长, 驯化时间长,操作工作量大。其具体操作方法是同时开启进水泵、格栅机、沉砂池,待生物 池充满水后开始曝气,同时停止进水,定时测量生物池,当 COD、SS 明显小于进水时停止 曝气,沉淀 2 小时后再进水,同时撇除上清液。在此过程中的水质指标和控制参数的测定及 完成的标志同连续式培养。 (四)活性污泥驯化 驯化的目的是选择适应实际水质情况的微生物,淘汰无用的微生物,对于有脱氮除磷功 能的处理工艺,通过驯化使硝化菌、反硝化菌、聚磷菌成为优势菌群。具体做法是首先保持 工艺的正常运转,然后,严格控制工艺控制参数,DO 在厌氧池控制在 0.1mg/l 以下,在缺 氧池控制在 0.5mg/l 以下,在好氧池控制在 2-3mg/l,好氧池曝气时间不小于 5 小时,外回流 比 50%~100%,内回流比 200%~300%,并且,每天排除日产泥量 30%~50%的剩余污泥。 在此过程中,每天测试进出水水质指标,直到出水各指标达到设计要求。 (五)工艺控制参数的确定 设计中的工艺控制参数是在预测的水量、水质条件下确定的,而实际投入运行时的污水 厂其水量水质往往与设计有较大的差异,因此,必须根据实际水量水质情况来来确定合适的 工艺控制参数,以保证运行的正常进行和使出水水质达标的的同时尽可能降低能耗。 1.工艺参数内容: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