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中国体育科技2019年(第55卷) 委员会办公室,2019),禁毒、戒毒工作十分严峻。帮助吸害者( Gardner,2011)。 毒成瘾者戒除毒瘾是做好禁毒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 大脑必须被唤醒才能实现机体最基本的生命功能,大 探索更为有效的戒毒模式是我国进一步做好禁毒和戒毒脑的唤醒系统可以分为3类:一般性唤醒、定向唤醒和外 工作的重要环节。近年来,体力活动特别是运动被认为是周唤醒系统。与毒瘾形成最相关的是定向唤醒系统,一旦 种潜在的戒毒新疗法,运动干预也被认为可能发展为定向唤醒系统工作,那么哺乳动物就会选择适当的目标 戒毒的一个独立或重要辅助手段(国家禁毒委员会办公完成行为,而当这种行为成功且对自身有利则需要通过 室,2019)。2018年国际禁毒日,司法部部长傅政华提出“以适当的“奖励”来加强这种行为:若这种行为无利则会通 运动戒毒为引领,构建中国的戒毒体系”的核心目标,一年过适当的“惩罚”来抑制这种行为。在对行为进行“奖励” 来全国多地进行了广泛的运动戒毒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众或“惩罚”时就涉及了大脑的奖赏系统(图1),该系统发现 于20世纪50年代,随着对不同脑区进行电极刺激的实验 为进一步分析运动戒毒的有关机理,本文从吸毒成瘾逐步发现,其中脑内负责药物奖赏的主要区域为中脑腹 初始阶段、毒瘾形成阶段和毒瘾戒除及复吸阶段3个阶段侧被盖区( ventral tegmental area,vTA)和伏隔核( nucleus 进行综述,以期为合理构建我国“以运动戒毒为引领”的 accumbens,NAc),VTA的多巴胺神经递质系统在奖赏中起 戒毒体系提供理论参考。 重要作用,NAc的多巴胺神经元受到来自海马、杏仁核等 区域的谷氨酸能神经元的支配( Blum et a.,2000: Gardner 毒成瘾的形成机制 2002,2011: Ozbun et al,2015) 吸毒成瘾被定义为吸毒人员因反复使用毒品而导致 的慢性复发性脑病,表现为不顾不良后果、强迫性寻求及 使用毒品的行为,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个人健康及社会功 能损害。研究从吸毒成瘾初始阶段、毒瘾形成阶段和毒瘾 戒除及复吸阶段3个阶段进行分析。 1.1吸毒成瘾初始阶段的机 吸毒成瘾的起始阶段一般认为是初次接触或使用毒品 许多因素表明,一旦开始接触或使用毒品就容易上瘾。相 关研究表明,好奇、追求刺激与新奇感、压力、同伴的影响 是造成初次接触或使用毒品的主要原因(刘晓军,2008), 多巴通路 M阿片受体 而青少年由于其自制力和对毒品危害的了解有限,被认为 图1吸毒成瘾“奖赏”"通路的神经通路( Koob et al.,2010) 是接触或使用毒品的高危群体。研究表明,在我国有超过 Figure 1. Neurochemical Neurocicruits in Drug Reward 25%的吸毒人员初次吸毒年龄在18岁及以下。《报告》显示, 截至2018年底,我国现有吸毒人员中年龄在18岁以下的12.1毒瘾形成阶段多巴胺能系统变化特点 约有1万名,占我国总吸毒人员的04%。因此,青少年是 相关研究表明,可卡因和冰毒可以直接通过激活多巴 毒品预防教育的主要群体。《报告》也指出,近年来我国深胺能神经元,从而增加多巴胺的释放(图2),毒品的摄入 入实施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工程,有效减缓了新吸毒人员会影响多巴胺能系统的神经结构和功能。慢性的可卡因 滋生,为我国毒品滥用人数增速减缓,新增吸毒人员减少等毒品暴露会增加VTA区多巴胺能神经元的突触数目:急 做出了较大贡献 性的冰毒摄入会导致ⅤTA区多巴胺能神经元出现功能增 12毒瘾形成阶段的机制 强。通过多巴胺能神经元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导致多巴胺 毒瘾形成阶段指从接触或使用毒品到形成毒瘾的过释放明显增加,多巴胺与其受体的结合程度也明显提高 渡阶段,这个阶段的明显特征是摄入毒品动机的改变和大通过奖赏系统使哺乳动物获得强烈的愉悦感。但这种多 脑中“奖励”机制的变化。此阶段结束后会形成毒瘾,使用巴胺过高又会导致多巴胺能系统稳态失衡,如多巴胺受体 毒品失去控制和由此产生的过度或强迫性使用毒品是毒( dopamine receptor,DR)数目和功能改变,特别是多巴胺受 瘾形成的两个基本特征。当前关于毒瘾形成阶段的机制体2( dopamine receptor2,DR2)的减少:对细胞外多巴胺的 有多种假说,当前研究较多的是“奖赏”机制。 重摄取增加:多巴胺能神经元自噬增加等( Gardner,2002, 哺乳动物大脑的三大功能系统(唤醒系统、奖赏系统2011: Su et al.,2017)。当毒品导致的多巴胺能系统异常亢 和认知系统)共同控制了哺乳动物的行为,这3大系统都进消失后,多巴胺稳态失衡会导致奖赏系统的“奖赏”效 参与了毒瘾形成阶段,其中唤醒系统和奖赏系统共同导致应减弱,吸毒者会陷入极大的负面情绪中,从而驱使定向 了毒瘾的发生和发展,而认知系统往往成为毒瘾的最终受唤醒系统对摄入毒品的渴望,进一步发展为对毒品的依赖,中国体育科技2019年(第 55卷) 2 委员会办公室,2019),禁毒、戒毒工作十分严峻。帮助吸 毒成瘾者戒除毒瘾是做好禁毒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 探索更为有效的戒毒模式是我国进一步做好禁毒和戒毒 工作的重要环节。近年来,体力活动特别是运动被认为是 一种潜在的戒毒新疗法,运动干预也被认为可能发展为 戒毒的一个独立或重要辅助手段(国家禁毒委员会办公 室,2019)。2018年国际禁毒日,司法部部长傅政华提出“以 运动戒毒为引领,构建中国的戒毒体系”的核心目标,一年 来全国多地进行了广泛的运动戒毒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众 多成果。 为进一步分析运动戒毒的有关机理,本文从吸毒成瘾 初始阶段、毒瘾形成阶段和毒瘾戒除及复吸阶段3个阶段 进行综述,以期为合理构建我国“以运动戒毒为引领”的 戒毒体系提供理论参考。 1 吸毒成瘾的形成机制 吸毒成瘾被定义为吸毒人员因反复使用毒品而导致 的慢性复发性脑病,表现为不顾不良后果、强迫性寻求及 使用毒品的行为,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个人健康及社会功 能损害。研究从吸毒成瘾初始阶段、毒瘾形成阶段和毒瘾 戒除及复吸阶段3个阶段进行分析。 1.1 吸毒成瘾初始阶段的机制 吸毒成瘾的起始阶段一般认为是初次接触或使用毒品, 许多因素表明,一旦开始接触或使用毒品就容易上瘾。相 关研究表明,好奇、追求刺激与新奇感、压力、同伴的影响 是造成初次接触或使用毒品的主要原因(刘晓军,2008), 而青少年由于其自制力和对毒品危害的了解有限,被认为 是接触或使用毒品的高危群体。研究表明,在我国有超过 25%的吸毒人员初次吸毒年龄在18岁及以下。《报告》显示, 截至2018年底,我国现有吸毒人员中年龄在18岁以下的 约有1万名,占我国总吸毒人员的0.4%。因此,青少年是 毒品预防教育的主要群体。《报告》也指出,近年来我国深 入实施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工程,有效减缓了新吸毒人员 滋生,为我国毒品滥用人数增速减缓,新增吸毒人员减少 做出了较大贡献。 1.2 毒瘾形成阶段的机制 毒瘾形成阶段指从接触或使用毒品到形成毒瘾的过 渡阶段,这个阶段的明显特征是摄入毒品动机的改变和大 脑中“奖励”机制的变化。此阶段结束后会形成毒瘾,使用 毒品失去控制和由此产生的过度或强迫性使用毒品是毒 瘾形成的两个基本特征。当前关于毒瘾形成阶段的机制 有多种假说,当前研究较多的是“奖赏”机制。 哺乳动物大脑的三大功能系统(唤醒系统、奖赏系统 和认知系统)共同控制了哺乳动物的行为,这3大系统都 参与了毒瘾形成阶段,其中唤醒系统和奖赏系统共同导致 了毒瘾的发生和发展,而认知系统往往成为毒瘾的最终受 害者(Gardner,2011)。 大脑必须被唤醒才能实现机体最基本的生命功能,大 脑的唤醒系统可以分为3类:一般性唤醒、定向唤醒和外 周唤醒系统。与毒瘾形成最相关的是定向唤醒系统,一旦 定向唤醒系统工作,那么哺乳动物就会选择适当的目标 完成行为,而当这种行为成功且对自身有利则需要通过 适当的“奖励”来加强这种行为;若这种行为无利则会通 过适当的“惩罚”来抑制这种行为。在对行为进行“奖励” 或“惩罚”时就涉及了大脑的奖赏系统(图1),该系统发现 于20世纪50年代,随着对不同脑区进行电极刺激的实验 逐步发现,其中脑内负责药物奖赏的主要区域为中脑腹 侧被盖区(ventral tegmental area,VTA)和伏隔核(nucleus accumbens,NAc),VTA的多巴胺神经递质系统在奖赏中起 重要作用,NAc的多巴胺神经元受到来自海马、杏仁核等 区域的谷氨酸能神经元的支配(Blum et al.,2000;Gardner, 2002,2011;Ozburn et al.,2015)。 图1 吸毒成瘾“奖赏”通路的神经通路(Koob et al.,2010) Figure 1. Neurochemical Neurocicruits in Drug Reward 1.2.1 毒瘾形成阶段多巴胺能系统变化特点 相关研究表明,可卡因和冰毒可以直接通过激活多巴 胺能神经元,从而增加多巴胺的释放(图2),毒品的摄入 会影响多巴胺能系统的神经结构和功能。慢性的可卡因 等毒品暴露会增加VTA区多巴胺能神经元的突触数目;急 性的冰毒摄入会导致VTA区多巴胺能神经元出现功能增 强。通过多巴胺能神经元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导致多巴胺 释放明显增加,多巴胺与其受体的结合程度也明显提高, 通过奖赏系统使哺乳动物获得强烈的愉悦感。但这种多 巴胺过高又会导致多巴胺能系统稳态失衡,如多巴胺受体 (dopamine receptor,DR)数目和功能改变,特别是多巴胺受 体2(dopamine receptor 2,DR2)的减少;对细胞外多巴胺的 重摄取增加;多巴胺能神经元自噬增加等(Gardner,2002, 2011;Su et al.,2017)。当毒品导致的多巴胺能系统异常亢 进消失后,多巴胺稳态失衡会导致奖赏系统的“奖赏”效 应减弱,吸毒者会陷入极大的负面情绪中,从而驱使定向 唤醒系统对摄入毒品的渴望,进一步发展为对毒品的依赖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