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要求,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执业的专业人员。 3.3 医嘱 医生在医疗活动中根据病情和治疗的需要,对病人在饮食、用药、化验等方面的指示。 注1:医嘱按照时效性分为长期医嘱和临时医嘱:长期医嘱指有效时间24小时以上,每日重复执行,医师 注明停止时间后失效。长期备用医嘱是一种特殊长期医嘱,每执行一次需要在临时医嘱中作相关记 录。临时医嘱指有效时间24小时以内,执行完毕后失效。 注2:医嘱按照内容分为用药医嘱、诊疗医嘱、护理医嘱、嘱托医嘱和特殊医嘱。本文件是指用药医嘱, 是中药师审核、调配、核对,并作为患者用药凭证的医疗文书。 3.4 中药处方 由取得医生资格的医生(又称为“医师”),在诊疗活动中为患者开具的,载有中药药品 名称、数量、煎服方法等内容和制备任何一种制剂的,供中药专业技术人员审核、调配、核对, 并作为发药凭证的医疗用药的医疗文书。 注1:中药处方又称处方药方,既是医师给中药调剂人员的书面通知医嘱,它包括中药饮片处方、中成 药(含医疗机构中药制剂)处方、配方颗粒,又是中药调剂工作的依据,也是计价、统计的凭证, 具有法律上、技术上和经济上的意义。 注2:中药处方是医师辨证论治的书面记录和凭证,反映了医师的辨证理法和用药要求。 3.5 协定处方 由医师、药师双方根据治疗需要协商确定并经医疗机构批准的本医疗机构常规处方,旨在 用一组固定的药物处理某个常见的带共性的临床问题。 3.6 辨证论治 中医师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病因、性质、部位和邪正之 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病症,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 注1:医生对疾病进行辨证诊断,是中医诊断应有的、特殊的内容,它是理法处方的主要依据,是中医认 识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是中医学对疾病的一种特殊的研究和处理方法,也是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之一。 注2:证,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它包括病位、病因、病性以及正邪关系,反 映出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变化的本质,因而它比症状更全面、更深刻、更正确地揭示了 疾病的本质,比如,肝阳上亢、湿热下注。另一个需要明确的概念是“症”,比如发热、头痛、舌 苔黄、脉数。 注3:辨证:是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病 因、性质、部位和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证。 注4:论治,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中医治病首先着眼于证,而不是病的异同。因此, 同一疾病的不同证候,治疗方法就不同:而不同疾病,只要证候相同,便可以用同一方法治疗。这 就是“同病异治、异病同治”。这种针对疾病发展过程中不同质的矛盾,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的法 则,就是辨证论治的精神实质。 注5:辨证论治。根据患者的不同症状,将其辨别为中医的不同证,加以灵活诊治。辨证论治要求中医生 把握动态的宇宙天气、动态的人、动态的疾病,运用中医天人合一、辨证论治理论,准确地把握人 22 要求,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执业的专业人员。 3.3 医嘱 医生在医疗活动中根据病情和治疗的需要,对病人在饮食、用药、化验等方面的指示。 注 1:医嘱按照时效性分为长期医嘱和临时医嘱:长期医嘱指有效时间 24⼩时以上,每⽇重复执⾏,医师 注明停⽌时间后失效。长期备⽤医嘱是⼀种特殊长期医嘱,每执⾏⼀次需要在临时医嘱中作相关记 录。临时医嘱指有效时间 24⼩时以内,执⾏完毕后失效。 注 2:医嘱按照内容分为⽤药医嘱、诊疗医嘱、护理医嘱、嘱托医嘱和特殊医嘱。本文件是指用药医嘱, 是中药师审核、调配、核对,并作为患者用药凭证的医疗文书。 3.4 中药处方 由取得医生资格的医生(又称为“医师”),在诊疗活动中为患者开具的,载有中药药品 名称、数量、煎服方法等内容和制备任何一种制剂的,供中药专业技术人员审核、调配、核对, 并作为发药凭证的医疗用药的医疗文书。 注 1:中药处方又称处方/药方,既是医师给中药调剂人员的书面通知/医嘱,它包括中药饮片处方、中成 药(含医疗机构中药制剂)处方、配方颗粒,又是中药调剂工作的依据,也是计价、统计的凭证, 具有法律上、技术上和经济上的意义。 注 2:中药处方是医师辨证论治的书面记录和凭证,反映了医师的辨证理法和用药要求。 3.5 协定处方 由医师、药师双方根据治疗需要协商确定并经医疗机构批准的本医疗机构常规处方,旨在 用一组固定的药物处理某个常见的带共性的临床问题。 3.6 辨证论治 中医师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病因、性质、部位和邪正之 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病症,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 注 1:医生对疾病进行辨证诊断,是中医诊断应有的、特殊的内容,它是理法处方的主要依据,是中医认 识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是中医学对疾病的一种特殊的研究和处理方法,也是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之一。 注 2:证,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它包括病位、病因、病性以及正邪关系,反 映出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变化的本质,因而它比症状更全面、更深刻、更正确地揭示了 疾病的本质,比如,肝阳上亢、湿热下注。另一个需要明确的概念是“症”,比如发热、头痛、舌 苔黄、脉数。 注 3:辨证;是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病 因、性质、部位和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证。 注 4:论治,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中医治病首先着眼于证,而不是病的异同。因此, 同一疾病的不同证候, 治疗方法就不同;而不同疾病,只要证候相同, 便可以用同一方法治疗。 这 就是“同病异治、异病同治”。这种针对疾病发展过程中不同质的矛盾,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的法 则,就是辨证论治的精神实质。 注 5:辨证论治。根据患者的不同症状,将其辨别为中医的不同证,加以灵活诊治。辨证论治要求中医生 把握动态的宇宙天气、动态的人、动态的疾病,运用中医天人合一、辨证论治理论,准确地把握人 WFCMS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