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工程测量学》 一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10401课程性质:必修课 总学时:18学时;设计:0;实验:0;课内上机:2;课外上机:4:实 习学时:1周;适用专业:环境工程;前修课程:高等数学 课程负责人:孙体昌编写人:金龙哲 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为环境工程专业基础必修课。本课程的任务主要包括:(1)掌握工程 测量的基本概念和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了解水准测量原理,掌握水准仪的使用方 法和误差分析方法;(2)掌握角度测量方法及光学经纬仪的检验与校正方法,掌 握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3)掌握小地区控制测量方法;掌握测设的基本工作; 4)了解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的一般方法;了解建筑施工测量、管道工程测量 及GPS全球定位系统;了解地形图的基本知识及其应用方法。 二、课程的内容、要求、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学时分配 本课程采用课堂教学为主、测量实习与自学为辅的教学方法。课程内容及学 时分配如下: 第一章绪论(1学时) 主要介绍我国工程测量学的发展概况、确定地面点位的方法、用水平面代替 水准面的限度及测量工作应遵循的基本原则等。 第二章水准测量(2学时): 介绍水准测量的原理、水准仪的基本构造及其使用方法、水准测量的外业和 内业、水准仪的检验与校正、水准测量的误差分析等。 第二章角度测量(2学时): 介绍水平角的测量原理、观测方法及测量误差的计算方法,光学经纬仪的构 造、应用方法及其检验与校正方法,竖直角的观测与计算方法等。 第三章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4学时) 介绍测量误差的产生及观测误差的分类、衡量精度的指标、误差传播定律 等精度直接观测值的最可靠值及权的计算 第四章小地区控制测量方法(2学时): 介绍国家控制网概况、导线测量计算方法、小三角测量方法、角度前方交汇 法、三角高程测量方法。 第五章测设的基本工作(4学时) 介绍水平距离、水平角和高程的测设方法,点的平面位置的测设方法,已知 坡度直线的测设方法,圆曲线的测设方法等 第六章测绘基础及工程测量的应用(3学时) 简要介绍建筑施工测量、地形图的基本知识及其应用方法、管道工程测量及 GPS全球定位系统等 三、教材和参考书目 教材(暂定):合肥工业大学等四校合编,测量学(第四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1 《工程测量学》 ――――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10401 课程性质:必修课; 总学时:18 学时; 设计:0; 实验:0; 课内上机:2;课外上机:4;实 习学时:1 周;适用专业:环境工程;前修课程:高等数学 课程负责人:孙体昌 编写人:金龙哲 一、 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为环境工程专业基础必修课。本课程的任务主要包括:(1)掌握工程 测量的基本概念和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了解水准测量原理,掌握水准仪的使用方 法和误差分析方法;(2)掌握角度测量方法及光学经纬仪的检验与校正方法,掌 握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3)掌握小地区控制测量方法;掌握测设的基本工作; (4)了解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的一般方法;了解建筑施工测量、管道工程测量 及 GPS 全球定位系统;了解地形图的基本知识及其应用方法。 二、 课程的内容、要求、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学时分配 本课程采用课堂教学为主、测量实习与自学为辅的教学方法。课程内容及学 时分配如下: 第一章 绪论(1 学时): 主要介绍我国工程测量学的发展概况、确定地面点位的方法、用水平面代替 水准面的限度及测量工作应遵循的基本原则等。 第二章 水准测量(2 学时): 介绍水准测量的原理、水准仪的基本构造及其使用方法、水准测量的外业和 内业、水准仪的检验与校正、水准测量的误差分析等。 第二章 角度测量(2 学时): 介绍水平角的测量原理、观测方法及测量误差的计算方法,光学经纬仪的构 造、应用方法及其检验与校正方法,竖直角的观测与计算方法等。 第三章 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4 学时): 介绍测量误差的产生及观测误差的分类、衡量精度的指标、误差传播定律、 等精度直接观测值的最可靠值及权的计算。 第四章 小地区控制测量方法(2 学时): 介绍国家控制网概况、导线测量计算方法、小三角测量方法、角度前方交汇 法、三角高程测量方法。 第五章 测设的基本工作(4 学时): 介绍水平距离、水平角和高程的测设方法,点的平面位置的测设方法,已知 坡度直线的测设方法,圆曲线的测设方法等。 第六章 测绘基础及工程测量的应用(3 学时): 简要介绍建筑施工测量、地形图的基本知识及其应用方法、管道工程测量及 GPS 全球定位系统等。 三、 教材和参考书目 教材(暂定):合肥工业大学等四校合编,测量学(第四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
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