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小麦土传花叶病毒( Wheat soil- borne mosaic virus, WSBMV):病毒粒体为短棒状,国外 报道粒体长度有两种类型:一种大小为110~160nm×20nm,另一种为300nm×20nm。我国 则发现病毒粒体长度为50~70nm、100~160nm和250~300m不等。病毒致死温度为60~65℃, 稀释限点为1032~-103,在干燥病叶中病毒能存活达11年之久。在感病植株细胞内,病毒可 形成结晶体状、类晶体状和不定形状内含体。此病毒只能由禾谷多黏菌传播。寄主除危害小 麦、大麦、黑麦、燕麦等禾谷类作物外,尚可侵染早雀麦、藜等杂草 2小麦黄花叶病毒( Wheat yellow mosaic virus, WYMV)病毒粒体为线状,国外报道 粒体大小有两种类型,一种为275~300m×13-14m,另一种为575-600nm×13~14nm。国 内则报道为100~300nm×10-13mm和350-650mm×10~13nm。病毒致死温度为55~60℃,稀 释限点为103。在感病植株细胞内,病毒可形成风轮状内含体。此病毒可由禾谷多黏菌传播, 也可汁液摩擦传播。目前发现只危害小麦。 3小麦梭条斑花叶病毒( Wheat spindle spot mosaic virus, WYMV)病毒粒体为线状, 粒体大小为100~2000nm×13nm。病毒致死温度为50℃,稀释限点不详。在感病植株细胞 内,病毒可形成风轮状内含体。病毒可由禾谷多黏菌传播,汁液摩擦也可传播。目前发现只 危害小麦。 发病规律 小麦土传花叶病毒的自然传播介体为禾谷多黏菌( Polymyxa graminis)。另据报道,病 株汁液摩擦也可传病,但是对发病影响不大。禾谷多黏菌是禾谷类植物根部表皮细胞内的一 种严格寄生菌,病毒在其休眠孢子囊越夏,秋播后随孢子囊萌发传至游动孢子,当游动孢子 侵入小麦根部表皮细胞时,病毒即进入小麦体内。多黏菌在小麦根部细胞内可发育成变形体 并产生游动孢子进行再侵染。小麦近成熟时多黏菌在小麦根内形成休眠孢子囊,随病根残留 在土壤中存活。在干燥条件下,休眠孢子囊在土壤中可存活3年以上。土壤中的休眠孢子囊 可随耕作、流水等方式扩大危害范围 此病的发生与土壤温度和湿度、质地、栽培条件和品种抗病性等因素有关。土壤低温高 湿有利于病害发生,5~15℃是病害发生的温度范围,8~12℃最适于病害发生。春季多雨低 温,地势低洼,重茬连作,土质沙壤,播种偏早等条件均会使病情加重。不同小麦品种对各 种土传花叶病毒的抗病性存在较大差异,如阿夫和泰山1号高感土传花叶病毒,博爱74-22、 信阳751、繁6、陕早1号等则比较抗病;鄂恩1号、7023、郑引1号、等对小麦梭条斑花 叶病毒高感,而济南13号、秦麦1号、小偃6号则比较抗病 病害控制 防治策略应采用以抗病品种为主,结合栽培防病和土壤处理。 1选育推广抗病品种各地对品种的抗病性鉴定结果表明,小麦品种中存在着丰富的抗 病资源并筛选出了一批抗病品种,在生产上使用后取得了良好的防病效果。今后在病区应进 步加强这方面的工作 2栽培防病具体措施:a轮作倒茬。与非禾本科作物轮作3-5年,可明显减轻危害。b 适当迟播。根据当地气候,适当晩播,避开病毒侵染的最适时期,减轻病情。c増施肥料。 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发病初期及时追施速效氮肥和磷肥,促进植株生长,减少危害和损失。小麦土传花叶病毒(Wheat soil-borne mosaic virus,WSBMV):病毒粒体为短棒状,国外 报道粒体长度有两种类型:一种大小为 110~160nm×20nm,另一种为 300nm×20nm。我国 则发现病毒粒体长度为 50~70nm、100~160nm 和 250~300nm 不等。病毒致死温度为 60~65℃, 稀释限点为 10-2~10-3,在干燥病叶中病毒能存活达 11 年之久。在感病植株细胞内,病毒可 形成结晶体状、类晶体状和不定形状内含体。此病毒只能由禾谷多黏菌传播。寄主除危害小 麦、大麦、黑麦、燕麦等禾谷类作物外,尚可侵染早雀麦、藜等杂草。 2.小麦黄花叶病毒(Wheat yellow mosaic virus,WYMV):病毒粒体为线状,国外报道 粒体大小有两种类型,一种为 275~300nm×13~14nm,另一种为 575~600nm×13~14nm。国 内则报道为 100~300nm×10~13nm 和 350~650nm×10~13nm。病毒致死温度为 55~60℃,稀 释限点为 10-3。在感病植株细胞内,病毒可形成风轮状内含体。此病毒可由禾谷多黏菌传播, 也可汁液摩擦传播。目前发现只危害小麦。 3.小麦梭条斑花叶病毒(Wheat spindle spot mosaic virus,WYMV):病毒粒体为线状, 粒体大小为 100~2000nm×13nm。病毒致死温度为 50℃,稀释限点不详。在感病植株细胞 内,病毒可形成风轮状内含体。病毒可由禾谷多黏菌传播,汁液摩擦也可传播。目前发现只 危害小麦。 发病规律 小麦土传花叶病毒的自然传播介体为禾谷多黏菌(Polymyxa graminis)。另据报道,病 株汁液摩擦也可传病,但是对发病影响不大。禾谷多黏菌是禾谷类植物根部表皮细胞内的一 种严格寄生菌,病毒在其休眠孢子囊越夏,秋播后随孢子囊萌发传至游动孢子,当游动孢子 侵入小麦根部表皮细胞时,病毒即进入小麦体内。多黏菌在小麦根部细胞内可发育成变形体 并产生游动孢子进行再侵染。小麦近成熟时多黏菌在小麦根内形成休眠孢子囊,随病根残留 在土壤中存活。在干燥条件下,休眠孢子囊在土壤中可存活 3 年以上。土壤中的休眠孢子囊 可随耕作、流水等方式扩大危害范围。 此病的发生与土壤温度和湿度、质地、栽培条件和品种抗病性等因素有关。土壤低温高 湿有利于病害发生,5~15℃是病害发生的温度范围,8~12℃最适于病害发生。春季多雨低 温,地势低洼,重茬连作,土质沙壤,播种偏早等条件均会使病情加重。不同小麦品种对各 种土传花叶病毒的抗病性存在较大差异,如阿夫和泰山 1 号高感土传花叶病毒,博爱 74-22、 信阳 751、繁 6、陕早 1 号等则比较抗病;鄂恩 1 号、7023、郑引 1 号、等对小麦梭条斑花 叶病毒高感,而济南 13 号、秦麦 1 号、小偃 6 号则比较抗病。 病害控制 防治策略应采用以抗病品种为主,结合栽培防病和土壤处理。 1.选育推广抗病品种 各地对品种的抗病性鉴定结果表明,小麦品种中存在着丰富的抗 病资源并筛选出了一批抗病品种,在生产上使用后取得了良好的防病效果。今后在病区应进 一步加强这方面的工作。 2.栽培防病 具体措施:a 轮作倒茬。与非禾本科作物轮作 3~5 年,可明显减轻危害。b 适当迟播。根据当地气候,适当晚播,避开病毒侵染的最适时期,减轻病情。c 增施肥料。 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发病初期及时追施速效氮肥和磷肥,促进植株生长,减少危害和损失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